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谁是罪魁祸首 追寻生态危机的根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谁是罪魁祸首 追寻生态危机的根源
  • 陈学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1002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08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621页
  • 主题词:生态平衡-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谁是罪魁祸首 追寻生态危机的根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导论:生态与资本——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对生态危机的研究1

上篇 福斯特对生态危机的研究58

第一章 当今人类究竟到哪里去寻找构建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58

一、必须批判对马克思生态理论的否定58

二、为什么对马克思的生态理论视而不见61

三、关健是要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实质64

四、应当正视伊壁鸠鲁等对马克思的影响66

五、马克思的生态理论给予人们的启示71

第二章 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意蕴74

一、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看其唯物主义自然观75

二、从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看其唯物主义自然观83

三、马克思如何从其唯物主义自然观出发引出生态观点88

第三章 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生态意蕴96

一、对马尔萨斯人口论和土地论的批判96

二、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100

三、对鲁道夫·蒙特等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103

四、对蒲鲁东“普罗米修斯主义”的批判105

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理论110

六、《共产党宣言》的生态理论115

第四章 马克思“新陈代谢”理论的生态意蕴123

一、《资本论》中的“新陈代谢”概念123

二、《资本论》中的“新陈代谢”断裂概念128

三、马克思对“新陈代谢”断裂原因的分析135

四、马克思对消除“新陈代谢”断裂可能性的分析141

第五章 马克思的生态理论给予的启示:资本与生态的对立148

一、马克思是如何论述资本与生态之对立的149

二、当今世界生态与资本的对立是如何展开的157

第六章 布什政府强烈阻挠《京都协定书》的实施说明了什么?167

一、布什政府对《京都协定书》的态度167

二、美国政府对其他“地球峰会”的态度174

三、他们要广大第三世界人民“吃下污染”178

第七章 消除生态危机首先必须丢掉各种幻想183

一、通过将资本主义经济“非物质化”就能解决环境问题吗?184

二、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就能解决环境问题吗?187

三、通过把自然市场化、资本化就能解决环境问题吗?192

四、通过道德改革、建立生态伦理就能解决环境问题吗?198

第八章 人类究竟如何展开消除生态危机的斗争204

一、需要某种形式的知识性抵抗204

二、超越金钱驱动的经济底线206

三、以人为本208

四、构建以“普遍自由”为基础的人与自然关系209

五、够了就行,而不是更多212

六、将土地伦理付诸实践214

七、自然的社会化216

八、环境革命必然引起社会革命218

中篇 其他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对生态危机的研究240

第一章 奥康纳:马克思主义具备潜在的生态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视域240

一、从马克思关于“历史与自然”的论述看其生态理论241

二、从马克思关于“资本与自然”的论述看其生态理论248

三、从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与自然”的论述看其生态理论256

第二章 佩珀:当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马克思的生态理论265

一、马克思以一种虽然比较含蓄但颇具意义的方式包含了足够的生态学观点267

二、解决环境问题究竟从何入手270

三、为什么生态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272

四、为什么资本主义“内在地对环境不友好”276

五、为什么人口过剩、人类饥饿问题并不是由“自然短缺”造成的279

六、为什么克服自然的异化在于“坚持自然的人性”283

七、人类究竟如何理性地调节他们与自然的关系288

第三章 柏格特:重构马克思自然、社会和环境危机等思想的内在关联295

一、社会生态学的四个必要条件296

二、自然与历史唯物主义298

三、生态的价值分析与资本主义理论303

四、两种革命观与共产主义的生态内涵317

第四章 格伦德曼:马克思的思想能够为分析生态问题提供深刻洞见328

一、生态问题与马克思的思想有着怎样的关系329

二、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人类中心主义335

三、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技术思想344

四、如何重构历史唯物主义351

第五章 高兹:超越经济理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357

一、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是一切异化的根源359

二、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必然破坏生态环境366

三、超越经济理性、实施生态理性374

四、保护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是先进的社会主义382

第六章 阿格尔:生态矛盾导致人们对资本主义“期望的破灭”394

一、重新研究资本主义的危机理论395

二、走向生态马克思主义399

三、沿着分散化和非官僚化的道路去改造资本主义401

四、把生态马克思主义嫁接到美国的民粹主义上去404

第七章 莱易斯:用马克思主义透视绿色理论408

一、控制自然与控制人这两方面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409

二、人的满足最终在于生产活动而不在于消费活动423

第八章 马尔库塞: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展开自然革命435

一、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自然解放理论435

二、对当今世界生态现状的分析441

三、与“罗马俱乐部”的比较中看马尔库塞的“自然革命”理论447

下篇 生态马克思主义所引发的思考47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471

一、从马克思的三部著作看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472

二、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477

第二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481

一、透过人与自然的冲突去分析和解决人与人的冲突481

二、发挥社会主义社会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制度优势485

三、把建设生态文明与创建人的新的存在方式结合在一起491

四、使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496

第三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502

一、“绿色政治”就是一种后现代政治502

二、废弃现代化还是医治现代化504

三、是否需要用生态中心来取代人类中心507

四、要不要用理性来纠正理性的偏差509

五、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功能512

六、人类对意义的追求是错误的吗514

七、在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中看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就和现实意义516

第四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反对后现代主义代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519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之所在519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反对后现代主义承继了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理论523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反对后现代主义承继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526

四、生态马克思主义反对后现代主义承继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创者的理论530

五、生态马克思主义反对后现代主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积极意义533

第五章 人的满足最终在于生产活动而不在于消费活动——评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539

一、把注意力集中于生产领域而不是消费领域539

二、按照新的理念对目前的消费方式做出重大改变543

三、如何在生产领域寻求满足547

四、“人的满足最终在于生产活动而不在于消费活动”的命题给予的启示551

第六章 论生态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反思555

一、生态危机主要源自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555

二、从对资本主义利润动机的批判延伸为对资本主义经济理性的批判558

三、在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是无法实施生态保护的562

四、现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生态帝国主义国家565

五、不可能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资本主义”567

第七章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571

一、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生态文明的标准来进行571

二、“科学发展”的战略决定了这不是“黑色”而是“绿色”发展575

三、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基本任务决定了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其主要目标578

四、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决定了通过人与自然的统一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581

第八章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选择586

一、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选择的三种战略586

二、我们能够实施的战略是推行以生态为导向的新型现代化591

第九章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破解的深层次难题595

一、如何对待资本:既要利用又应限制595

二、如何对待科技:既要发展又应驾驭598

三、如何组织生产:既要扩大又应改变601

四、如何组织消费:既要刺激又应引导6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