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探索
  • 汤国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 ISBN:7800700984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探索1

第一章 运用马克思研究商品货币关系的方法论探索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商品经济1

第一节 学习运用马克思研究商品货币关系的方法论1

第二节 从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几种主要和次要的商品交换关系来探讨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和共性5

第三节 评孙冶方运用马克思研究商品货币关系的方法论研究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14

第二章 社会主义现阶段存在商品经济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商品货币消亡的理论并无矛盾27

第一节 商品货币消亡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进入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28

第二节 商品货币消亡的第二个基本条件——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34

第三节 商品货币消亡的第三个基本条件——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产品不表现为价值36

第四节 商品货币消亡的第四个基本条件——商品经济全部为计划经济所代替38

第三章 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内部存在商品关系的内因和外因41

第一节 要全面突破斯大林关干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观点41

第二节 国营企业所有制为两重性质是国有经济内部存在商品关系的内因45

第三节 国营企业所有制的两重性质是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内因48

第四节 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是国有经济内部存在商品关系的外因49

第一节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52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52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阶段划分及其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关系54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体制改革的关系58

第四节 承认差距,深化改革61

第五章 国营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及其生产目的的两重性65

第一节 承认国营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无须改变国家所有制的形式65

第二节 国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开,同建立承包制、股份制的关系72

第三节 作为国营企业的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目的的两重性8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及其性质、表现形式和特点89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存在的原因93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综合治理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104

第一节 压缩社会总需求,增加社会有效供给104

第二节 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增加社会有效供给110

第三节 把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111

第四节 既要保持工业生产的适度增长,又要保证人民消费的适度增长116

第五节 确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集中力量办好农业119

第六节 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126

第七节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131

第二篇 价值规律调节论和价格改革探索135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价值规律及其调节作用135

第一节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135

第二节 价值规律的内涵及其探讨138

第三节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生产和流通中的“双重调节论”是我国经济理论先驱者的贡献141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价值规律作用的特点148

第五节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调节作用151

第六节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流通中的调节作用160

第七节 对价值规律“限制论”的商榷165

第九章 价格改革和物价问题170

第一节 价格改革的理论与实践170

第二节 1979—1989年我国关于社会主义价格理论和价格改革的讨论述评180

第三节 我国物价问题及其解决对策199

第十章 对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计划和市场的调节体系的探索(1980—1991)211

第一节 探索的第一个阶段(1980—1981)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211

第三篇 计划和市场的调节体系及经济规律调节体系的探索211

第二节 探索的第二个阶段(198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关系218

第三节 探索的第三个阶段(1983—1985)广义的计划管理和广义的市场调节232

第四节 探索的第四个阶段(1985.5—1989.8)广义的计划调节和广义的市场调节的提出和由来240

第五节 探索的第五个阶段(1989.9—1991)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条件和形式问题246

第六节 对各个阶段探索的自我评论(1980—1991)250

第十一章 广义的计划调节和广义的市场调节是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的基本形式255

第一节 广义的计划管理中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广义的计划调节和广义的市场调节255

第二节 广义的计划调节 和广义的市场调节的科学涵义256

第三节 广义的计划调节 和广义的市场调节的内在统一机制261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规律的调节体系26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规律调节体系的内涵26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调节体系和价值规律调节的关系268

第三节 价值规律调节 和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调节的关系277

附录290

五十年代末作者综述我国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讨论(二则)290

后记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