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含油气盆地地史、热史、生留排烃史数值模拟研究与烃源岩定量评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含油气盆地地史、热史、生留排烃史数值模拟研究与烃源岩定量评价](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4838157.jpg)
- 庞雄奇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12532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160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含油气盆地地史、热史、生留排烃史数值模拟研究与烃源岩定量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地层埋藏史研究7
第一节 基本原理7
第二节 理论模型9
一、地层接触关系判别9
二、地层剥蚀量计算10
三、欠压实地层异常压实史的恢复11
四、粘土矿物转化脱水量的计算14
五、地层古厚度的恢复计算16
第三节 程序设计与参数选择16
一、程序设计16
二、参数选择与意义讨论16
一、理想地层剖面中“被剥蚀”地层厚度的恢复计算19
第四节 实际应用与结果讨论19
二、松辽盆地英15等井的地层埋藏史研究21
三、结果讨论21
小结22
第三章 地层热史研究23
第一节 热史研究的意义及常用方法简述23
第二节 I.Lerche模型及其意义讨论25
一、I.Lerche模型25
二、I.Lerche模型的实用意义与局限性26
第三节 非线性变化的古热流回剥模拟计算27
一、基本原理与假设27
二、数学地质模型28
三、各地史期古热流回剥模拟计算29
四、地层古地温、古镜质体反射率的恢复计算30
一、应用非线性变化的古热流模型对I.Lerche实例的重新计算31
第四节 实际应用与结果讨论31
二、应用非线性变化的古热流模型对松辽盆地大地热流的恢复计算32
三、结果讨论32
小结36
第四章 地层生烃史模拟研究37
第一节 生烃量研究方法简述37
一、基本概念37
二、生烃量研究方法简述40
第二节 有机母质转化生烃量的物质平衡优化模拟计算43
一、有机母质转化过程中的物质平衡条件43
二、有机母质转化生烃过程中的地球化学限制条件44
三、有机母质转化过程中产物组分的非负条件45
四、有机母质转化过程中生烃量计算的物质平衡优化模型45
五、有机母质转化生烃量的单纯形优化求解的原理47
六、程序设计与参数选择48
七、干酪根转化生烃量的物质平衡优化模拟计算实例50
八、煤中稳定组、镜质组、丝质组生烃量的物质平衡优化模拟计算实例57
九、结果与方法讨论62
第三节 生烃量研究在油气田勘探中的应用64
一、松辽盆地青山口组、嫩江组各层段生烃量计算64
二、鸡西盆地北部煤成气资源量计算68
小结69
第五章 地层残留烃史模拟研究70
第一节 烃源岩残留烃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地质意义70
一、基本概念70
二、残留烃量的特征参数与轻烃补偿校正70
三、地质意义71
一、排液组合对烃源岩残留液态烃量的影响72
第二节 影响烃源岩残留液态烃临界饱和量的地质因素讨论及其数值模拟计算72
二、吸附作用对烃源岩残留液态烃量的影响73
三、压实作用对烃源岩残留液态烃量的影响81
四、生烃作用对烃源岩残留液态烃量的影响84
五、温度、压力等介质条件对烃源岩残留液态烃量的影响85
六、烃源岩残留液态烃临界饱和量(度)数值模拟计算85
第三节 烃源岩残留气态烃临界饱和量及其数值模拟计算88
一、吸着残留气态烃临界饱和量(Qbg)及其模拟计算88
二、水溶残留气态烃临界饱和量(Qwg)及其模拟计算90
三、油溶残留气态烃临界饱和量(Qog)及其模拟计算90
第四节 实际应用与结果讨论91
一、海拉尔盆地不同埋深条件下烃源岩以不同形式残留烃的临界饱和量模拟计算91
二、松辽盆地英15等井各层段残留烃临界饱和量模拟计算91
四、结果讨论94
三、松辽盆地英15井烃源岩层残留烃临界饱和量变化史研究94
小结96
第六章 地层排烃史模拟研究97
第一节 解决问题的方法原理97
一、基本问题97
二、排烃史研究的方法原理99
第二节 烃源岩排烃门限及其判别标准99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99
二、烃源岩排烃门限的基本概念101
三、烃源岩排烃门限判别标准102
四、松辽盆地、海拉尔盆地烃源岩排烃门限的恢复研究103
五、结果讨论106
第三节 烃源岩排烃量、排烃效率和排烃率等特征研究113
一、基本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概况113
二、计算模型115
四、结果讨论116
三、松辽盆地烃源岩排烃史综合研究116
第四节 烃源岩排烃相态模拟研究122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22
二、计算模型122
三、松辽盆地、海拉尔盆地烃源岩排烃相态模拟研究123
二、烃源岩排烃地质模式124
第五节 烃源岩排烃门限控油理论与排烃地质模式探讨127
一、烃源岩排烃门限控油理论127
四、结果讨论129
小结133
第一节 烃源岩综合定理评价指数SRI的提出与意义讨论135
一、问题的提出135
第七章 烃源岩定量评价135
二、烃源岩新概念及其理论基础136
三、烃源岩综合定量评价指数SRI(Source Rock Index)136
四、SRI的意义讨论137
第二节 实际应用与结果讨论138
一、用SRI法对海拉尔盆地油源岩、气源岩综合定量评价138
二、用SRI对松辽盆地油源岩、气源岩综合定量评价140
三、结果讨论148
小结149
结束语150
第一节 结论150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151
参考文献153
英文摘要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