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简明近代中国经济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简明近代中国经济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8/34818871.jpg)
- 郑佩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12346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4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简明近代中国经济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及其变化1
第一节 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与商品经济的发展1
一 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及其特点1
二 明清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3
三 票号和钱庄的产生10
第二节 封建土地占有制与封建剥削制度的变化10
一 清代前期的封建土地占有制和租细关系及其变化10
二 旗地农奴制的建立和衰落10
三 “一条鞭法”和“地丁制度”的施行18
第三节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21
一 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21
二 农业中雇佣劳动的广泛出现与经营地主的发展26
三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27
第一节 中外经济关系30
第二章 中外经济关系与清政府的闭关政策32
一 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32
二 西方殖民主义者对中国的原始掠夺35
三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及鸦片走私进口对中国的危害37
第二节 清政府的闭关政策41
一 闭关政策的内容及其实施41
二 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44
第一编 中国社会经济的初步半殖民地化与近代工业的产生时期(1840~1894年)47
第三章 鸦片战争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47
第一节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独立主权的破坏47
一 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历史的转折47
二 五口通商时期的中英贸易与第二次鸦片战争49
三 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攫取的特权51
附 《江宁条约》(节录)56
第二节 鸦片战争与中国封建社会危机的激化58
一 中国封建社会危机的激化与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爆发58
二 大平天国的经济政策及五六十年代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61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以输出商品为中心的经济侵略66
一 19世纪后半期的中外贸易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商业侵略66
二 外国资本主义对华早期资本输出71
三 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扩大鸦片进口和掠卖华工的原始掠夺74
一 买办资本与买办阶级的产生78
第一节 买办资本的产生与流通领域内的变化78
第四章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后的变化78
二 商业服务方向的变化与买办性的商业剥削网的初步形成82
附 北京瑞蚨祥的开设及其发展85
三 上海钱庄业务经营和性质的变化86
第二节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生产领域内的变化88
一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江南地区封建土地关系的变化与各地封建剥削的普遍加重88
二 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92
三 城乡若干手工业部门的衰落98
一 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扩大101
第五章 申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101
第一节 中国资本原始积累101
二 货币资本的积累104
三 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108
第二节 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与洋务运动113
一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113
二 清政府创办和经营的近代军用工业116
三 “官办”、“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122
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134
附 陈启源与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继昌隆缫丝厂139
第三节 中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产生141
一 中国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141
二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144
第二编 中国社会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与资本主义的有限发展时期(1895~1930年)147
第六章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扩张和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控制147
第一节 帝国主义在中国攫取特权、争夺投资市场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147
一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147
二 帝国主义在中国攫取的投资特权150
三 帝国主义在中国分割“势力范围”的争夺153
附 《马关新约》(节录)156
一 帝国主义在华资本的扩张及其特点157
二 帝国主义在华资本的来源及利润榨取167
三 帝国主义对华商品输出的扩展170
第三节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命脉购控制173
一 帝国主义对中国财政金融的控制178
附 汇丰银行在中国178
三 帝国主义对中国交通运输业和工矿业的控制181
附 英美烟公司在华的供产销综合垄断经营185
一 官僚资本主义工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87
第七章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87
第一节 中国资本主义工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87
第二节 帝国主义在中国以投资为主的经济侵略187
二 帝国主义对中国国内外贸易的控制188
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193
附 荣氏兄弟与“三新”资本集团206
三 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局限208
四 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落后水平213
五 手工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223
一 商业的畸形发展及其特征232
第二节 中国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232
二 商业畸形发展对民族工业的影响238
附 郭氏兄弟与上海永安百货公司241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的产生和发展243
一 中国银行业的产生、发展及其半殖民地特征244
二 银行的业务经营及其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250
附 盛怀宣与中国第一家银行——通商银行255
第八章 中国农村经济的殖民地化257
第一节 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及其殖民地性257
一 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及农业生产专门化区域的形成和扩大257
二 农业经营方式的某些变化263
附 近代中国的农垦公司267
三 农产品商品化的殖民地性质268
第二节 农村手工业商品生产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增长及衰落273
一 手工业商品生产的发展及专门化区域的形成273
二 手工业中资本主义关系的增长及其衰落276
第三节 封建土地制度的继续保持与地租捐税的剥削和掠夺279
一 封建土地占有状况及军阀官僚大量兼并土地279
二 封建租佃制经营及其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283
三 封建地租,商业高利贷资本的残酷剥削及苛重的赋役掠夺286
一 20世纪初中国农业的技术改良294
第四节 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294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停滞298
第三编 中国社会的殖民地化危机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衰落和崩溃时期(1931~1949年)302
第九章 帝国主义各国侵华势力的消长及其变中国为独占殖民地的疯狂掠夺302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加紧侵略302
一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商品倾销302
附 所谓“关税自主”究竟是怎么回事304
二 帝国主义在华投资的进一步扩张306
三 英、美争夺控制中国货币权的斗争310
一 日本对东北沦陷区工农业的“统制”和掠夺313
第二节 日本军国主义的疯狂殖民掠夺和沦陷区经济的破坏313
二 日本对关内沦陷区工农业的“统制”和掠夺322
三 日本在沦陷区金融和贸易方面的控制和掠夺329
第三节 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独占侵略活动及其失败334
一 《中美商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334
附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节录)336
二 美帝对中国商品市场的独占339
三 美帝对中国投资市场的独占340
一 十年内战期间国民党政府的经济活动及官僚资本国家垄断的形成343
第一节 国民党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和膨胀及其对国统区经济的垄断和掠夺343
第十章 国民党国家垄断资本的统治与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的衰退和崩溃343
附 如何评价国民党政府的币制改革355
二 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的战时统制政策与国家垄断资本的加速膨胀358
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国家垄断资本的极度膨胀与国民党政府财政金融的总破产368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民族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373
一 30年代民族资本工业的危机373
二 抗战期间大后方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与破产377
三 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民族资本工商业的破产380
四 30年代后手工业生产的衰落382
一 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衰落384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区农村经济的衰落384
二 抗战期间农村经济的进一步衰落388
三 抗战胜利后国统区农村经济的大破坏391
第一节 十年内战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393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393
二 根据地土地革命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395
第十一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其在全国的胜利(1927~1949年)398
三 革命根据地工商业的恢复发展和财政金融制度的建立400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405
一 党的减租减息政策的施行与解放区土地关系的变化405
二 互助合作运动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408
附 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的开展411
三 解放区工商业的发展和财政金融状况412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在全国的胜利416
一 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416
二 没收官僚资本与财政金融的初步统一420
三 新民主主义经济彻底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423
附录一 中西历对照及明清至近代经济大事年和429
附录二 统计资料443
后记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