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的产业与企业 昭和经济历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日本的产业与企业 昭和经济历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8/34896838.jpg)
- (日)日本经济新闻社编;大连市信息中心译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
- ISBN:7563201548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日本的产业与企业 昭和经济历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产业篇2
导言2
第一章 萧条和动荡下的产业(昭和1—19年)3
一、前言4
——明治、大正年代的回顾4
二、概观6
——从合理化运动到战时经济体制6
三、棉布出口居世界首位8
——因与纤维产业相关,化学工业也在发展8
四、向军需生产倾斜的钢铁、汽车工业11
——造船工业追赶德国、英国11
——机床厂家到处乱建12
五、电气机械向国内市场自给体制发展12
六、向海外开拓市场15
——没有“黄油”,全靠大炮15
七、清一色统制的产业界17
——没有经营资源,走向崩溃17
第二章 走向重建和增长的基础(昭和20—29年)19
一、概观20
——占领政策的转变和朝鲜战争20
二、军需生产结构的破坏22
——占领军的日本产业非军事化政策22
三、煤炭、钢铁超重点投资24
——靠倾斜生产方式追求增产24
——从做锅、做镰刀中摆脱出来26
四、各种机械生产的兴起26
——以钢铁联合生产达到国际水平29
五、靠朝鲜战争飞跃的钢铁工业29
六、电力、石油工业的重新改组31
——由于冷战,基础工业巩固了地盘31
七、靠朝鲜特需回升的产业34
——“糸”字旁,“金”字旁产业景气旺盛34
八、急剧膨胀了的设备现代化投资37
——从骨干产业向新产业发展37
第三章 批量化、重化学工业化(昭和30—39年)41
一、概观42
——重工业的飞跃发展和产业的高度化42
——旺盛的企业家精神和技术革新44
二、投资牵动投资44
三、追求规模利益48
——销售额的极大化与消费结构的高度化48
四、骨干产业的现代化50
——钢铁、石油化学、电力起带头作用50
五、纳入批量生产方针轨道的电气机械工业52
——跃进的家电、重电与电子工业52
六、社会生活汽车化55
——以自由化对策确立批量生产体制55
七、造船王国日本57
——在超大型化中进行改组57
——通过向开放经济过渡走向世界大有作为的舞台60
八、支撑重化学工业化的产业机械60
九、石油化学工业步入正轨的联合企业化62
——重新绘制的重化学工业蓝图62
十、流通革命的进展65
——“超级市场”一下子繁盛起来65
第四章 发挥“重厚长大”优势,跨进经济大国行列(昭和40—49年)68
一、概观69
——重化学工业型加工贸易立国69
二、出口产业的导向作用71
——确立贸易立国的发展模式71
三、向自由化进军的汽车工业73
——丰田、日产左右市场73
——在出口限制、大规模合并浪潮之中77
四、钢铁业从竞争走向协调77
五、开放体制下的产业再组织80
——通过合并、协作以突破难关80
六、家电行业的火车头:彩电82
——昭和43年以来一直跑在最前面82
七、公害的频繁发生与防止公害产业的出现85
——重化学工业弱点开始暴露85
八、石油危机的冲击87
——产业结构向加工技术型发展87
第五章 发展中的软件化与国际化(昭和50年以后)90
一、概观91
——产业结构向高层次化发展91
——从节约走向技术开发和向新领域的投资93
二、克服了石油危机的省能源产业93
三、促进高技术产业的电机业95
——誉为“产业粮食”的IC是起爆剂95
四、推动生产革命的机械工业97
——产业发展的新潮流.FA97
五、走向国际化的汽车工业10
——跃居“世界第一”后,受到出口限制100
六、面向高度的信息化社会102
——从计算业务向软件开发发展102
七、在能源与汇价变动中经受考验104
——向多元化、高附加价值化发展104
——收入增长促进了消费水准的“平衡化”107
八、与消费相关连产业的多样化107
九、前进中的服务经济化109
——产业结构急剧地向高层次化发展109
结束语112
——迈向21世纪112
第六章 从数字看日本产业的发展历程115
本篇执笔者简介135
企业篇137
导言137
第一章 合理化与卡特尔化的形势(昭和1—19年)138
一、前言139
——明治、大正年代的回顾139
——对付危机与战时经济的措施141
二、概观141
三、铃木商店破产143
——发展壮大中的荣光与挫折143
四、钟纺的长期罢工146
——市况不景气冲击了温情主义经营146
五、三井银行的美元买进147
——煽动对财阀的批判147
六、日本制铁成立149
——通过托拉斯以统制产业149
七、财阀改组总公司为股份制151
——加强资金的筹措能力与纳税的对策151
——追随重化学工业化的潮流154
八、新兴财阀的崛起154
第二章 新企业祥的诞生(昭和20—29年)158
一、概观159
——新秩序下的竞争159
二、解散十大财阀161
——破除控股方式与旧管理者的控制161
三、三井物产、三菱商事的解散163
——以消除超级商社为目的163
四、日本制铁等11家企业被分解165
——消除经济实力过度集中165
五、工薪阶层走上重要领导岗位167
——专业经营者时代的来临167
——从城镇工厂发展成世界性企业169
六、索尼与本田技研工业的诞生169
——预见重化工时代的来临171
七、川铁建设先进的钢铁联合厂171
八、经济四团体组成173
——经团联、日经联、日商、同友会173
九、劳资纠纷频起176
——工人民主运动及混乱176
十、社长会组成178
——走向企业集团化与权力的恢复178
第三章 投资热与流通革命(昭和30—39年)181
一、概观182
——批量生产、批量销售的开展182
——引进美国式经营管理技术184
二、提高生产率运动184
三、春斗的形成186
——提高工资成了每年的例行之事186
四、松下电器在全国设立销售公司189
——大量销售网络支撑着企业的大批量生产189
五、东丽、帝人从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引进新技术191
——生产聚酯纤维191
六、大荣商店的开业194
——流通革命的烽火194
七、日本式经营的发展196
——终身雇用和年功序列制的形成196
——以新技术进行大批量生产198
八、八幡制铁,建设日本第一座转炉198
九、三井三池,空前长时间罢工200
——能源转换期的悲剧200
十、骨干企业群的崛起202
——风险热潮的先声202
十一、三菱、三重工的合并205
——企业趋向大型化的浪潮205
第四章 面对公害、消费者问题的应变(昭和40—49年)208
一、概观209
——对行动原则的探索209
二、山阳特殊制钢破产211
——设备投资过大的弊病211
——寻求规模效益213
三、八幡、富士制铁合并213
四、索尼股票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市215
——走向世界性企业之路215
五、日本麦克唐纳开业218
——饮食产业的启明218
六、四大公害诉讼案,企业方败诉220
——企业重新承担起防止公害的责任220
七、丰田汽车实行看板方式222
——消灭浪费,提高生产率222
八、消费者运动高涨224
——企业对生产第一主义的修正224
第五章 减量经营与世界战略的展开(昭和50年以后)227
——为了生存,进行自我革新228
一、概观228
——向稳定增长的对策230
二、开始减量经营230
三、洛克希德事件与丸红、全日空231
——一意孤行生意经的破产231
四、IJPC的挫折234
——被革命和战争所捉弄234
五、富士通开始四十五岁进修236
——发挥中老年能力的课题236
六、日立发生IBM间谍事件238
——软件著作权纠纷的导火线238
七、本田技研在美国生产轿车240
——开创了在美国进行当地生产的先例240
——走向老店复权的经营革新241
八、三越、撤职社长241
九、丰田与通用(GM)成立合营公司243
——竞争与协调的世界战略243
十、NIT的成立245
——通信自由化时代的到来245
十一、东芝机械违反“巴统”规定247
——给日美贸易摩擦与防卫论争火上浇油247
结束语249
——迈向21世纪249
第六章 从数字看日本企业的发展历程252
本篇执笔者简介272
昭和年代国际政治、经济、产业、企业综合年表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