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对山集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对山集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0403565.jpg)
- (明)康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50978351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对山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3
对山集3
卷一3
制策一篇3
廷对策3
卷二9
赋七篇9
梦游太白山赋9
叹潦水赋11
悯志赋11
观涨水赋12
别知赋12
后别知赋13
止酒赋13
卷三15
古诗十二篇15
迎神湫歌二首15
祈雨歌二首15
秦侍御鹦鹉图15
悔过诗16
贻凤麓子16
送阎公甫17
赠杨秉衡18
太白操19
当歌绝弦19
握手歌19
杂调十五篇20
能官行20
夹河战20
宁郭尉20
雁门太守行20
古倚歌21
雉鸣曲21
送杨用之还武功21
泾野子与余居既数日,陟降原隰,临眺川陆,二美具集,百情咸畅。辛丑之夜,宴归学宫,风雨忽作。因秉烛相对,慨然兴怀,击筑长歌。悲婉激壮之声,古之志士未之能或先也。因倚而和之如此,固已愧泾野子之所陈矣21
与吕子发浒西22
同仲木往浒西别业22
相逢行22
叹息歌22
杨白花22
古别离23
古边城曲23
卷四24
五言古诗五十七首24
观史24
三年24
投壶联句24
十月十一日病中示妇25
病已二日又作,皆视旧作增剧,醒后再成25
赠万斛25
谒绿野书院26
长宁留别饯送亲友26
咸阳谷济元家宴集26
华州书怀26
华州对少华山26
华州宁山寺作27
潼关早发27
峡石逢正夫武选28
马三丈于怀庆宴予28
刘安阳克绍昼锦堂宴集同敬夫翰长联句28
邺城同诸公于赵王府宴29
朝退避雨沈澄甫逆旅就酌29
梦故乡亲友29
即事29
楼上曲29
同段德光夜酌30
杂兴二首30
观渔梁30
辛未元日30
观刈麦30
穷居31
怀吕仲木、胡孝思两君子31
离诗二首答东冈先生31
闻王敬夫消息32
有所思32
暮春与张朝聘雨中夜坐32
归自长宁道中怀子衡32
在浒西别业闻吕子仲木见访33
同仲木谒后稷祠33
同仲木谒横渠先生祠33
二月二十八日同吕子过武水联句33
雨中独坐三首34
扶风道中34
新寨佛堂柬杨子34
过马援庙34
扶风咏怀古迹35
步出城西门35
苦寒行35
至终南35
望神林寺36
西严村36
风36
泛舟至终南36
东原瞻眺37
同诸君于良璧园亭集答时济37
壬辰元日37
十月一日书怀37
卷五38
五言古诗五十二首38
同承裕、升之过浒西别业38
元日同诸弟宴东序38
朱升之祖德诗38
四月七日雨中同文浮山坐酌39
子卿泣别图39
赠用昭39
近山尚书庄上40
哀王朝列40
哀王中宪40
悲哉行41
短歌行41
思歌行41
易歌行41
寄伯循42
示昭胤42
有感42
读史二首43
寄温民怀43
用昭东归华山率尔有怀二首44
首山行44
赠彭尚书济物北上三十韵44
咏怀45
德充弟至45
清溪老人歌46
长宁望先茔作示诸弟46
得弟德充书47
往盩厔访王子明叔47
燕明叔沜东亭子47
盩厔喜太微至47
马融洞48
石上小酌48
浒西喜明叔、孟独二君子过访48
漆川西沜别张子太微48
发车48
下经台书土地祠柱48
于土地祠回磴望太微峰49
上善池碑阴走笔49
寄题高德章微斋49
同杨宗文、张用昭南斋小酌49
游观田园50
于高陵寿明叔初度50
长安卧病50
病起50
晴51
答仲木51
送承裕51
十四夜见月51
初雪有怀52
赠石泉中尉52
送袁解夫还盩厔52
卷六53
五言古诗七十五首53
与仲木夜坐二首53
世爵堂燕仲木54
同仲木园林瞻眺二首54
汤泉道中二首54
谒横渠先生祠55
雨中怀仲木55
杨子宝穑堂56
有怀于鹏56
张甥之榘自华西来省予,与之开尊夜坐,辞以辟酒数月。之榘少年,英妙励志若此,诚已罕矣。因赋诗赠焉56
答都人56
送罗山人57
咏怀二首57
同马公顺渡渭57
从象峰北崦下望普缘57
浒西同明叔小酌二首57
送滦江中丞西勘58
戏呈明叔59
喜姜君锡往过59
予治生乏理,遘岁弗调,积雨滂溢,墙栅毕陨,曦光不临,泞淖如故,板杵未谢,倾圮应手。虽时泽使然,而览事增情,怀抱弥恶,间有微吟,旨不称律,当楮长息。而乙巳夜与儿栗静居,叹子长之博游,伤仲宣之遐眺,复占一章,录付存壁,爰释我忧,匪真省玩59
宝穑堂二首60
与骆生谈玄60
宽用昭。用昭丧内,予与同戚,赋此宽之60
同用昭自华州南郭往西溪61
夜发61
洪川柳浦斜眺61
将往彭麓,德充携酒饯之浒西61
示王刘二君61
彭麓夜酌62
观禾62
中夜二首62
悼张之榘三首63
宿渭源里64
郭庙答饯送诸公64
灵宝县北渡解州,酬饯送诸君子65
行至曲里见杏花65
登山65
于条山绝顶下解瞷梁66
解梁书院四首66
赠寒泉中尉67
赠滦江公十首67
秋夜宴符园十四首有序69
卷七72
五言古诗五十三首72
饮酒二首72
东原晚归72
罨翠楼听歌72
答德充73
临潼逢孟举人73
长安病疡答郭侍御73
白石楼73
送吕幼通入京师74
饮酒75
整藉75
正月二日谒唐山茔75
谒长宁先茔和德充75
植树76
望拜扫者效宣城76
同诸公过浒西76
九日浒西集76
浒西赠别明叔三首77
步过浒西与诸弟宴77
浒西游览77
与孟独、承之饮世爵堂78
再宴世爵堂78
沜东眺望78
登罨翠楼眺望川原79
经漆村览有邰古迹79
渭河泛舟79
宴彭麓山房79
同蒙溪眺仙游潭79
丁亥春与王、孟、桑三君子同德充宴集80
赠唐明府二首80
雷雨80
五月二十二日栗死逾旬,僮子以其所为诗三卷及杂集回文稿呈览,悲悼之余,令之缮写成帙,用寄沜陂先生为栗较定,将图入梓,漫成二诗以写予怀81
十月十日81
寄胡承之81
行年82
寄太微82
示孙逸人82
再浴郿塘82
和六甥石室纳凉二首83
石室漫兴 示六甥83
岩坂小酌83
赠罗员外84
赠任主事少海84
尹之先画竹84
长安别熊侍御子修85
送尹员外之先85
梦中麓子85
闻泾野先生转祭酒86
卷八87
七言古诗四十四首87
丈夫行赠谷济元兄令巴蜀87
送孙镗镗狂生也,熏沐谒予,因以箴谕87
相思行87
送马天瑞还京88
元夜见晋歌者辛宝、贾谧、贾腾88
秋风词89
赠王显之89
寄刘朝宗氏90
邯郸美人歌90
秋雨吟90
送刘伯序91
送吴慎之令铜梁91
寄张士元91
王仁瑞梅花诗92
喜王郎再过92
从军行92
骢马行93
秋雨叹四首93
寄滕子冲93
李节妇歌94
聂孝妇歌95
云将军画水歌96
丹庐篇三首96
十九日即事97
十六日闻张甥之榘讣97
四月三十日雨示德充98
有所思98
西溪醉歌98
东山图98
听韩景文弹琵琶99
蜀山峨峨99
伤轵100
瑞州太守行100
送席给事彖判夷陵101
席侍御过予,言乃兄方伯公少时梦涪江涨落得碑刻曰“三仲联芳”。未几方伯公登第,又二年季弟给事君与侍御君相继亦第。位既显颀,名复芳烈。梦之足征有若是者!因群公之赋倚而赋之101
青门歌102
世爵堂宴欹湖子102
忆昔行102
玉女泉102
卷九103
七言古诗四十五首103
将饯明叔值公垂至不果先寄明叔103
华山篇103
岐东宅听歌104
疆场春104
题王秀才牡丹图104
夜宴孝夫宅105
南溪泉池歌105
阎家渡同吕、王二君作105
南墅草堂106
陌底106
王总制维纲凯还歌106
春莫叹107
答太微浒西行107
沜东艺圃107
九月十九日步过浒西107
古人慎恒节行108
答赵翁108
雨晴108
费时懋竹屏歌108
送尹员外还蜀109
效赋长安美人歌109
短歌行109
送符上玉109
别客109
晚行灞水110
华阴逢朱孔明、刘世常二子还武功110
顺德别表弟拱辰110
真定王中丞院中有感110
拟短歌行110
催荷诗110
燕歌行111
朱门111
符上玉携酒过浒西111
闻故人杨用之有书付乡县亲友责望贱子,因成小诗自见111
杂诗111
与仲木陟武水登东原入韩店道中111
新寨佛堂奉谢饯送诸公112
扶风西原逢张丞邦彦、冯秀才显庸携酒相迟因与痛饮树下112
听歌112
周公庙古楸行113
出周公庙观望终南山113
别汤逸人113
梦游天柱峰歌114
华州赠王二114
观舆菜114
卷十115
五言律诗八十四首115
盩厔县白龙庙明叔宴集二首115
即事115
送刘天泽官荆门115
八月初十日仲修见过116
酿酒116
答明叔、孟独二子之赠116
怀太微116
雨中怀德充116
西原眺望117
渭南道中117
病中喜德一、德清两弟来问117
答伯循117
有怀金可卿118
喜仲默至118
岁暮118
怀明叔118
六月十六日医士汤贡之来访,持粹夫二月十六日书,问讯委曲,末云关中诸友犹得时会,此中知己甚少,茕茕独处,怀抱可想也。感而赋此以寄王大敬夫119
彭麓山房和白坡提学与诸公见过之作119
中秋喜明叔见过119
八月十三日得北山杨宗文书至,言于此月十一日生子志喜120
再次客夜一首,柬明叔120
寄明叔120
夜坐三首120
有所思121
览镜121
寄北山121
耳聋次杜工部韵121
后稷庙121
绿野书院122
闲行122
闺思122
邀客122
对菊122
九月六日123
行酌123
客至123
吹笛123
清秋二首123
漫成二首124
对客二首124
对月124
九日125
得渼陂子书125
次张闇夫见过之作125
同胡世威坐话125
自丁多雨,累月不至浒西,今忽晴霁得遂所怀,偶成125
雪后至浒西别业,怀明叔126
送翟炼师入蜀126
坐五楸亭126
十日夜喜南川至作126
答孟独兼问明叔126
小斋围炉,次浩然韵赠太微127
同太微登稷庙观眺127
十七日夜内宴127
夜酌127
送陈伯行赴高县典史128
二月十一日同德充弟憩浒西观杏花,因共小酌128
经符园128
赠应章方伯赴山西巡抚128
晓过汝言宅128
扶风访张邦彦不遇129
龙尾坂129
夜坐闻歌129
道中见洛阳女子戏马129
鸣岐宅同岐东宴集129
薛陆镇望昭陵129
张村西原130
安阳屯徐家少憩130
渡渭130
十六日南川月台集130
望渭南130
过刘水部故宅131
望骊山怀孙天佑131
华清宫131
泾阳道中怀樊君131
望欹湖城东别业132
浒西夜归132
陌底别徐伯传132
卷十一133
五言律诗八十六首133
鹿苑怀太微133
望龙池怀汝济吏部133
至荐福寺133
望鄠133
春雨亭与渼陂子闲坐二首134
水北山房作二首134
山寺二首134
过伊殿135
经暖泉宅135
十四夜白阁宅宴集,雨霁见月135
午霁发彭麓136
过春雨亭136
夜坐136
梦觉136
寄蔡承之二首136
禹夫携酒过访137
陂头137
十二日早137
答太微赠予游华山之作137
寄孙成夫137
华阴道中138
赠平田138
与太微夜坐138
临川寺与鄠令王念觉夜坐138
至张氏庄139
再用渼陂韵答希大139
是日将晡,东谷方致问于予,寻得延孙来报病且亟矣。亟趋胗视,则东谷已矣。追惟初戏,变成瞬息,九岁孤孙,万年长计,举目痛心,路人不堪,况此骨肉。口占短章,以识孤痛139
灵宝逢刘养和140
灵宝哭杨象先140
同徐文华、南汝澄夜集140
栗为许邀万柳庄集,夜坐率尔有怀141
灵宝客邸逢慎之141
柳溪141
赠德章141
同仲木重至沜东作二首142
盩厔别仲木142
元日于奉天谒邃庵先生143
二日醴泉道中143
于醴泉再别邃翁143
自王官谷晚至延祚寺,呈谢、刘二君子144
同方山龙谷于延祚寺晓望五老峰144
五星湖同谢、刘二公泛舟144
寄题中尉南溪144
静林寺别张秋官康甫、张侍御运夫145
微雨独坐忆德充145
春暮同舍弟德充、德一邀邦献、通州季醇、朕吉、季邻三进士及齐人天爵,同游何秀才凝之园林二首145
德充邀诸君洎予宴集北园作三首146
再过何园146
闻德充在北庄,诗以问之147
赠李炼师147
闻望之来147
江景148
二十七日邀诸公赏花,呈姜明府148
沜东亭子闲坐二首148
赠惠逸人子新149
三月四日自家抵汤泉宿山亭149
汤泉亭子小坐149
直空寺149
石上独坐149
步月149
寄彭将军 西宁守备椷也,兄弟列镇,俱有将才150
简阎华州150
壬辰三月一日步过浒西看花150
赠相士戴鹄兼讯承之150
寄熊子修151
赠陈际丰151
王季邻濒行阻雨喜而赋此151
寄汝和之151
寄翟石门相国152
送陈益瑞152
九月二十一日德清祭唐山先茔152
奉天别渔石司寇152
九日152
侯湘崖过草堂153
出门153
与吕子同步沜东望雍原,次吕子韵153
浒西别业同耿秀才儒、叔弟河与吕子言别153
卷十二154
五言律诗八十四首154
送熊彦卿使大同154
效赋观妓154
三月十日书怀154
送人从军154
六月三日闻大行皇帝讣二首154
三原道中望秦世观庄155
沔池逢友人155
孟津楼子看河155
邺城逢敬夫155
赵州道中见任敬之155
栾城逆旅155
涿郡早发156
良乡望阙156
劝段、王二子饮酒156
赠王水部156
九日156
送别156
雨中简王献可157
六月五日乘雨出浒西,因邀用之观山157
课耕157
立冬157
饮酒157
寄德充157
怀李献吉二首157
见霜158
中夜独坐,有怀王大敬夫四首158
有怀杨三北山159
喜闻何大粹夫抗疏论事,因感述鄙怀159
夜宴观妓159
将入城访吕子159
和吕子韩店道中之作159
孟夏十六日符上玉、吴慎之、朱君树三君子见过,因置酒坐亭上159
晚坐有怀王大敬夫159
有怀胡嘉定季思二首160
逢杨咸阳云,过鄠曾见王敬夫已至160
将至岐山,逢田父指杨子别业所在,喜而有作160
杨子席上160
自岐山还至扶风十里亭子,为显庸所邀161
夜梦王大敬夫161
再和东冈子席上二首161
送谢以中161
慎之宅同诸公集161
咏松161
同慎之、季醇及德清弟过故人陈三宅集,率尔感怀二首162
雪中二首162
除夕162
送牛允升训导黔江162
寄朱升之162
送何子奇163
仁夫至得升之书,率然兴感二首163
赠少华隐者163
晴163
闻筝163
此夜163
东渠164
八月十二日夜见月164
十四夜奉长洲公玩月怀德充164
十五夜不见月164
寄李宗易六首164
午坐对雨165
得德充书有感四首165
八月二十二日明叔至访,予与舍弟德充东堂宴集166
送慎之泽官荆门166
送曹二慎之赴宁夏二首166
四月八日雷雨大作,盖自正月到此始闻雷声166
卷十三167
五言律诗八十八首167
普缘寺夜坐待月167
同诸君塔下看吴道子画167
答汝温中丞、承之大参、虞佐宪副三君子经予彭麓山房见怀之作167
赠聂东之167
书怀168
偶书168
寄介夫168
郭以方凤谷别业168
云168
闻警夜者168
梦伯循168
闻用昭消息169
梦用昭169
邀虞卿169
三月初用昭见访,东斋小集同赋169
东斋答张子169
再梦用昭169
雨中有怀吕大仲木169
是夜对月迟明叔不至170
十八与长州叔宴后还内,有感步月,仍叠前韵170
文彦彬过予170
命妓170
明叔晚至浒西,适大雨如注。予无雨具不得奉陪,寄此二诗170
二十三日夜同明叔东斋小酌二首171
问粹卿171
八月二十四日雪,柬明叔二首171
别明叔三首171
夜坐忆南川五首172
喜虞佐过二首172
寄伯循173
醉书示栗等二首173
采药173
送客173
哭刘汉英173
郊行173
暮归174
听歌174
寄敬夫174
鸣岐宅集174
夜坐闻歌174
戏北山子三首174
望乾陵175
经秦庄襄王墓175
过爱松宅看花175
到家示南川175
渡渭175
怀李二献吉175
再读渼陂之作176
夜入旅次176
别女176
赠无涯子二首176
雨霁望少华山简公望176
赠欹湖子176
说经台177
普缘寺塔下177
华阴道中望岳,见南冈使177
岭底铺177
桃花洞同吕子暨苏解州、三王上舍、丘举人集,二月二十五日也177
静林寺同吕子及王、丘四子集177
王官谷简王、丘四子177
答客178
平生178
南川自盩厔归以诗问之178
再经德充园林178
园亭夜归闻诸君余兴不已谩成178
送侯应乾还山居178
赠别德敷参戎往肃州178
赠惟裕二首179
八月三日雨,至初六犹雨,因缄南川179
八月五日夜坐179
赠甘公才还内江179
送吕九川179
寄题西轩180
卷十四181
五言律诗六十七首181
元宵与德一夜话181
十九南川携酒见过181
三日遇雨181
符氏崖峒小酌181
及符氏沜园观望181
送许廷美方伯赴浙182
赠赵惟诚二首 惟诚名敕,内江先生子也182
出东原182
答德充182
送丁原德往河南二首183
寄李仲南183
赠端侍御还京二首183
答熊子修侍御183
宿圣寿寺有怀子翀183
九日怀王大敬夫184
赏花遇雨184
二十五日时济法曹、明叔周至二公见访,虽赋昵极,周一旦解携,怅惘何限,因赋小诗见怀184
浒西山房同东谷夜坐七首184
九日同长洲叔及诸弟浒西登高二首185
同王尊师过浒西185
醉后185
亭上作呈客185
八月十八日雨后过草堂二首186
答太微夜坐之作186
浒西赏花杏花亭小坐186
谒后稷祠186
谒唐太宗皇帝祠堂186
次韵襄阳《涧南即事》186
谷口乱石小坐186
呈北山187
立春日临镜戏成三首187
八月十四日往浒西游览187
马嵬道中逢许由之187
渭南邸舍梦亡妻二首187
梣儿痘痊188
送刘远夫往蜀188
十三日同云梦、南里、?川及二甥于沜东集188
送尹长史188
赠冯文旭秀才188
积雨188
李临洮祠189
西岩石室与李侍御饮189
戊戌除夕189
春日赠刘嵩阳二首189
送鸣岐189
别南溪189
送周愚斋190
临潼逢芹山笑斋190
报吕幼诚190
夜坐190
十四日夜谿田、泾野至,对月有感二首190
五言排律十一首191
送冯二时宜丈还乡191
送澄甫191
送苏明府天秀赴榆次191
秋兴191
得泾野书兼闻君锡云,留都士类尊承之盛,感而赋此192
送谢给事左迁云南典史192
十四日得舍弟德充消息193
奉寿东原老先生193
寄仲木193
寄佩玉193
送王伯声194
卷十五195
六言律诗五首195
与欹湖子过龙潭小坐,西望见东谷子方从坡道驰下195
北山庭内望月二首195
零口西堡望见骊山195
普缘观眺次仲默196
七言律诗七十五首196
寄李承裕二首196
寄李孟弼197
独坐197
秋意197
闻王大敬夫将至198
行次渭原里遇雨198
九日晡闻禹学将至,喜而有作二首198
玉女洞199
从仙游行入黑水谷五里草房凹199
华州张子梅花亭小酌二首199
留别太微200
送马公济200
答用昭、德光200
悼于鹏亡妾201
雨中柬王二拱之二首201
十六夜次韵201
忆昔202
破闷202
二月十二日喜雨202
泾西村见野老邀食202
过渭川草堂203
看山草堂同聂别驾东之小集203
荐福寺答隆吉、汝公、孟独三君子宴集203
荐福寺将发,值欹湖、太微二子来饯203
驼峰绝顶眺望 在岐山204
第一关,次联句韵上邃庵先生204
望希夷峡204
华州卧病,赠东四侍御二首204
夜抵鄠杜205
赵使君后堂同东谷、太微、太华诸君子集二首205
答希宋侍御雨中见怀206
楼观二首206
九日同东侍御、阎华州支倅于石桥邮亭集二首207
郭侍御于移山潭宴王侍御同东侍御集207
灵宝渡河答饯送诸公207
雨中独坐,邀南川过东堂小酌208
赠上玉北上入选208
除夜208
送王郎中还三河209
寄幸庵209
寄寿李南庄尚书209
庄上独坐210
三月初九日过浒西看牡丹二首210
西园眺望210
初八日候诸公不至,同岐东、南川于浒西赏花,各赋七言律二首211
沜东宴集值风雷大作211
彭麓山房答太微见候212
奉天逢锦夫、望之、汝公三君子212
中秋212
十月五日作213
酬郿丞罗子213
山居213
寄孙岐山214
浒西道中见落花,示同游三子214
试笔214
即事214
三原拜马处士丈215
华州夜坐215
华州逢焦视远还盩厔215
华阴同李侍御望岳215
陕州望平陆215
谢宗易雨中之作215
李宗易亭子216
二十一日与吴二小集216
寄蔡承之216
卷十六217
七言律诗七十六首217
送空同子还山217
闻仇将军进伯217
医官家兄同太学舍侄携酒过浒西山房217
日暮登唐山217
西城雪霁218
答王子衡218
和仲木底张道中之作218
答朱升之218
有怀凌谿子218
醉后与符上玉坐浒西别业218
答何仲默见寄219
杨子别业洞中219
夜同李给事览眺杨子别业岩谷219
征酒邻翁兼呈隐居诸子219
寄张汝霖219
送王士英219
四月十七日予在解梁梦北山子,是日北山子初度220
寄东氏兄弟220
田园漫兴220
送萧汝弼220
戏文浮山220
寄近山尚书220
戒装221
命酒221
有客221
遣兴221
晴221
再寄李承裕221
再寄李梦弼四首221
醉后222
雨中同于鹏夜坐222
寄明叔222
南斋222
初度日223
北山中丞过访,喜闻近山尚书消息223
怀北山子四首223
永寿王小山宴集223
元日223
十七日早晴,呈常洲家叔兼怀舍弟德充224
作屋224
破闷224
冯秀才为予画像成,姜明府携酒见过224
岐东亭子谢诸公饮饯二首224
得粹夫书224
看山草堂同东谷子闲坐二首225
对雪简东谷先生225
华州逢初度答用昭225
寄陈文相宪伯225
除夜与德充陪王中丞惟忠宴东堂,闻事有感226
二日同德充、德一拜东原先生226
浒西宴二首226
符园对月226
王明叔东谷草亭226
赠王念觉227
寿张舍人父封君227
庄上独坐227
三月三日独步浒西,寄北山227
登山227
甲午元日227
送于莹中都宪227
送崔懋言参政228
醉赠刘辽州靳成都吴新乡228
寄西河易中丞228
送石门行边北还228
次答石门相国二首228
九日风雨,予亦抱病,奋然有作228
卷十七229
五言绝句一百二十六首229
丁丑岁十月一日得伯循书,将以是月见访,得五首229
答太微沜东之作四首229
题画229
普缘道中戏太微四首230
与宗文夜坐230
赠汤贡之 汤号闲云230
渡渭南望二首230
吴歌230
右曲二首寄渼陂子230
北山庭前竹石各赋一首231
用昭宅看牡丹三首231
山中夜归二首231
嘲希宋出妓二首231
画二首231
别公望三首232
杂赋符园景物十首232
骊山 次壁间韵留寄于腾远二首233
少年233
送别233
奉迎长洲叔泊诸昆弟赏花,值雨不果二首233
杏花亭小坐233
柳下观棋234
渡漆二首234
凤麓宴集四首234
闻笛三首234
归牧234
别雨山235
昔往235
凤泉夜归二首235
自鄠冒雨抵家235
王典簿画鱼235
孙方伯青芥、白芥画二首235
赠李献吉往灵夏饷军十首236
病起杂诗十首236
长宁留别秦太守236
马嵬道中逢林幕来饯236
晚趋宜沟237
夜抵俞氏宿237
赋所见二首237
嘲用之237
有怀粹夫237
和吕子云槐精舍见忆之作237
赋得古意二首,示扶风赵秀才237
浒西亭子四首237
子夜歌十首238
古别离二首 代上玉内寄238
赠凤麓还西乡二首238
次韵答别公望二首238
对山草堂宴张太微、胡蒙溪、徐洞仙诸君子四首238
六言绝句十首239
夜与南川对月二首239
观岩下花柳四首239
渡渭二首239
东希宋宅西亭子宴集二首240
卷十八241
七言绝句一百四十三首241
饮酒乐二首241
彭麓山房漫兴七首241
即事241
汝诚至四首242
寄献吉242
于浒西同公顺兄小酌二首242
扶风道中十二首242
东侍御宅小楼看山四首243
渭南道中二首244
长安郭门留别饯送诸公244
华岩宅亭子宴集四首244
华岩小楼望月245
灵宝喜王汝邻见过四首245
心远亭集四首245
别汝邻246
别德敷246
示德充246
送徐生二首246
二月九日同德充、德一于杏花亭集十首时甥、子俱在246
去年二月九日,与德充、德一二弟洎子栗过此,各赋小诗数首。今日杏花开,二弟复至,悟省旧作有“待得函关公事了,年年沉醉杏花天”及“年年花发年年醉,更乞天公六万场”之句,因再赋十首247
和岐东浒西夜归之作247
观澜亭同太微小酌248
宴东侍御园亭醉中走笔四首248
答东侍御248
沜东小酌二首248
许廷臣亭子观假山248
条山麓铺吕子与苏守设酒待予,吕子出示所赋桃花诗,因谩成八首248
醉别廷搢四首249
李户部克中毕赈北还寄别249
送虞北山伯俊公甫二首249
西溪亭子登高四首250
送李封君二首250
漫兴八首250
酬强长史251
自京师下至洛阳有感251
艳词251
春末有怀世观、伯循、仲木三君子二首251
戏天泽251
长安留别亲友251
华清亭子同任倅宴集二首251
华州赠东大252
邯郸赠客252
榴树252
扇面252
负者叹252
栽竹喜吴慎之见过252
浪店铺邮亭子观望岩谷三首,示扶风诸君子252
望隋陵252
读中山狼传253
答陈生253
吕子北泉精舍宴集八首253
赠泾阳张明府253
浒西迟舜臣戏成二绝254
卷十九255
族谱二篇255
邢台张氏族谱六篇255
康氏族谱四篇259
卷二十268
论六篇268
史论268
述秦论269
友论270
诘客论271
释客论272
风俗论272
杂著六篇273
说山273
文说273
说事273
操解274
述晏274
序郑葭事275
赞六篇275
南峤子阴德赞275
鲁斋先生像赞276
杨宗文像赞四首276
卷二十一278
拟状议六篇278
拟台谏奏免校尉刺举臣下278
拟论近臣太重状279
拟廷臣论宁夏事状279
拟廷臣因宁夏事计今所宜事状280
铸钱议283
论易置状夫事宜 与王秉衡284
卷二十二288
书十六篇288
与彭济物288
与王子衡290
与蓝文秀291
与何粹夫292
与寇子惇292
与杨用之293
上邃庵先生293
与张邯郸书294
与王敬夫294
与唐渔石296
与李伯华297
为乡人论银禁书298
答王汝言书299
与姜武功计处樊伸等贼攻犯事宜300
与乾州太守赵君书301
答德充上书304
卷二十三305
书十五篇305
与常侍御305
与良弼书306
与欧阳明府书306
与秦总制307
与刘祥书308
与马宗大309
与邃庵先生论宁夏粮饷310
与仲与立310
示昭胤书311
与蓝文秀312
与朱升之312
上邃庵先生313
与张用昭313
答省城诸公书314
答蔡承之石冈书314
卷二十四316
书十三篇316
答蒋文晖316
与镇西将军曹公316
与马伯循317
与何粹夫318
答沈崇实319
答柏斋320
与贾鸣和321
与渼陂子321
与王秉衡322
与杨用之绝交书322
与刘学谕二首324
与陈元吉论宁夏粮运325
卷二十五327
记十二篇327
秦州画卦台新建伏羲庙记327
岐山县周太师庙泉记328
拜将坛记329
心远亭记329
泾州重修儒学记330
春雨亭记331
尚友山堂记332
蓝氏世庆楼记333
光训堂记334
巡抚都御史松石刘公平番记335
剑州再建重阳亭记336
东冈记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