图书介绍
生态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程道品,王金叶,郑文俊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4335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生态型-旅游资源-资源开发-研究-广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生态旅游起源与发展1
1.1 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兴起1
1.1.1 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2
1.1.2 生态旅游发展的意义3
1.2 生态旅游的概念、基本要素及特征5
1.2.1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5
1.2.2 生态旅游构成要素与特征9
1.2.3 生态旅游分类与区划10
1.3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比较11
1.4 生态旅游学与旅游生态学13
1.4.1 生态旅游学13
1.4.2 旅游生态学13
1.4.3 生态旅游学与旅游生态学的比较15
1.5 生态旅游发展的条件16
1.5.1 资源条件16
1.5.2 社会经济条件17
1.5.3 国家和区域政策条件18
1.5.4 技术与管理条件19
1.6 我国生态旅游的兴起与发展20
1.6.1 我国生态旅游兴起20
1.6.2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20
1.6.3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21
第2章 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趋势24
2.1 生态旅游研究方法24
2.1.1 调查研究法24
2.1.2 访谈研究法25
2.1.3 文献研究法25
2.1.4 案例研究法25
2.1.5 数理统计法26
2.1.6 模型分析法26
2.2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26
2.2.1 生态旅游概念研究27
2.2.2 生态旅游规划研究27
2.2.3 生态旅游价值评估研究29
2.2.4 生态旅游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30
2.2.5 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32
2.2.6 旅游生态系统及其他研究33
2.3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进展34
2.3.1 生态旅游概念、特点与内容研究35
2.3.2 生态旅游分类与区划研究37
2.3.3 生态旅游发展的利弊分析37
2.3.4 生态旅游规划研究39
2.3.5 生态旅游评价研究40
2.3.6 生态旅游开发管理研究40
2.3.7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与发展模型研究41
2.4 国内外旅游发展现状与趋势41
2.4.1 世界旅游发展现状与趋势41
2.4.2 我国旅游发展现状与趋势43
2.5 加快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45
第3章 广西生态旅游开发条件与现状48
3.1 广西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分析48
3.1.1 广西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48
3.1.2 广西具有发展生态旅游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区位条件50
3.1.3 生态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时尚50
3.1.4 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50
3.1.5 政府和群众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积极性51
3.2 广西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基本类型51
3.2.1 发展现状51
3.2.2 生态旅游开发坚持的原则52
3.2.3 生态旅游的基本类型54
3.3 广西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55
3.3.1 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55
3.3.2 加快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59
第4章 广西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研究63
4.1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63
4.1.1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63
4.1.2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67
4.1.3 生态旅游资源与大众旅游资源的区别67
4.2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68
4.2.1 基于生态旅游资源定义的一般分类69
4.2.2 基于资源系统角度的分类70
4.2.3 基于景观视角的分类78
4.3 广西生态旅游资源分类81
4.3.1 广西主要生态旅游资源81
4.3.2 广西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82
4.3.3 广西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分析82
第5章 广西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85
5.1 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基础85
5.1.1 评价依据和因素85
5.1.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86
5.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88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88
5.2.2 评价指标的选取89
5.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89
5.2.4 生态旅游资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91
5.3 评价指标说明及测度92
5.3.1 旅游资源景观价值及特征92
5.3.2 生态环境条件98
5.3.3 旅游开发条件101
5.4 广西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实证研究——以桂林市龙胜县为例105
5.4.1 龙胜生态旅游资源概况105
5.4.2 龙脊、温泉、花坪、玉龙滩四景区旅游资源概况108
5.4.3 指标数据的获取及赋值110
5.4.4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113
5.4.5 评价结果及分析114
第6章 广西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117
6.1 森林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况117
6.1.1 森林生态旅游的定义117
6.1.2 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118
6.1.3 森林旅游资源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121
6.1.4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趋势122
6.1.5 广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124
6.2 森林生态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126
6.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126
6.2.2 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127
6.2.3 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标评判标准127
6.2.4 花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130
6.2.5 花坪生态旅游区环境质量总体评价结果134
6.3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以桂林彭祖坪自然保护区为例135
6.3.1 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136
6.3.2 旅游资源分析136
6.3.3 旅游发展优势分析139
6.3.4 开发构想139
6.3.5 开发与保护对策140
6.4 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研究——以桂林彭祖坪自然保护区为例141
6.4.1 优势(strength)分析141
6.4.2 劣势(weakness)分析142
6.4.3 机遇(opportunity)分析143
6.4.4 挑战(threat)分析144
6.4.5 结论与对策145
6.5 森林生态旅游潜在客源市场研究——以桂林彭祖坪自然保护区为例146
6.5.1 研究方法147
6.5.2 客源市场的区域分布147
6.5.3 客源市场的层次结构147
6.5.4 客源市场的出游特征148
6.5.5 客源市场的生态旅游意向149
6.5.6 生态旅游潜在客源市场开发对策150
6.6 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桂林为例151
6.6.1 森林生态旅游区旅游可开发等级研究152
6.6.2 观光森林生态旅游模式152
6.6.3 探险森林生态旅游模式153
6.6.4 科考森林生态旅游模式154
6.6.5 森林生态旅游商品开发155
6.6.6 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保护举措156
第7章 广西农业旅游开发研究157
7.1 农业旅游概念与基本理论157
7.1.1 农业旅游起源157
7.1.2 农业旅游概念辨析158
7.1.3 农业旅游概念构建159
7.1.4 农业旅游资源分类160
7.1.5 农业旅游资源评价161
7.1.6 农业旅游的模式161
7.1.7 农业旅游的特征162
7.1.8 农业旅游相关理论163
7.2 广西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实证研究——以桂林市郊县农业旅游开发为例164
7.2.1 桂林市郊县农业旅游概况165
7.2.2 农业旅游开发模式166
7.3 广西农业旅游开发实证研究——以桂林市龙脊梯田景区为例171
7.3.1 旅游资源基本特征171
7.3.2 农业旅游发展问题分析172
7.3.3 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173
7.4 广西农业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以桂林市恭城红岩村为例175
7.4.1 红岩村农业旅游发展阶段分析175
7.4.2 红岩村农业旅游开发特色分析176
7.4.3 红岩村农业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176
7.4.4 红岩村农业旅游开发的效应分析177
7.4.5 红岩村农业旅游开发的若干建议178
第8章 广西城市生态旅游开发研究180
8.1 城市生态旅游的基本理论180
8.1.1 城市旅游发展概况180
8.1.2 城市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内涵181
8.1.3 城市生态旅游的特点183
8.1.4 城市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184
8.1.5 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的意义184
8.2 广西城市生态旅游开发——以桂林市为例185
8.2.1 桂林城市生态旅游资源185
8.2.2 桂林城市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186
8.2.3 桂林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进程186
8.2.4 桂林城市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188
8.2.5 桂林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190
8.2.6 开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措施192
8.3 桂林生态城市建设193
8.3.1 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194
8.3.2 桂林市生态城市建设成就194
8.3.3 桂林市生态城市建设对策197
8.3.4 结语198
第9章 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研究199
9.1 生态旅游示范区概述199
9.1.1 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概念199
9.1.2 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原则200
9.1.3 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类型200
9.2 生态旅游示范区评价研究201
9.2.1 生态旅游示范区评价方法201
9.2.2 生态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202
9.2.3 生态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202
9.2.4 生态旅游示范区权重确定及评价标准203
9.3 生态旅游示范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桂林市为例209
9.3.1 可持续发展是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209
9.3.2 桂林旅游环境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10
9.3.3 桂林旅游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特征211
9.3.4 桂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模式212
9.4 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产品体系建设研究——以桂林市为例214
9.4.1 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定位214
9.4.2 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优化旅游产品结构214
9.4.3 开发旅游新产品,增强旅游竞争能力217
9.4.4 建设旅游精品,打造旅游品牌218
第10章 广西生态旅游安全认知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220
10.1 利益相关者与生态旅游安全研究221
10.1.1 基本概念界定221
10.1.2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生态旅游的原因222
10.1.3 研究的理论依据223
10.1.4 生态旅游安全认知研究进展224
10.2 古东景区生态旅游安全认知状况调研229
10.2.1 研究设计229
10.2.2 旅游者的调查分析232
10.2.3 从业人员的调查分析235
10.2.4 社区居民的调查分析236
10.3 生态旅游安全认知分析238
10.3.1 主要利益相关者安全认知状况238
10.3.2 主要利益相关者关于生态旅游安全认知方面的差异239
10.3.3 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安全关系分析240
10.4 生态旅游安全体系构建242
10.4.1 主要利益相关者安全隐患分析243
10.4.2 生态旅游安全系统分析245
10.4.3 生态旅游安全系统的构建246
10.5 小结252
第11章 广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研究254
11.1 旅游开发扶贫的基本理论254
11.1.1 旅游扶贫的发展254
11.1.2 旅游扶贫的作用255
11.1.3 旅游扶贫的理论依据256
11.2 广西相对滞后地区生态旅游开发与扶贫257
11.2.1 相对滞后地区的概念与内涵258
11.2.2 广西相对滞后地区的确立258
11.2.3 广西相对滞后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概况260
11.2.4 广西相对滞后地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机遇261
11.2.5 广西相对滞后地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的思路与对策262
参考文献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