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理论与实践
  • 黄荣怀,任友群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7230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57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471页
  • 主题词:教育资源-资源共享-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概述1

1.1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时代背景2

1.1.1 教育公平成为全球议题2

1.1.2 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双重挑战3

1.1.3 教育信息化进入融合创新阶段4

1.2 教育资源的定义、特征和分类5

1.2.1 教育资源的定义和分类5

1.2.2 优质教育资源的定义和特征6

1.3 国内外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历史脉络7

1.3.1 国际上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历史发展7

1.3.2 国内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历史发展8

1.4 我国教育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10

1.4.1 当前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10

1.4.2 问题解决的路径分析11

1.4.3 本书内容与结构13

第2章 教育资源共享支撑环境及公共服务体系15

2.1 国内教育资源公共支撑环境现状17

2.1.1 我国教育资源共享政策演变历程17

2.1.2 我国教育资源共享现状19

2.1.3 我国教育资源共享建设重大工程20

2.2 国际教育资源共享环境建设23

2.2.1 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环境建设现状23

2.2.2 国外基于云计算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战略26

2.2.3 云计算的技术架构29

2.2.4 国外云计算应用于教育的典型项目30

2.3 我国教育云资源典型案例32

2.3.1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32

2.3.2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云34

2.3.3 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36

2.3.4 湖南省“职教云”39

2.3.5 福建省教育云40

2.3.6 武汉教育云43

2.3.7 华中师范大学云平台45

2.4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共享支撑环境总结与启示47

2.4.1 教育云平台发展策略47

2.4.2 教育云发展建议49

第3章 有效支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研究51

3.1 领导力相关研究回顾52

3.2 有效支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结构54

3.2.1 认知力54

3.2.2 规划力55

3.2.3 执行力56

3.2.4 协同力57

3.2.5 控制力57

3.3 有效支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动力系统与相关约束条件59

3.3.1 有效支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动力系统59

3.3.2 有效支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相关约束条件62

3.4 有效支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保障机制68

3.4.1 初创规划阶段的保障机制69

3.4.2 协同互动阶段的保障机制72

3.4.3 主动创新阶段的保障机制75

第4章 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传输配送机制研究77

4.1 信息化促进教育资源内容建设与传输配送78

4.1.1 信息化促进教育资源内容建设与传输配送实施的基础78

4.1.2 信息化促进教育资源内容建设与传输配送存在的主要问题80

4.2 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传输配送的核心要素81

4.2.1 传输主体与传输客体82

4.2.2 传输内容83

4.2.3 传输媒介84

4.2.4 传输效率85

4.3 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传输配送机制86

4.3.1 市场机制87

4.3.2 服务机制89

4.3.3 创新推广机制91

4.3.4 评估激励机制93

4.3.5 政策保障机制96

4.3.6 技术保障机制98

4.4 以需求为导向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配送设计100

4.4.1 以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的资源共享云服务体系构建100

4.4.2 资源共享云服务体系基础服务功能103

4.4.3 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资源建设与使用模式110

4.4.4 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资源共建共享模式113

4.4.5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发与运营状况114

第5章 优质STEM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研究117

5.1 国外STEM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个案研究118

5.1.1 美国STEM教育变革中的“变革方程”119

5.1.2 美国STEM教育变革中的“项目引路”127

5.1.3 对我国开展STEM教育的启示134

5.2 国内STEM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研究——以创客空间为例139

5.2.1 问卷设计与调查概况140

5.2.2 调查结果分析142

5.2.3 建议与对策150

5.3 优秀STEM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反思152

5.3.1 “小鸡孵化装置”教学设计与反思153

5.3.2 “简易校园气象仪”教学设计与反思167

第6章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的评估模型177

6.1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相关综述179

6.1.1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相关政策179

6.1.2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研究180

6.2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模型构建的模型参照189

6.2.1 知识共享质量模型189

6.2.2 资源共享文献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190

6.2.3 教育资源库使用效益评估模型192

6.3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197

6.3.1 评估模型的理论基础197

6.3.2 评估模型的设计原则200

6.3.3 评估模型的核心理念201

6.3.4 评估体系的研究方法202

6.4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模型的形成207

6.4.1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模型的形成路径207

6.4.2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模型1.0的确定208

6.4.3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模型2.0的形成212

6.4.4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模型最终版217

6.5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模型权重的确定222

6.5.1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模型的一级指标权重223

6.5.2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模型的二级指标权重225

6.5.3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模型的三级指标权重227

6.5.4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模型权重层次图233

6.6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模型研究的局限与展望236

第7章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系统研发237

7.1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系统概述238

7.1.1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内涵238

7.1.2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系统的要素240

7.1.3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系统框架242

7.1.4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47

7.2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系统的分析与设计248

7.2.1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系统分析248

7.2.2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系统设计261

7.3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系统的原型实现265

7.3.1 系统管理265

7.3.2 输入设计267

7.3.3 数据管理269

7.3.4 输出设计271

第8章 基础教育领域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应用示范研究273

8.1 基础教育领域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研究路径274

8.1.1 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背景274

8.1.2 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282

8.1.3 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现实拷问285

8.2 基础教育领域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框架的建构291

8.2.1 资源共享的文化294

8.2.2 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295

8.2.3 资源共建共享的技术299

8.2.4 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301

8.3 基础教育领域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案例分析303

8.3.1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个案分析——以学科网为例303

8.3.2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个案分析——以Share My Lesson为例308

8.3.3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个案分析——以上海教育资源库为例312

第9章 高等教育领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方式研究319

9.1 高等教育领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综述320

9.1.1 高等教育教师资源共享320

9.1.2 高等教育物质资源共享322

9.1.3 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323

9.2 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促进校内优质数字资源共享研究324

9.2.1 研究背景324

9.2.2 设计理念、思路与原则325

9.2.3 架构设计327

9.2.4 应用效果329

9.3 利用开放资源联盟促进高校校际间优质数字资源共享研究330

9.3.1 研究背景330

9.3.2 高等教育开放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影响因素及之间的作用关系331

9.3.3 组织机构及技术架构的设计方案334

9.3.4 应用数据分析338

9.3.5 结论344

第10章 职业教育领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方式研究345

10.1 职业院校教育资源共享现状346

10.1.1 职业教育信息化硬件资源建设现状346

10.1.2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349

10.1.3 职业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策略350

10.2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351

10.2.1 职业教育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特征351

10.2.2 技能训练与实践性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方法352

10.3 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方式的研究353

10.3.1 制约职业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因素354

10.3.2 职业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具体策略355

10.4 行业企业优质资源在职业教育共享方式研究357

10.4.1 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建设的影响357

10.4.2 工学结合对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建设的影响358

10.5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职业院校教学环境的研究359

10.5.1 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职业学校的教学实践360

10.5.2 教学资源的共享应用缓解设施、资金、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361

10.6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应用绩效研究362

10.6.1 制约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的因素分析362

10.6.2 优质教育资源的测评指标体系建立364

10.7 共建共享机制研究367

10.7.1 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机制分析368

10.7.2 共建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指导性标准369

10.8 职业教育领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案例371

10.8.1 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智慧职教371

10.8.2 职业教育金融专业教学资源库376

第11章 继续教育领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381

11.1 学历继续教育概述382

11.1.1 成人高等教育382

11.1.2 广播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383

11.1.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84

11.1.4 现代远程教育384

11.2 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共享385

11.2.1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进程385

11.2.2 网络教育精品课程385

11.2.3 网络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386

11.3 成人函授教育的信息化389

11.3.1 成人函授教育的窘境389

11.3.2 成人函授教育开展信息化的机遇与挑战390

11.3.3 成人函授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改造393

11.4 公共服务体系的资源共享395

11.4.1 公共服务体系概述395

11.4.2 公共服务体系的新使命398

11.5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研究401

11.5.1 学习动因403

11.5.2 技术条件403

11.5.3 用户体验404

11.5.4 质量保证405

11.5.5 成果效能405

11.5.6 利益机制406

11.5.7 财政支持406

11.5.8 生态环境407

11.6 继续教育领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案例408

11.6.1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网络学分互认机制的探索与实践408

11.6.2 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研发中心的共建共享之路414

11.6.3 理工大学实验教学共享和学分互认的探索与实践417

第12章 信息化促进优质资源共享的总结与展望425

12.1 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的总结426

12.1.1 依托教育云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服务模式尚未形成426

12.1.2 应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设427

12.1.3 尽快建立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传输配送机制429

12.1.4 加快优质STEM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431

12.1.5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432

12.1.6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质量评估系统的研制与应用433

12.1.7 基础教育领域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应用示范研究434

12.1.8 高等教育领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方式研究435

12.1.9 职业教育领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方式研究437

12.1.10 继续教育领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438

12.2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特色441

12.3 未来研究展望442

附录447

附录A 用户问卷448

附录B 管理员问卷452

附录C 客观指标列表453

附录D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评估指标权重4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