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护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护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4761653.jpg)
- 贾春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7381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中医学:护理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护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医学的历史源流1
上篇 中医学基本知识1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6
第一章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9
第一节 阴阳学说9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9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0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0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11
第二节 五行学说11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2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3
第三节 精气学说14
一、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14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4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5
二、藏象学说的特点16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16
第一节 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6
第二章 藏象16
第二节 脏腑17
一、五脏17
二、六腑21
三、奇恒之腑23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23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神25
一、精25
二、气26
三、血27
四、津液28
五、神29
六、气、血、津液、精、神的相互关系29
第三章 经络31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组成及生理功能31
一、经络的概念31
二、经络的组成31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32
一、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32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32
第二节 十二经脉32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规律33
第三节 奇经八脉33
第四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34
第四章 病因病机35
第一节 病因35
一、六淫35
二、疫疠37
三、七情37
四、饮食、劳逸37
五、痰饮、瘀血38
第二节 病机39
一、正邪相争39
二、阴阳失调40
三、升降失常42
二、望色43
一、望神43
第五章 诊法43
第一节 望诊43
三、望形态44
四、望头颈、五官44
五、望皮肤45
六、望舌45
第二节 闻诊47
一、听声音47
二、嗅气味47
二、问汗48
第三节 问诊48
一、问寒热48
三、问痛49
四、问饮食口味49
五、问睡眠50
六、问二便50
七、问经带50
八、问小儿50
一、脉诊51
第四节 切诊51
二、按诊53
第六章 辨证54
第一节 八纲辨证54
一、表里54
二、寒热55
三、虚实55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56
第二节 脏腑辨证56
四、阴阳56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57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57
三、脾与胃病辨证58
四、肝与胆病辨证59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60
六、脏腑兼病辨证60
第七章 中药方剂62
第一节 中药方剂基本知识62
一、中药药性62
二、中药配伍64
三、方剂制方65
四、方剂剂型66
第二节 常用中药方剂68
一、解表类方药68
二、清热类方药68
三、泻下类方药69
四、祛风湿类方药70
五、化湿类方药70
六、利水渗湿类方药70
十、驱虫类方药71
十一、止血类方药71
七、温里类方药71
九、消食类方药71
八、理气类方药71
十二、活血化瘀类方药72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类方药72
十四、平肝息风类方药72
十八、补虚类方药73
十七、收涩类方药73
十六、安神类方药73
十五、开窍类方药73
十九、外用类方药74
第八章 针灸推拿75
第一节 针灸疗法75
一、腧穴75
二、刺灸法97
三、针灸治疗97
四、毫针刺法98
五、电针、耳针、埋针法104
六、灸法、拔罐法与刮痧疗法108
第二节 推拿疗法112
一、推拿疗法的适应证112
二、推拿疗法的禁忌证112
三、介质与热敷113
四、推拿手法113
一、中医护理评估的方法121
第一节 护理评估与四诊121
中篇 中医护理程序与方法121
第九章 中医护理程序121
二、中医护理评估的主要内容122
第二节 护理诊断/问题与辨证123
一、中医护理诊断/健康问题的特点123
二、中医护理诊断/健康问题的陈述方式124
三、形成中医护理诊断的过程124
第三节 护理计划、实施、评价与辨证施护124
一、护理计划的制定124
一、中医护理入院病历125
二、护理计划的实施和评价125
第四节 中医护理病历125
二、中医护理住院病历126
三、中医护理出院病历126
第十章 中医护理方法127
第一节 生活起居护理127
一、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原则127
二、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方法128
一、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130
第二节 情志护理130
二、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131
第三节 饮食调护132
一、食物的性味和功效132
二、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133
三、饮食调护的种类134
四、常用饮食调护方法134
五、饮食宜忌135
第四节 药物应用护理136
一、中药煎服法136
二、药物内服法的护理139
三、药物外治法的护理144
下篇 中医临床护理149
第十一章 内科病证护理149
第一节 外感病证149
一、护理概要149
二、病证举要150
感冒150
中暑150
一、护理概要151
第二节 肺系病证151
二、病证举要152
咳嗽152
喘证153
第三节 脾胃病证155
一、护理概要155
二、病证举要155
呕吐155
胃痛157
腹痛158
泄泻160
便秘161
第四节 肾系病证163
一、护理概要163
二、病证举要163
癃闭163
淋证164
腰痛166
一、护理概要167
第五节 心系病证167
二、病证举要168
心悸168
不寐169
第六节 肝胆病证170
一、护理概要171
二、病证举要171
黄疸171
胁痛172
眩晕173
中风174
第七节 气血津液病证176
一、护理概要176
二、病症举要177
郁证177
水肿178
汗证180
血证180
消渴184
痹证185
二、病证举要185
第八节 经络肢体病证185
一、护理概要185
头痛186
第十二章 外科病证护理189
第一节 疮疡189
一、护理概要189
二、病证举要189
痈189
疖190
瘰疬191
第二节 乳房病症192
一、护理概要192
二、病证举要193
乳痈193
乳癖194
湿疹195
二、病证举要195
一、护理概要195
第三节 皮肤病195
白疕196
第四节 肛肠疾病197
一、护理概要197
二、病症举要198
痔198
肛裂199
一、护理概要201
第一节 月经病证201
第十三章 妇科病证护理201
二、病证举要202
月经不调202
痛经205
闭经206
第二节 带下病证208
第三节 妊娠病证209
一、护理概要209
妊娠恶阻210
二、病证举要210
胎动不安211
第四节 产后病证212
一、护理概要213
二、病证举要213
产后发热213
恶露不绝214
缺乳215
一、护理概要217
第一节 常见病证217
第十四章 儿科病证护理217
二、病证举要218
小儿感冒218
肺炎喘嗽219
厌食220
积滞221
第二节 时行疾病222
痄腮223
二、病证举要223
一、护理概要223
第三节 小儿杂病225
一、护理概要225
二、病证举要225
遗尿225
二、病证举要228
天行赤眼228
一、护理概要228
第十五章 眼科病证护理228
流泪证229
第十六章 耳鼻喉科病证护理231
第一节 耳科病证231
一、护理概要231
二、病证举要231
脓耳231
第二节 鼻科病证233
一、护理概要233
鼻渊234
二、病证举要234
鼻鼽236
第三节 咽喉科病证237
一、护理概要237
二、病证举要237
喉痹237
梅核气239
第四节 口齿科病证239
牙痛240
二、病证举要240
一、护理概要240
口疮242
附录244
一、常用中成药简介244
二、常用中医病情描述用语247
三、常用中医证候用语247
四、中医住院护理病历模式248
五、中医护理计划样式250
六、常用食物性味简表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