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研究
  • 王鹤云,高绍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80247823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上编 立法必要性和可行性3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3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由来3

一、“无形文化财”概念的提出4

二、“世界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5

三、《保护民间文学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侵害行为的国内法示范法条》的制定7

四、《保护民间创作(民间传统文化)建议案》的提出9

五、“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活动的开展10

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通过12

第二节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概念14

一、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文化表达)14

二、传统知识19

三、民族民间文化23

四、无形文化财25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特点26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27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33

第二章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39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39

一、灿烂多姿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39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45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权56

第二节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65

一、国际视角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65

二、国内视角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70

第三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发展的严峻形势75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75

二、原因分析88

第三章 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立法93

第一节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93

一、古代和近现代收集研究民间传统文化的实践93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94

三、进入新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推进97

第二节 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立法107

一、国家层面的立法107

二、地方立法112

三、目前正在进行的相关立法活动120

第四章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经验123

第一节 国际层面的努力与成果123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23

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129

三、世界贸易组织(WTO)133

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136

五、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40

六、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UCOSOC)141

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142

第二节 国家和地区层面的立法和实践143

一、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和实践146

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区域性协议164

下编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机制分析177

第一章 总论177

第一节 立法目标177

一、国外立法中的有关表述177

二、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的目标分析183

第二节 立法原则185

一、中国当代立法的基本原则186

二、国际文书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原则的表述186

三、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原则分析190

第三节 立法模式的选择193

一、关于保护模式的实践与争论193

二、我国立法保护模式的选择195

三、民事与行政保护兼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199

第二章 行政保护机制203

第一节 概述203

一、行政保护的主要方式203

二、行政保护的主体及其作用215

三、行政保护的主要原则218

四、行政保护机制的总体框架221

第二节 保存机制225

一、调查225

二、建档制度232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机制235

一、确认的相关主体235

二、确认的原则237

三、确认的标准238

四、确认的程序246

五、保护名录249

第四节 传承者的认定机制250

一、传承的方式251

二、传承人的认定254

三、传承单位的认定260

四、传承人和传承单位的权利和义务261

第五节 文化生态保护机制265

一、国际社会文化生态保护理念的起源与发展265

二、立足本土的我国文化生态保护模式268

三、文化生态保护机制的主要内容276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事保护法律机制283

第一节 概述283

一、民事保护的法理283

二、民事保护的客体290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益主体298

四、民事保护的方式303

第二节 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311

一、现行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312

二、著作权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315

三、专利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326

四、商标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334

五、反不正当竞争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342

第三节 群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智力成果权354

一、建立群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殊权利制度的正当性354

二、主体不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智力成果权的定位——文化特性权362

三、文化特性权的实现380

第四节 相关权利及权利的限制392

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权利392

二、对相关权利的限制394

结语403

参考文献405

后记4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