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职务犯罪的法律对策及治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樊凤林,宋涛主编;王双荣等撰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16770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64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职务犯罪的法律对策及治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充分认识研究《职务犯罪的法律对策及治理》的重大意义1
二 研究《职务犯罪的法律对策及治理》的指导思想9
三 《职务犯罪的法律对策及治理》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14
四 研究《职务犯罪的法律对策及治理》的未来发展需要注意与掌握的基本问题20
第一编 职务犯罪总论29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反对腐败和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思想29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反对腐败和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思想29
二 党中央和毛泽东、邓小平等同志关于反对腐败和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思想39
三 几点学习体会52
第二章 党和国家关于惩治职务犯罪的政策法律规定的历史沿革53
一 民主革命时期党和人民政权关于惩治职务犯罪的政策法律规定53
二 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关于惩治职务犯罪的政策法律规定61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关于惩治职务犯罪的政策法律规定64
第三章 现阶段我国职务犯罪的情况、特点、规律与发展趋势72
一 现阶段我国职务犯罪的基本情况72
二 现阶段职务犯罪的特点85
三 职务犯罪的规律93
四 职务犯罪的发展趋势96
一 我国职务犯罪的历史概览103
第四章 职务犯罪界定103
第二编 职务犯罪构成论103
二 我国职务犯罪的概念与特征106
三 我国职务犯罪的范围115
四 我国职务犯罪的分类119
第五章 职务犯罪客体125
一 职务犯罪的同类客体125
二 职务犯罪的直接客体129
三 职务犯罪对象132
一 研究职务犯罪客观方面的重要意义135
第六章 职务犯罪的客观方面135
二 职务犯罪的行为特征136
三 职务犯罪的危害结果145
四 职务犯罪的因果关系148
五 职务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151
第七章 职务犯罪主体153
一 研究职务犯罪主体的意义153
二 职务犯罪主体的特征157
三 职务犯罪主体身份及其范围162
四 职务犯罪主体的分类173
一 犯罪故意、过失在职务犯罪中的表现179
第八章 职务犯罪的主观方面179
二 职务犯罪的故意181
三 职务犯罪的过失187
第九章 法人职务犯罪197
一 法人职务犯罪概述197
二 法人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200
三 法人职务犯罪文体的具体范围202
四 法人职务犯罪与自然人职务犯罪的区别206
五 对法人职务犯罪的处罚207
一 职务犯罪预备209
第十章 职务犯罪的犯罪形态209
二 职务犯罪未遂211
三 职务犯罪中止222
四 职务犯罪预备、未遂、中止的法律后果226
第十一章 职务犯罪中的共同犯罪229
一 职务犯罪中的共同犯罪的概念及特征229
二 职务犯罪中的共同犯罪形式242
三 职务犯罪中的共同犯罪人的法律后果245
第十二章 职务犯罪的一罪和数罪250
一 职务犯罪的一罪和数罪的概念250
三 职务犯罪的连续犯、牵连犯、惯犯和持续犯252
二 职务犯罪的同种数罪和不同种数罪及其处罚252
四 与职务犯罪有关的法条竞合264
第十三章 职务犯罪的认定269
一 职务犯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别269
二 职务犯罪与法人犯罪的关系273
三 职务犯罪罪与非罪界限275
第三编 职务犯罪罪因论291
第十四章 现阶段我国职务犯罪的社会原因291
一 经济原因291
二 政治原因295
三 思想原因298
四 外部原因301
第十五章 几种主要类型职务犯罪的原因303
一 贪利型职务犯罪的原因303
二 失职型职务犯罪的原因308
三 专权型职务犯罪的原因313
第十六章 职务犯罪个体心理方面的原因317
一 贪欲与权力心理因素317
二 意志薄弱心理失衡心理因素320
三 罪责感差法制观念淡薄心理因素324
四 自恃身份特殊心存侥幸心理因素328
第四编 职务犯罪对策论333
第十七章 惩治职务犯罪与形势333
一 形势与惩治职务犯罪的关系333
二 形势对惩治职务犯罪的具体影响336
三 实际工作中惩治职务犯罪如何考察和注意形势348
第十八章 惩治职务罪犯与两类矛盾354
一 两类不同矛盾性质的犯罪354
二 在职务犯罪中存在两类不同矛盾性质的犯罪356
三 剥夺政治权利不是敌我矛盾性质犯罪的专用刑罚358
四 对职务犯罪不能一律适用 对己和 的原则360
五 将职务犯罪均视为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犯罪的认识根源361
六 以两类矛盾的理论为指导研究、处理职务犯罪具有重要意义362
七 我国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没有改变两类矛盾的客观存在364
第十九章 政治职务犯罪与政策368
一 惩治职务犯罪的法律规定与政策的关系368
二 政策在惩治职务犯罪中的地位与作用373
三 实际工作执行政策惩治职务犯罪应当注意和掌握的基本问题381
第二十章 惩治职务犯罪的原则389
一 确立惩治职务犯罪原则的根据389
二 惩处职务犯罪的原则402
一 依法适用财产刑411
第二十一章 惩治职务犯罪与刑罚适用411
二 慎重适用减轻处罚的特别规定415
三 正确适用缓刑419
第二十二章 惩治职务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425
一 提高职务犯罪在刑法分则中的地位425
二 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某些具体职务犯罪432
三 增设职务犯罪新罪名441
一 惩处职务犯罪司法实践的一般情况和问题444
第二十三章 惩治职务犯罪的刑事司法完善445
二 坚决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447
三 正确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450
四 进一步解决以罚代刑的问题452
五 进一步加强司法解释工作454
第二十四章 创制我国《惩治职务犯罪法》的思考459
一 我国惩治职务犯罪立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459
二 完善我国惩治职务犯罪刑事法规的设想462
三 制定《惩治职务犯罪法》的构想467
第二十五章 贯彻我国公务员制度与防治职务犯罪480
一 我国公务员制度确立的过程480
二 我国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意义481
三 认真贯彻我国公务员制度,为政清廉488
第二十六章 建立我国国家公务人员财产申报制度500
一 我国建立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必要性500
二 建立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具体建议502
第二十七章 健全与完善公民举报制度505
一 公民举报在廉政建设中的必要性和要大现实意义505
二 我国公民举报工作发展迅速,成效显著507
三 健全与完善我国公民举报制度的设想511
第二十八章 建立国家公职人员回避制度523
一 ??国家公职人员回避制度的意义523
二 几种主要回避制度529
第二十九章 加强和发挥人民代表监督职能作用,推进国家廉政建设540
一 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代表监督权540
二 人民代表监督权的行使541
三 廉政反腐是人民代表监督内容的重要方面546
四 自行视察是实施监督的重要方法547
五 正确认识和对待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的监督与党的领导的关系549
六 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监督法》551
第三十章 加强检察机关、监督机关的监督职能,预防与惩治职务犯罪556
一 加强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督职能作用的必要性556
二 我国检察机关、监察机关监督职能的历史沿革559
三 充分发挥和加强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各自的监督职能作用563
第三十一章 职务犯罪的综合治理575
一 职务犯罪综合治理的概念和意义575
二 职务犯罪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577
三 不同类型职务犯罪的治理597
四 落实职务犯罪综合治理的必要保证599
第五编 职务犯罪附论605
第三十二章 我国古代惩治职务犯罪的有关法律规定与特点605
一 秦汉法律中的职务犯罪605
二 魏晋法律中的职务犯罪608
三 唐宋法律中的职务犯罪610
四 明清法律中的职务犯罪618
五 我国古代惩治职务犯罪的特点622
第三十三章 台湾和香港地区惩治职务犯罪的有关法律规定与特点624
一 台湾刑法中的职务犯罪624
二 香港法律中的职务犯罪630
三 台湾和香港有关职务犯罪的法律规定的特点631
第三十四章 外国惩治职务犯罪的有关法律规定与特点632
一 外国刑法中职务犯罪的概念和特征632
二 外国刑法中职务犯罪的种类633
三 外国刑法中有关职务犯罪的法律规定的特点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