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孟宪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12286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85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502页
- 主题词:出土文物-文献-研究-中国;中国历史-中古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在吐鲁番发现历史(代序)1
民族管理与国家认同1
一、胡客与唐臣1
二、集中居住7
三、职业选择12
四、一体多元18
略论唐朝祥瑞制度22
一、祥瑞分等24
二、祥瑞的发现、上报、确认和表贺29
三、祥瑞的养护和入史37
沙州祥瑞与沙州地方政治43
一、《沙州都督府图经》所记沙州祥瑞43
二、沙州刺史李无亏46
三、提携地方势力48
四、政治回报及其方式54
武则天时期的“祥瑞”及其历史书写59
一、传世文献有关武则天“好祥瑞”的书写59
二、《沙州图经》及其祥瑞书写63
三、祥瑞与造神67
四、后武则天时代的批判73
宇文融括户与唐代的财政使职86
一、引言86
二、户籍管理制度概述90
三、逃户的认知和长安三年括户95
四、宇文融括户107
五、新制度的萌芽120
六、结语131
论社司转帖的书写133
一、社司转帖:实用与非实用133
二、实用性转帖的书写者——录事135
三、录事等三官的社会地位138
四、抄录转帖的书写者142
伯希和、罗振玉与敦煌学之初始147
一、敦煌初为人知148
二、罗振玉和他的同仁们153
三、中日异同157
北凉高昌初期内争索隐——以法进自杀事件为中心163
一、《高僧传》的记录164
二、法进其人165
三、法进自杀何为168
四、北凉余部的内争171
吐鲁番新出一组北凉文书的初步研究176
一、文书录文176
二、文书的时间性181
三、文书所反映的县廷188
麹文泰与佛教193
一、高昌国的佛教基础193
二、麹氏王室的佛教信仰199
三、麹文泰的奉佛203
论十六国、北朝时期吐鲁番地方的丝织业及相关问题207
一、新资料207
二、北凉高昌与阚氏高昌的丝织业211
三、麹氏高昌时期吐鲁番丝织业及其转变224
四、高昌丝织业转变的原因探索232
绁布与丝绸——论西州的土贡245
一、问题的提出245
二、西州特产的传世文献记载248
三、来自出土文书的证据252
四、绁布与丝绸258
国法与乡法——以吐鲁番、敦煌文书为中心263
一、契约纠纷263
二、乡法269
三、国法275
吐鲁番新发现的《唐龙朔二年西州高昌县思恩寺僧籍》281
一、新发现的唐西州高昌县僧籍281
二、唐朝的僧尼管理机构282
三、僧籍的具体内容285
四、僧籍法令289
唐令中关于僧籍内容的复原问题292
一、复原诸方案292
二、僧尼数是否每年申报297
三、令文与实用僧籍的异同303
新出唐代寺院手实研究306
一、新发现的唐代寺院手实306
二、唐前期手实格式的演变309
三、寺院手实与民户手实319
论唐朝的佛教管理——以僧籍的编造为中心323
一、僧尼等籍323
二、寺院手实328
三、从寺院手实到僧籍334
吐鲁番学研究:回顾与展望339
一、吐鲁番学与敦煌学339
二、吐鲁番学的历程343
三、吐鲁番学的研究课题与展望348
论玄武门事变后对东宫旧部的政策——从《张弼墓志》谈起358
一、问题的提出358
二、东宫属官上层362
三、东宫的文学官员366
四、魏征、王珪等特殊情况371
五、总合分析375
论吴王李恪之死——以《李恪墓志》为中心381
一、《李恪墓志》381
二、李恪之死383
三、李恪谋反动机387
四、唐高宗的作用392
从新出高昱墓志看高士廉家族史事398
一、北齐皇族398
二、周隋境遇401
三、幸与不幸405
上官仪研究三题410
一、上官仪的历官411
二、上官仪与“废王立武”417
三、上官仪与废后风波423
《安乐公主墓志》初探432
一、墓志432
二、墓志释文433
三、为何不记皇太女事438
赵同墓志初探443
一、墓志录文443
二、高昌家世446
三、唐朝历官449
四、西域战功452
附录一:《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新疆卷》评介456
附录二:《吐鲁番出土文书》壹、贰467
附录三:《吐鲁番出土文书》叁、肆477
后记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