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保障老有所养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保障老有所养的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4888609.jpg)
- 熊必俊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7801188349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保障老有所养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1
前言1
第一章老有所养是老年人的天赋人权1
第一节生存权是老年人最根本的人权1
第二节保障老年人生存权的首要条件是保障老有3
所养3
第三节儒、墨、道、法诸家有关敬老养老的部分论述5
第四节世界三大宗教的敬老养老观及有关训诫选述8
第二章 养老的实质是自己养自己14
第一节从剩余价值理论看养老的本质14
第二节养儿防老是父母为养老的投资15
返还16
第三节社会养老是社会对劳动者付出剩余劳动的16
第四节 缴纳养老保险费是劳动者为养老预付的基金17
第三章 养老是通过代际经济交换实现的19
第一节社会交换理论与代际经济交换学说19
第二节年龄分层与代际经济交换20
第三节代际经济交换是实现育幼养老的有效途径21
第四节 养老育幼的代际交换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体现22
第四章养老模式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24
第一节 氏族养老是由氏族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24
第二节农业社会的家庭养老与自然经济相匹配25
第三节 工业社会的社会养老是工业化的产物26
第五章老年人有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28
第一节 当代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先辈与现在的老年人28
奠定的28
传播者29
第二节 老年人是知识与技术的继承者、创造者和29
第三节 从“六项扣除”看退休人员享受社会发展成果30
第四节 建立退休金正常调整机制,确保退休人员享受社会发展成果31
第六章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研究33
第一节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33
第二节 社会养老保险的三种模式及其理论依据36
第三节三种模式的效益比较40
第四节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与管理44
第五节退休金的标准48
第六节社会养老保险的困境与出路49
第七章经合组织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困境与改革52
第一节公共养老金制度兴旺阶段的好景不长53
第二节面临的困境与挑战54
第三节国际社会的关注与评说60
第四节经合组织的改革设想63
第八章对国外互济合作保险的研究65
第一节国外互济合作保险的起源与发展65
第二节国外互济合作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70
地位与作用70
第三节国外互济合作保险组织向社会保险或商业保险的演变与发展74
第四节 国外互济合作保险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76
第五节国外互济合作保险发展对我们的启示77
第九章独联体及东欧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82
第一节改革面对的社会经济环境83
第二节改革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起步的88
第三节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95
第四节改革的发展趋势112
第一节中国干部退休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16
退休制度116
第十章 中国干部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116
第二节 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现行的离退休121
制度121
第十一章中国公务员的退休制度128
第一节 中国公务员退休制度的有关规定128
第二节中国公务员退休制度的特点134
第三节公务员退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137
第四节公务员退休制度的改革,还需借鉴141
各国的经验141
第十二章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149
第一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改革149
与发展149
第二节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与监督156
社会化管理166
第三节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与退休人员的166
第四节补充养老保险175
第五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几个理论问题178
第十三章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85
第一节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社会经济185
发展的客观要求185
第二节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与有争议187
的问题187
第三节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健康发展的191
几个必要条件191
第四节 “四结合”是现阶段农村养老的现实方式196
第十四章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与社区助老服务199
第一节家庭是老年人获得安全保障的基点199
第二节家庭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最佳处所201
第三节兴办适量的机构养老设施不能满足居家养老者203
的需求203
第四节居家养老需要社区助老服务206
第五节发展社区助老服务事业应遵循的原则208
第六节 围绕“五个老有”建立社区助老服务体系210
第十五章对中国老年人居住意愿与住地环境质量220
的研究220
第一节中国城市老年人对居住方式的意愿220
第二节 居家养老是老年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221
第三节老年人对机构养老设施的期望224
第四节老年人呼唤社区助老服务227
第五节 改善居住环境质量,满足老年人安度晚年231
的需求231
第十六章伦理道德对保障老有所养的作用234
第一节伦理道德与保障老有所养的关系235
第二节 伦理道德对保障老有所养的作用237
第三节 老年人自身道德修养对保障老有所养的240
意义240
第十七章 中国历史上保障老有所养的部分礼法243
与习俗243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官吏的退休制度243
第二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公养与公助制度246
第三节 中国古代尊老养老的方式与礼仪规制246
附录一251
俄罗斯联邦国家老残抚金法251
附录二277
俄罗斯联邦老残抚金基金会条例277
主要参考文献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