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典精神分析学的早期理论转向 亚伯拉罕、费伦茨和兰克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典精神分析学的早期理论转向 亚伯拉罕、费伦茨和兰克研究
  • 王健,司群英,郭本禹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45248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精神分析-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典精神分析学的早期理论转向 亚伯拉罕、费伦茨和兰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亚伯拉罕的生平与思想来源第一节 德国首位精神分析学家24

一、亚伯拉罕的生平与学术历程24

二、亚伯拉罕的著作及其价值28

第二节 亚伯拉罕的思想来源29

一、生物学的影响29

二、精神病学的影响30

三、精神分析学的影响30

第二章 亚伯拉罕的精神分析理论观点第一节 亚伯拉罕的性格形成理论32

一、力比多发展阶段的再划分33

二、心理发展的各阶段对性格形成的影响35

第二节 亚伯拉罕的认同和内投学说40

第三节 亚伯拉罕对梦与神话的研究43

第三章 亚伯拉罕的精神分析治疗及其应用观点第一节 亚伯拉罕对神经症的精神分析治疗49

一、躁狂—抑郁症和强迫性神经症的研究50

二、战争神经症的研究53

第二节 —亚伯拉罕的其他研究57

一、对成瘾行为的精神分析57

二、对有关医学病症的探究59

第三节 “画”里“画”外:精神分析视角下的塞冈第尼 60

一、被爱遗弃:塞冈第尼其人  60

二、彷徨在爱与恨的边缘:对塞冈第尼的精神分析 62

三、小结70

第四节 “情”贯古今:对安曼贺泰普四世的精神分析71

一、童年登基:安曼贺泰普四世其人72

二、破“旧”立“新”:对安曼贺泰普四世的精神分析解读72

三、小结76

第四章 对亚伯拉罕思想的总体评价第一节 亚伯拉罕思想的主要贡献78

一、拓展了弗洛伊德的概念和理论78

二、扩大了精神分析的临床应用领域78

三、推进了客体关系学派的创立79

四、促进了精神分析研究的专业化和系统化79

第二节 亚伯拉罕思想的主要局限80

一、过于尊崇弗洛伊德的个人权威80

二、过分依赖弗洛伊德的理论观点81

三、没有形成一套明确清晰的理论体系81

第三节 亚伯拉罕思想的主要影响82

一、对克莱因的影响82

二、对费尔贝恩的影响85

第五章 费伦茨的生平与思想来源第一节 先驱者的先驱87

一、费伦茨的生平与学术历程87

二、费伦茨的著作及其价值94

第二节 费伦茨的思想来源95

一、进化论思想的影响95

二、文学与哲学的影响96

三、精神分析学的影响96

第六章 费伦茨的精神分析理论观点第一节 费伦茨的内投理论98

第二节 费伦茨的现实感的发展阶段理论102

一、无条件的全知全能期103

二、神奇幻觉的全知全能期104

三、借助于神奇姿势的全知全能期105

四、神奇思维和神奇言语期106

第三节 费伦茨的言语的混乱理论109

第七章 费伦茨的精神分析治疗及其应用观点第一节 引入“共情”和重估“反移情”114

一、引入“共情”114

二、重估“反移情”116

第二节 技术革新 117

一、主动技术118

二、放松治疗121

三、相互分析123

四、教导分析124

第三节 战争神经症129

第四节 分析师的“不能承受之重”:R.N.案例132

一、R.N.案例的基本情况133

二、“情”何以堪:费伦茨对R.N.的分析治疗135

三、小结139

第五节 言语的混乱理论在当代应用的三个案例140

一、阿诺德·拉赫曼的病人141

二、玛格丽特·雅德的病人143

三、罗伯特·肯尼迪的病人144

第八章 对费伦茨思想的总体评价第一节 费伦茨思想的主要贡献146

一、充实了早期精神分析概念和理论146

二、促进了精神分析技术的发展与革新147

三、推进了后继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148

四、完善了精神分析研究机构和培训系统148

第二节 费伦茨思想的主要局限149

一、始终未能完全冲破弗洛伊德的权威樊篱149

二、过于强调亲子关系中的母亲的作用150

三、始终没有形成一套明确清晰的理论体系150

四、在精神分析思想上有时表现得过于极端151

第三节 费伦茨思想的主要影响151

一、对客体关系学派的影响152

二、对美国精神分析的影响159

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166

第九章 兰克的学术生平与思想来源第一节 首位非医学背景的精神分析师170

一、兰克的生平与学术历程170

二、兰克的思想发展阶段及其主要著作175

第二节 兰克的思想来源182

一、哲学:叔本华、尼采183

二、文学:易卜生188

三、心理学:弗洛伊德191

第十章 兰克的精神分析理论观点第一节 兰克的出生创伤理论 197

一、分离焦虑197

二、罪疚 204

三、生恐惧与死恐惧 207

第二节 兰克的意志理论 210

一、意志的概念 212

二、意志与反意志 216

三、意志与罪疚感 219

第三节 兰克的创造力理论 222

一、艺术家与艺术 223

二、必死性与对不朽的渴望 227

三、创造与罪疚感 230

第四节 兰克的人格理论 232

一、人格的主要力量 232

二、人格的发展动力233

三、人格的主要类型 237

第十一章 兰克的意志疗法与实践第一节 意志治疗的基本观点 245

一、意志治疗观点概述 245

二、意志治疗的目标 249

三、意志治疗的任务 250

四、意志治疗的关系252

五、意志治疗的方法 253

六、意志治疗的要件 254

第二节 意志治疗的模式 259

一、意志治疗的开始阶段 259

二、意志治疗的中间阶段 260

三、意志治疗的结束阶段 262

第三节 意志治疗的案例研究 264

一、案例描述 265

二、案例分析 270

三、治疗干预 273

四、案例讨论 281

第十二章 兰克的理论与疗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一节 兰克的理论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应用283

一、论易卜生的《罗斯莫庄》286

二、论奥尼尔的《送冰的人来了》292

第二节 兰克的意志疗法在社会个案工作领域的应用296

一、意志疗法与社会个案工作的共通之处 297

二、意志疗法对社会个案工作的直接影响 299

三、意志疗法在社会个案工作中的具体运用302

第十三章 对兰克思想的总体评价第一节 兰克思想的主要贡献 311

一、拓展了精神分析的研究领域 311

二、率先关注了母子关系 312

三、重新引入了意志概念 312

四、着眼于普通个体的正常发展 313

五、修改了神经症学说 314

六、革新了治疗技术 314

第二节 兰克思想的主要局限 315

一、思想缺乏系统性 315

二、理论缺乏实证性 316

三、治疗方法难遵循 316

四、语言晦涩不易理解 317

第三节 兰克思想的深远影响 318

一、对现代精神分析领域的影响 318

二、对心理学其他领域的影响319

三、对心理学以外领域的影响 321

参考文献 323

跋 339

后记一 344

后记二 3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