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冠心病监护治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钱学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0203840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冠心病监护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1
第1章 心脏的解剖生理和冠心病的病机病理1
1.1 心脏解剖学1
1.2 心脏生理学5
1.3 冠心病的病机病理14
第2章 冠心病临床药物学34
2.1 抗心肌缺血药物34
2.2 抗心律失常药物42
2.3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50
2.4 抗高血压药物58
2.5 血脂调节药物64
2.6 抗血栓药物68
第3章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73
3.1 无痛性心肌缺血(SMI)73
3.2 冠心病心绞痛型75
3.3 急性心肌梗塞(AMI)81
3.4 冠心病心力衰竭型92
3.5 冠心病心律失常型93
3.6 冠心病猝死型93
3.7 冠心病的自然病程96
第4章 冠心病的常规处理100
4.1 无痛性心肌缺血(SMI)100
4.2 冠心病心绞痛型101
4.3 急性心肌梗塞(AMI)105
4.4 冠心病心力衰竭型108
4.5 冠心病心律失常型108
4.6 AMI的合并症处理112
4.7 冠心病的预防113
5.2 CCU的任务118
第5章 冠心病监护病房(CCU)118
5.1 设置CCU的目的118
5.3 CCU的收容标准119
5.4 CCU医护人员应注意的临床心理问题及工作原则119
5.5 CCU的主要设备120
5.6 CCU的急救推车内应备的急救物品和药物121
5.7 CCU的设计要求123
5.8 CCU的人员配备和组织领导124
5.9 CCU护士应具备的条件124
5.10 CCU的护理125
第6章 不稳定心绞痛(UAP)的监护治疗126
6.1 UAP的监测126
6.2 UAP的CCU护理128
6.3 UAP的CCU治疗128
6.4 UAP的预后133
第7章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监护治疗134
7.1 AMI的监测134
7.2 AMI的CCU护理136
7.3 AMI的CCU治疗138
7.4 AMI并发症处理151
第8章 非AMI心律失常的监护和治疗174
8.1 窦性心动过整(窦速)174
8.2 窦性心动过缓(窦缓)174
8.3 过早搏动(早搏)175
8.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PSVT)178
8.5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VT)181
8.6 心房扑动与颤动187
8.7 心室扑动与颤动191
8.8 房室传导阻滞(AVB)192
8.9 心室内传导阻滞(IVB)194
8.10 预激综合征198
8.1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00
第9章 冠心病的中医中药治疗202
9.1 概述202
9.2 病因病机202
9.3 辩证施治203
第10章 冠心病的康复210
10.1 冠心病康复评估211
10.2 冠心病康复医疗214
10.3 冠心病外科手术后的康复224
下篇226
11.1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改变226
11.2 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228
11.3 心电图监护240
第12章 心脏负荷实验246
12.1 运动负荷试验246
12.2 潘生丁负荷试验255
12.3 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257
12.4 超声心动图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258
第13章 冠心病的胸部X线检查259
13.1 冠心病的放射学征象259
13.2 心肌梗塞的X线鉴别260
第14章 心肌酶谱261
14.1 酶学在AMI诊断中的重要性261
14.2 心肌酶的种类及其在AMI中的变化规律261
第15章 超声心动图267
15.1 概述267
15.2 冠心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271
15.3 心肌梗塞的超声心动图诊断274
第16章 核心脏病学278
16.1 核心脏病学基础278
16.2 冠心病的放射性核素检查诊断方法279
第17章 冠心病与心脏电生理检查285
17.1 电生理检查的适应证285
17.2 电生理检查的禁忌证及安全措施285
17.3 电生理检查的并发症286
17.4 电生理检查的主要内容286
17.5 各种电生理检查的操作方法和正常值287
17.6 SSS的电生理特点290
17.7 房室传导阻滞的电生理特点290
17.8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292
17.9 预激综合征的电生理293
17.10 室性心动过速(VT)的电生理学296
17.11 心室晚电位(VLP)298
第18章 无创伤性心血管功能监测301
18.1 心肌收缩时间间期(STI)监测301
18.2 射血分数(EF)监测302
18.3 心排血量(CO)监测303
第19章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SCA)306
19.1 SCA的概念306
19.2 SCA的适应证306
19.3 SCA的禁忌证307
19.4 设备及器材308
19.5 术前准备308
19.6 操作技术310
19.7 冠状动脉解剖及血管投影体位311
19.8 冠状动脉造影的病理所见314
19.9 合并症及其处理316
第20章 血液动力学监测318
20.1 概念318
20.2 漂浮导管检查的适应证318
20.3 漂浮导管检查的禁忌证318
20.4 Swan-Ganz导管的构造和特点319
20.5 术前气囊的准备319
20.6 操作方法319
20.7 监测指标320
20.8 血液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322
20.9 并发症324
第21章 肺功能检查及血气分析325
21.1 肺功能检查项目与正常值325
21.2 冠心病患者肺功能异常特征330
21.3 冠心病患者氧疗的注意事项331
第22章 溶解血栓疗法332
22.1 急性心肌梗塞溶解血栓疗法的临床意义332
22.2 血栓溶解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332
22.3 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和自发性溶解过程333
22.4 冠状动脉内输注链激酶(ICSK)或尿激酶(ICUK)的治疗方案334
22.5 冠状动脉再通指标335
22.6 冠状动脉内溶栓(PTCR)的适应证335
22.7 PTCR的禁忌证335
22.8 ICSK及ICUK的疗效336
22.9 冠状动脉内注射rt-PA方案336
22.10 静脉内输注链激酶(IVSK)或尿激酶(IVUK)的方案336
22.14 溶栓合并症的处理337
22.13 溶栓治疗的副反应及并发症337
22.12 SK和t-PA(或rt-PA)的疗效评价337
22.11 静脉内注射rt-PA(IVrt-PA)方案337
22.15 溶栓疗法后的治疗338
第23章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339
23.1 PTCA的作用机理339
23.2 PTCA所用器材339
23.3 PTCA的术前准备340
23.4 PTCA的操作常规340
23.5 PTCA术后处理341
23.6 PTCA成功标准341
23.7 PTCA的适应证341
23.10 PTCA的并发症及处理343
23.12 PTCA的预后343
23.11 PTCA的疗效343
23.9 PTCA失败的判定及处理343
23.8 PTCA的禁忌证343
第24章 其它血管再通技术346
24.1 激光血管成形术346
24.2 高频电流消除血管阻塞347
24.3 血管内支架347
24.4 粥样斑块的导管旋切法348
24.5 超声技术在血管成形术中的应用348
第25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350
25.1 CABG的适应证350
25.2 CABG的术前准备351
25.3 CABG的移植材料351
25.4 CABG的并发症及处理351
26.3 IABP的适应证352
26.2 IABP的生理效应352
26.1 IABP的原理352
第26章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352
26.4 IABP的禁忌证353
26.5 IABP的术前准备353
26.6 IABP的操作方法354
26.7 使用IABP时注意点354
26.8 撤离IABP的指征355
26.9 IABP的并发症355
第27章 人工心脏起搏术356
27.1 人工心脏起搏的概念及原理356
27.2 人工心脏起搏的电生理学356
27.3 临时起搏的适用范围357
27.4 临时性起搏电极置入方式358
27.5 永久性心脏起搏的适应证361
27.6 安置起搏器的术前准备362
27.7 起搏电极及起搏发生器的置入方式362
27.8 起搏器的类型364
27.9 人工心脏起搏的并发症366
第28章 电复律368
28.1 电复律的意义368
28.2 电复律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电复律成功的因素368
28.3 同步与非同步电复律的区别368
28.4 电复律实施方案369
28.5 电复律的适应证370
28.6 电复律的禁忌证371
28.7 电复律的并发症及处理371
29.1 心肺脑复苏的程序化和标准化372
29.2 初期复苏或基础生命支持372
第29章 猝死的抢救复苏372
29.3 二期复苏或进一步生命支持374
29.4 后期复苏或持续生命支持377
29.5 终止复苏的指征378
29.6 冠心病猝死的预防378
第30章 射频心内消融治疗心律失常380
30.1 概述380
30.2 消融的设备380
30.3 消融的步骤380
30.4 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381
30.5 射频消融的并发症383
30.6 射频消融与直流电消融的比较383
30.7 射频消融的应用前景384
31.1 低钠血症385
第31章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385
31.2 高钠血症386
31.3 水钠平衡监护时应注意的问题387
31.4 低钾血症388
31.5 高钾血症388
31.6 低镁血症389
31.7 代谢性酸中毒390
31.8 代谢性碱中毒391
31.9 呼吸性酸中毒392
31.10 呼吸性碱中毒393
31.11 AMI早期的血气变化394
附录一 本书主要缩略语396
附录二 心血管系统药物英汉名词397
附录三 部分心血管药物的标准译名406
附录四 常用临床生化指标新旧单位参考值对照表408
索引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