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策民主 第2部 西方政治学的理论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策民主 第2部 西方政治学的理论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0410579.jpg)
- 史卫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0585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81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703页
- 主题词:政策-民主-研究;政治学-西方国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策民主 第2部 西方政治学的理论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政策与民主在西方传统政治学中的三次交集3
一 政策与民主的第一次交集: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3
(一)亚里士多德:直接民主政策范式的提出3
(二)西塞罗和阿奎那:不同的政策视角4
(三)马基雅维里:意见表达政策范式6
(四)直接民主政策范式的赞成者与反对者7
二 政策与民主的第二次交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8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对政策专制的挑战9
(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政策理性化倾向13
(三)美国革命时期:注重政策权力19
(四)保守主义的政策观24
(五)功利主义的政策倾向27
三 政策与民主的第三次交集:19世纪28
(一)自由主义的政策观28
(二)德国思想家的政策思维32
(三)无政府主义的政策观35
(四)实证主义的政策观41
(五)空想社会主义的政策视角44
(六)托克维尔:民主的政策观48
(七)密尔:理性民主制的政策取向52
第二章 政策与民主的第四次交集:20世纪前半叶58
一 精英决策的政策范式58
(一)帕累托:人民群众是统治阶级的利用对象58
(二)莫斯卡:注重中产阶级的作用60
(三)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的政策表现62
二 韦伯:官僚决策的政策范式65
(一)三种统治类型65
(二)官僚体制与行政管理66
(三)官僚体制的政策特征68
(四)议会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70
(五)政党在政策中的作用73
(六)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73
三 行政民主政策范式75
(一)伍德罗·威尔逊:民主政策的提出75
(二)古德诺:政策二分法和政党的政策作用77
四 政策与民主交集的传统民主理论80
(一)布赖斯:民治政府的政策体系80
(二)狄骥:公共服务的核心作用83
(三)霍布豪斯:民主政治面临的政策难题85
(四)沃拉斯:代议民主的政策特征87
(五)罗素:民主体制中的政策问题89
五 社会学家的政策取向92
(一)勒庞:大众心理与政策92
(二)滕尼斯:权力是社会的推动力量98
(三)涂尔干:控制权威的政策诉求101
(四)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视角102
第三章 新自由主义:决策民主政策范式105
一 熊彼特:民主是决策的一种制度安排105
(一)民主的目标就是产生决策者105
(二)不能用“直接民主”解决政策问题106
(三)议会的政策作用108
(四)官僚机构的政策行为109
二 哈耶克:民主是一种形成政治决策的特定程序109
(一)“自由政策”标准110
(二)“民主的”标准111
(三)法治标准114
(四)控制“多数统治”标准115
(五)代议机构运行标准117
(六)政策赋权标准118
(七)权利和责任标准120
(八)反“统制经济”标准121
三 波普尔:民主政策122
四 阿伦特:委员会决策的理想125
(一)参与决策的自由125
(二)公共意见的统治是暴政的一种形式126
(三)多数决策与多数统治128
(四)代议制的政策缺陷128
(五)腐败131
(六)政治谎言对政策的影响132
(七)委员会决策的前景133
五 弗里德曼:市场导向的政策选择135
(一)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135
(二)政策过程中的问题136
六 杜鲁门:利益集团影响政策的政治过程138
(一)文本的政策过程与真实的政策过程138
(二)利益集团在公共政策中的地位140
(三)利益集团内部的“民主模式”141
(四)利益集团中少数人的决策作用141
(五)集团利益与公共舆论143
(六)利益集团与政党、选举的关系143
(七)利益集团对议会决策的影响144
(八)利益集团对行政决策的影响145
七 伊斯顿:针对政策过程的政治系统论146
(一)政治系统与政策的基本关系147
(二)“要求”输入的政策作用147
(三)“支持”输入的政策作用149
(四)输出决策和活动151
(五)反馈的政策作用153
八 罗尔斯:正义政策154
(一)两个正义原则154
(二)正义政策的判断155
(三)符合正义原则的政策过程156
九 萨托利:决策民主论162
(一)政治决策的性质与成本162
(二)决策结果和决策背景163
(三)合作式民主163
(四)共识与公共舆论164
(五)政党是表达的渠道164
(六)委员会决策165
(七)民主理论的政策特征165
十 雅赛:自由主义政策的选择166
十一 彭茨:决策自由168
(一)决策自由的目的169
(二)决策自由的政策过程170
(三)公民的政策参与172
十二 沃尔泽:复合平等的民主决策172
(一)复合平等的基本政策原则172
(二)民主决策174
(三)公职175
(四)政策参与涉及的问题177
十三 罗素·哈丁:民主是宪法下的决策178
(一)政策的基本定位178
(二)有限的政策参与180
(三)边缘上的民主183
第四章 新自由主义:多元民主政策范式186
一 奥克肖特:信念论政治与怀疑论政治的决策选择186
二 雷蒙·阿隆:自由民主制与政策189
(一)民主是一种制度选择190
(二)形式自由与实际自由193
(三)代议制的政策功能194
(四)政党代表制195
(五)官僚在政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196
(六)政策中的公民参与199
三 伯林:消极自由与多元民主201
四 达尔:侧重政策过程的“多元民主”202
(一)以选举为基础的民主的政策过程203
(二)多元民主的代议制制度204
(三)多元政体的特征205
(四)政策偏好定理206
(五)决策的三种战略207
(六)政策过程中涉及的其他与民主有关的问题208
五 诺齐克:最弱意义国家的政策过程212
六 墨菲:激进多元民主216
(一)激进多元民主的基本论点216
(二)与“审议式民主”不同的“争议式多元主义”218
七 鲍尔斯、金蒂斯:后自由主义民主维护个人决策和参与能力219
第五章 新马克思主义:另一种流派的决策民主政策范式223
一 马尔库塞:改变单向度政策223
二 胡克:民主是讨论政策的方式224
三 萨特: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228
四 哈贝马斯:意见交往的民主230
(一)建立在交往前提上的民主模式230
(二)技术与民主的关系232
(三)与行政决策相关的“形式民主”233
(四)作为政策基础的公共性和公共领域235
(五)选民的瓦解239
(六)民众的政策参与240
五 艾伦·沃尔夫:重视决策发言权的积累民主化242
六 奥菲:福利国家的政策模式246
(一)福利国家的不可逆转性246
(二)与决策相关的政治过程247
(三)福利国家面临的政策模式危机248
(四)政策合法性251
(五)基本政策原则和策略252
第六章 保守主义、实用主义等的政策视角254
一 保守主义的论点254
(一)卡尔·施米特:议会政策功能的退化254
(二)麦金太尔:没有道德共识的政策256
二 无政府主义的论点256
三 共和主义、精英主义、联邦主义等论点258
(一)桑德尔:共和主义的政策观258
(二)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决策理论262
(三)巴特尔斯:美国的政策选择次序267
(四)帕伦蒂:公共政策的政治经济学269
(五)多姆霍夫:权力精英的政策网络271
(六)乔姆斯基:失败国家的政策275
(七)西瑟:注重政策的现代政治学277
(八)彼得森:联邦主义的政策走向281
(九)桑斯坦:规制的改革走向282
四 实用主义的论点284
(一)杜威:作为私人生活方式的民主284
(二)莫里斯:开放自我的开放社会285
五 后现代主义的政策论点286
(一)利奥塔:后现代政策286
(二)鲍曼:后参与时代的困境287
(三)罗蒂:公民集会是公共政策的源泉291
(四)萨义德:知识分子在政策中的作用294
第七章 不同民主理论的政策表述296
一“参与民主”理论:侧重政策参与296
(一)巴伯:强调政策参与的强势民主296
(二)卡尔·科恩:民主是一种决策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302
(三)佩特曼:平等参与决策的参与民主304
(四)博格斯:政治使全体人民参与决策305
(五)塞特拉:公民投票的政策作用308
二“自治民主”理论:重视集体决策309
(一)赫尔德:集体决策的“自治民主”310
(二)夏皮罗:集体自治的决策问题313
(三)卡斯腾、贝克曼:小型政府和社区决策314
三“协商民主”理论315
(一)毕塞特:合理的政策协商316
(二)古特曼、汤普森:彼此接受的决策316
(三)博曼:公共协商过程使得决策更理性和公平320
(四)钱伯斯:政策协商的目标323
(五)菲什金等:平等与协商的调和324
(六)乔舒亚·科恩:公共推理与协商支配的社团325
(七)米勒:公开讨论的决策过程327
(八)埃尔斯特:公民对政策的控制329
(九)费伦:作为讨论的协商331
(十)本哈比:协商式的民主模式332
(十一)德雷泽克:话语民主334
(十二)艾丽丝·马里恩·扬:交往民主337
(十三)古丁:政策的“内在思考”338
(十四)里布:公众部门决策338
(十五)曼宁:协商与决策合法性340
(十六)莱文等:协商民主关注的重要问题341
第八章 行政学视域的政策与民主关系问题343
一 民主行政理论与公共政策343
(一)弗雷德里克:民主与政策责任343
(二)沃尔多:民主行政理论的提出345
(三)汤普森等:行政伦理中的政策责任346
二 新公共行政的政策愿景348
三 新公共管理倡导的政策过程351
(一)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与改变政策过程351
(二)简·莱恩:契约主义的政策走向356
(三)弗林:公共部门的政策走向358
(四)林登:无缝隙政府的政策运行方式360
四 新公共服务:民主的政策观361
五 新官僚体制研究366
(一)詹姆斯·威尔逊:官僚机构的政策化366
(二)比瑟姆:“民主或科层制的对立”是一种误解370
(三)彼得斯:官僚政治中的政策博弈372
六 公民政策参与的行政理论视角383
(一)博克斯:公民治理中的政策参与383
(二)“组织民主”与“社区治理”的诉求387
(三)公民政策参与的作用389
第九章 公共选择政策范式与组织决策的政策范式395
一 公共选择政策范式395
(一)对投票行为的诠释395
(二)布坎南:个人主义民主的决策理论400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409
二 组织决策的政策范式417
(一)西蒙:组织决策过程中的民主问题417
(二)马奇:制度型国家的民主走向424
(三)奥尔森:集体行动中的民主431
(四)制度经济学的政策视角435
三 其他经济学家的决策民主论点437
(一)皮尔逊:福利国家的紧缩政策437
(二)加尔布雷斯:美好社会中的民主440
(三)贝克:受众服务441
(四)格罗斯曼、赫尔普曼:特殊利益集团对政策的影响442
(五)阿塞莫格鲁、罗宾逊:民主是亲多数政策445
(六)卡普兰:理性选民的神话446
第十章 政策科学中的民主问题450
一“民主的政策科学”与有限理性决策模式450
(一)拉斯韦尔:“民主的政策科学”的提出450
(二)维克斯:政治民主的政策选择454
(三)黑尧:效率与民主的关系456
(四)林德布洛姆等:民主政策的制定过程457
(五)斯通:政策悖论中的民主460
(六)政策过程理论视角下的民主463
二“选票决定政策”模式及其质疑者467
(一)海涅曼等:选举对政策的影响467
(二)韦默、维宁:决策者服从选民罢免469
(三)豪利特、拉米什:政策子系统涉及的选举问题471
(四)政策传播框架与选举安全水平474
三 政策学中的精英民主和参与民主475
(一)戴伊:自上而下的民主475
(二)托马斯:强势民主的公民政策参与478
(三)科布:后现代公共政策的挑战483
第十一章 比较政治学:“民主化”与“治理”理论中的政策问题485
一 倾向于“多元民主政策范式”的“民主化”理论485
(一)亨廷顿:以选举为基础的“民主化”485
(二)戴蒙德:选举型民主与自由民主的区别491
(三)阿普特:现代化政治的决策理论492
(四)福山:“历史终结论”与国家建构497
二 倾向于“决策民主政策范式”的“民主化”理论502
(一)海哥德、考夫曼:民主体制是一个决策体制502
(二)猪口孝、纽曼、基恩:变动民主中的政策504
(三)新制度主义论者的决策民主观507
三 倾向于“直接民主政策范式”的“民主化”理论510
(一)克里克:恢复政策辩论的政治传统510
(二)赫费:参与式国家的政策走向510
四 倾向于“代议制民主政策范式”的“民主化”理论512
(一)邓恩:代议制民主的政策功能512
(二)菲利普·施密特:“不确定民主”的政策选择513
(三)奥唐奈:“委任民主制”的缺陷516
(四)林茨、斯特潘:民主制的政策517
(五)马什:政策制定的条件518
五 治理导向的政策范式519
(一)政府在治理中的角色519
(二)全球化对“国家”的挑战522
(三)全球治理的政策走向527
第十二章 比较政治学:政治发展、政治文化与政策发展533
一 政治发展理论中的政策视角533
(一)派伊:政治发展与政策发展533
(二)利普哈特:“共识民主”与“协和民主”538
(三)帕特南:具有回应性和有效率的政策541
二 政治文化视野下的政策比较543
(一)阿尔蒙德等:以政策比较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研究544
(二)李普塞特:注重分歧和共识的政治人556
(三)英格尔哈特:引导精英型政治的政策走向557
第十三章 政治社会学涉及的政策问题563
一“权力”学说的政策取向563
(一)迪韦尔热:侧重政策过程研究的“权力学”563
(二)丹尼斯·朗:权力与政策566
(三)卢克斯:三种权力观与政策569
(四)约翰斯顿:反腐败的政策逻辑570
二“权利”学说的政策取向573
(一)马歇尔: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573
(二)伊辛、特纳等:与政策领域关联的公民权575
(三)史密斯:去政治化的现代公民权578
(四)史珂拉:公民权的四个含义579
(五)雅诺斯基、格兰等:政治权利和参与权利581
(六)罗奇等:社会权利与社会民主模式583
(七)舒克、金里卡:自由主义公民权587
(八)达格、冈斯特仁:共和主义公民权589
(九)史蒂文森等:文化公民权592
(十)林克莱特等:世界公民权595
三“公民社会”学说的政策取向598
(一)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对民主和政策的影响598
(二)李普曼:民意对政策的影响602
(三)福克斯:国家与公民社会606
(四)达仁道夫:有利于公民社会的政策取向609
(五)格林:市民资本主义的政策诉求612
四“社会运动”、激进政治等学说的政策取向614
(一)蒂利:社会运动与民主化614
(二)戈德斯通:社会抗议和政治参与的互补619
(三)斯沃茨: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社会运动620
(四)吉登斯:激进政治的对话民主与情感民主620
(五)富里迪:“恐惧的政治”及其政策走向624
第十四章 与“政策与民主”有关的不同理论范式630
一 直接民主政策范式630
二 意见表达政策范式634
三 防止专制政策范式635
四 代议制民主政策范式636
五 法治政策范式638
六 精英决策的政策范式640
七 官僚决策的政策范式641
八 行政民主政策范式643
九 决策民主政策范式645
十 多元民主政策范式650
十一 公共选择政策范式652
十二 组织决策的政策范式653
十三 民主政策科学的政策范式655
十四 治理导向的政策范式657
参考书目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