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互联网环境下的争议解决机制 变革与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何其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7301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62页
- 文件大小:134MB
- 文件页数:578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科学技术管理-法律-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互联网环境下的争议解决机制 变革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缩略语1
绪言1
一、研究的主要问题2
二、研究思路10
发展篇:网络技术在传统争议解决程序中的应用15
第一章 网络纠纷诉讼主体的确定15
第一节 概述15
一、确定当事人的一般理论15
二、网络诉讼主体的特点18
第二节 原告的确定20
一、通过密码来证明原告的主体地位20
二、通过用户注册信息来证明原告的主体地位21
第三节 被告的确定24
一、网络终端用户25
二、网络服务商45
三、域名注册人与网站营运者55
第四节 当事人的诉讼地位问题60
第二章 网络案件管辖权的确定64
第一节 网络案件管辖权的困境与探索64
一、网络对传统管辖权规则的挑战66
二、新管辖权根据的探讨78
第二节 欧美网络案件管辖权的立法与实践84
一、美国84
二、欧盟111
三、欧美网络案件管辖权问题的反思116
第三节 国际社会关于网络案件管辖权问题的探讨120
一、海牙国际私法会议120
二、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127
三、国际商会129
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30
五、小结131
第四节 网络案件中的被告住所地132
一、我国现有的规定及其在网络案件中的适用133
二、国际文书中“所在地”的确定136
三、当事人所在地的确定与“信息披露义务”150
第五节 网络案件中的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及物之所在地153
一、合同签订地153
二、合同履行地156
三、物之所在地162
第六节 网络案件中的消费者住所地162
一、欧盟的规定163
二、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讨论168
三、其他国际组织的探索170
四、我国的选择172
第七节 网络案件中的侵权行为地173
一、国际社会关于侵权案件管辖权问题的探索173
二、我国的规定及司法实践177
三、小结194
第八节B2B电子合同案件中的协议管辖195
一、协议管辖的合理性及其价值196
二、协议管辖的效力197
三、晚近协议管辖的国内和国际立法与实践204
四、我国的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213
第九节B2C电子合同案件中的协议管辖218
一、电子消费者合同中的新问题219
二、协议管辖条款的两种电子形式及其有效性225
三、B2C电子合同管辖权条款的实质有效性232
第十节 网络环境下传统管辖权根据的应用与发展256
一、协议管辖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256
二、消费者住所地已得到许多国家的首肯258
三、管辖权根据将进一步弹性化258
四、传统属地性管辖权标准含义将多样化259
五、许多新的管辖权标准得以确立260
第三章 域外电子送达262
第一节 各国的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263
一、各国的相关立法263
二、各国相关的司法实践266
第二节 域外电子送达与《海牙送达公约》270
一、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探索270
二、公约体制下电子送达的可行性分析272
三、公约特委会的结论和建议283
第三节 我国与域外电子送达284
一、域外送达的应用与发展284
二、我国域外电子送达的立法与实践285
第四章 域外电子取证287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的域外取证288
一、域外直接电子取证288
二、域外间接电子取证291
第二节 域外直接电子取证292
一、直接派员到境外进行电子取证293
二、通过电子手段域外直接取证296
第三节 域外间接电子取证307
一、利用电子手段进行取证委托和证据移交307
二、委托被请求国代为进行电子取证310
第四节 域外电子取证与《海牙取证公约》314
一、公约对域外电子取证的意义314
二、域外电子取证对公约的挑战315
三、公约的应对与发展319
第五节 我国域外电子取证的立场与制度完善327
一、我国域外直接电子取证的立场与制度完善327
二、我国域外间接电子取证的立场与制度完善331
变革篇:ODR的产生与发展337
第五章 在线仲裁337
第一节 在线仲裁的发展337
一、在线仲裁概述338
二、在线仲裁的相关机构340
三、在线仲裁的现状与问题346
第二节电子仲裁协议的形式问题348
一、关于“书面”的要求348
二、仲裁协议的签署问题352
三、《纽约公约》与仲裁协议的现代化357
第三节 电子仲裁协议的实质问题381
一、问题的提出381
二、B2C电子合同中仲裁条款的特点383
三、电子格式合同中仲裁条款效力的相关立法与实践385
四、格式合同中仲裁条款的效力分析397
五、小结402
第四节 在线仲裁与程序公正405
一、争议解决与程序公正的要求405
二、平等的技术接入机会407
三、仲裁程序的通知407
四、视频连接与在线听证410
五、在线仲裁员与当事人的交流410
六、在线程序的保密和隐私保护411
第五节 在线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412
一、在线裁决的形式问题413
二、在线裁决的国籍问题414
第六节 我国在线仲裁的立法与实践420
一、我国的在线仲裁机构420
二、我国相关的国内立法426
三、我国在线仲裁的发展前瞻427
第六章 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机制430
第一节 域名争议430
一、域名争议的基本形态430
二、域名争议的特征433
三、域名争议的定性问题437
第二节 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机制的发展历程441
一、ICANN专家裁决机制的建立441
二、ICANN机制的多元化发展447
三、机制的本土化451
第三节 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机制的运行程序452
一、注册协议格式约定452
二、投诉与强制启动455
三、专家审理456
四、裁决与执行458
五、司法与仲裁程序优先459
第四节 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机制的实证分析467
一、一致性或混淆性相似问题的案例规则467
二、被投诉人对域名是否享有权利或合法权益问题的案例规则470
三、恶意判断问题的案例规则474
第五节 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机制的基本特点479
一、机制的多元性479
二、机制的强制性481
三、相关机构的民间性482
四、法律效力来源的契约性484
五、程序启动的条件性485
六、解决争议范围的有限性486
七、解决程序的在线性487
八、机制裁决的非终局性488
第六节 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机制的法律价值489
一、机制对域名争议解决的效率价值489
二、机制的自我执行价值491
三、机制程序的正当公平价值492
四、争议解决政策对国际私法渊源的拓展价值493
五、机制对解决新型涉外网络民事争议的指引价值497
六、机制的定性497
第七节 我国的域名争议解决机制——CIETAC域名争议解决中心500
一、CIETAC域名争议解决中心发展历程500
二、CIETAC域名争议解决中心的受案范围502
三、CIETAC域名争议解决中心的工作程序502
四、CIETAC域名争议解决中心目前的收费标准506
五、CIETAC域名争议解决中心的法律依据507
六、CIETAC域名争议解决中心的特色508
第七章 在线调解与在线和解510
第一节 在线调解与在线和解的一般问题510
一、在线调解与在线和解的发展510
二、在线调解与在线和解的定位512
三、在线调解与在线和解方式解决纠纷的类型512
第二节 在线调解513
一、与线调解的界定513
二、当前主要的在线调解机构及其实践515
三、在线调解程序的正当性522
四、在线调解信任的建立与保持523
五、在线调解非传统的交流方式525
六、在线调解协议的执行526
第三节 在线和解528
一、在线和解的特点528
二、当前主要的在线和解机构及其实践529
第四节 在线调解与在线和解评析531
一、在线调解与在线和解的优势531
二、在线调解与在线和解的前景533
第五节 我国在线调解与在线和解问题534
一、我国在线调解与在线和解的现状534
二、我国发展在线调解与在线和解的可行性与必要性535
三、我国发展在线调解与在线和解的若干建议537
结论篇541
一、互联网技术在传统争议解决程序中的运用及挑战541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兴争议解决方式的产生与发展547
三、启示与前瞻:互联网环境下争议解决方式的发展551
参考文献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