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属爆炸复合技术与物理冶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属爆炸复合技术与物理冶金](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4760378.jpg)
- 杨扬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7689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金属-爆炸成型;物理冶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属爆炸复合技术与物理冶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1篇 金属爆炸复合技术3
第1章 绪论3
1.1 金属连接技术与爆炸复合3
1.2 爆炸复合技术概述8
1.2.1 爆炸复合的基本原理8
1.2.2 爆炸复合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应用9
1.3.1 爆炸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13
1.3 国内外爆炸复合的发展及研究动态13
1.3.2 爆炸复合理论研究概况及发展动态14
第2章 爆炸复合理论概述16
2.1 爆炸复合(焊接)理论分析16
2.2 金属板在爆轰作用下的飞行运动规律17
2.2.1 半经验公式17
2.2.2 一维抛体运动的公式18
2.2.3 二维简化公式20
2.3.1 不可压缩流体模型23
2.3 高速飞行下复板碰撞和射流形成机理23
2.3.2 可压缩流体模型24
2.4 波的形成机理26
2.4.1 复板流侵彻机理(刻入机理)26
2.4.2 涡脱落机理28
2.4.3 流体不稳定机理30
2.4.4 应力波机理31
第3章 金属爆炸复合工艺参数选取与爆炸复合窗口33
3.1 理论概述33
3.2 主要爆炸复合参数33
3.2.1 初始复合参数33
3.2.2 爆炸复合动态参数39
3.2.3 爆炸复合结合区参数41
3.3 爆炸复合参数之间的关系41
3.3.1 复合参数之间的几何关系41
3.3.3 动态复合参数和结合区参数之间的关系42
3.3.2 初始复合参数和动态复合参数之间的关系42
3.4 爆炸复合中边界(稀疏)效应的影响43
3.4.1 边界效应的产生43
3.4.2 边界效应的发展44
3.4.3 影响边界不结合区大小的因素45
3.4.4 边界效应的消除45
3.5 爆炸复合参数的合理选择与爆炸复合窗口46
3.5.1 爆炸复合参数的极限值46
3.5.2 爆炸复合窗口48
第4章 金属复合板、管的制备工艺50
4.1 金属复合板的制备工艺50
4.1.1 爆炸复合工艺流程50
4.1.2 爆炸复合参数的选择51
4.1.3 炸药密度和厚度的控制51
4.1.4 复合材料待复合表面的处理51
4.1.5 复板表面的保护51
4.1.6 边界效应问题分析及防护措施52
4.1.7 爆炸复合中残余应力影响53
4.1.8 爆炸复合质量检测55
4.2 金属复合管的爆炸复合工艺59
4.2.1 金属复合管的主要制备工艺方法59
4.2.2 金属管的爆炸复合65
4.2.3 金属管在爆轰驱动下的运动规律68
4.2.4 稀疏效应对复合管制备的影响70
4.2.5 金属管的爆炸复合工艺78
4.2.6 示例82
参考文献84
第2篇 金属爆炸复合材料的界面89
第5章 爆炸复合界面结合层的微观组织结构89
5.1 界面结合层内的微观组织结构89
5.1.1 界面结合层内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89
5.1.2 界面熔层内的纳米晶与非晶及形成机制92
5.1.3 界面层附近两侧金属的微观组织结构101
5.3 界面温度场模型104
5.2 爆炸复合界面冶金结合机制104
5.4 本章小结108
参考文献109
第6章 爆炸复合界面的扩散反应111
6.1 界面扩散反应层内的微观组织结构111
6.2 界面扩散反应层内的成分分布特征116
6.3 界面扩散反应层内的相及其生长规律119
6.4 本章小结126
参考文献127
第7章 爆炸复合界面微观断裂机制128
7.1 界面微观断裂过程的动态观察128
7.2 裂纹的稳态扩展134
7.3 界面微观断裂机制135
7.4 爆炸复合工艺参数、界面波形和复合质量136
7.5 本章小结138
参考文献138
第8章 概述143
第3篇 爆炸复合动态载荷下的绝热剪切143
参考文献148
第9章 绝热剪切的本构行为——热黏塑性本构失稳150
9.1 Zener-Hollomon热塑本构失稳150
9.2 绝热剪切——热黏塑性本构失稳151
9.2.1 基于表观均匀变形模型的热黏塑性本构失稳153
9.2.2 基于非均匀(局部化)变形模型的热黏塑性本构失稳155
9.2.3 计及损伤的率型本构关系156
9.3.1 影响绝热剪切带形成的材料参量157
9.3 影响热黏塑性本构失稳形成绝热剪切带的因素157
9.3.2 加载条件(受力状态)对绝热剪切带形成的影响164
参考文献164
第10章 绝热剪切带内形变热/力学参量演变的数值模拟167
10.1 热黏塑性本构模型的建立169
10.1.1 实验方法及测定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169
10.1.2 Johnson-Cook本构模型及其待定参数的确定170
10.1.3 热黏塑性本构模型179
10.2.1 热-力耦合刚(黏)塑性有限元基本理论181
10.2 绝热剪切带内形变热/力学参量演变历史的数值模拟181
10.2.2 绝热剪切带内形变热/力学参量演变历史的数值模拟184
10.3 本章结论197
参考文献198
第11章 绝热剪切带内的微观结构演化与大剪切应变200
11.1 绝热剪切带内的微观结构特征201
11.2 绝热剪切带内的微观织构特征204
11.2.1 微观织构特征204
11.2.2 晶界特征205
11.3 绝热剪切带内微观结构演化机制207
11.3.1 绝热剪切带内绝热温升的估算207
11.3.2 绝热剪切带内微观结构演化机制210
11.3.3 绝热剪切带内亚晶粒大小的计算225
11.3.4 绝热剪切带内晶粒组织的热稳定性227
11.4 绝热剪切带内大剪切应变-超塑变形229
11.5 本章结论232
参考文献233
第12章 绝热剪切带的分布规律236
12.1 绝热剪切带间距的理论模型237
12.1.1 Grady模型237
12.1.2 Grady-Kipp模型238
12.1.3 Wright-Ockendon模型239
12.1.4 Molinari模型241
12.1.5 Meyers模型243
12.1.6 绝热剪切带间距理论模型的比较245
12.2 绝热剪切带轨迹的研究247
12.3 平板爆炸复合界面内绝热剪切带的分布规律248
12.3.1 绝热剪切带的集体行为特征249
12.3.2 绝热剪切带间距的理论计算值和实验观测结果的比较251
12.3.3 爆炸复合界面内绝热剪切带的间距模型252
12.3.4 材料参量和爆炸复合参数对绝热剪切带间距的影响254
12.3.5 结论256
12.4 结束语:问题与展望256
参考文献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