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钟启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5599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基础教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1
引言1
第一单元 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景透视1
一、我国新世纪课程改革的背景2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精神背景6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8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9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10
(一)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和课程管理的民主化12
(二)重建课程结构,促进学生和谐地、有个性地发展13
(三)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14
(四)课程向学校日常生活的回归16
三、新课程对“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17
(一)课程19
(二)教学21
(三)师生关系的转变22
四、新课程对教师观念转变的要求24
(一)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24
(二)教师观念的转变与面临的挑战25
第二单元 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29
一、课程标准的内涵辨析31
(一)课程标准的涵义及其国际比较32
(二)我国课程标准的框架及《纲要》对课程标准的规定35
二、制定各科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共性37
(一)在技术上确立起了规范的课程标准框架39
(二)在教育理念上体现出从“精英主义”教育向“大众主义”教育的转型40
(三)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42
三、课程标准与教材44
(一)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48
(二)教材的涵义与教科书的编写原则50
(三)教师使用教材的观念转变53
四、课程标准与教师55
(一)教师应积极认识和理解课程标准56
(二)教师应积极参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57
(三)教师专业发展58
第三单元 课程结构60
一、课程结构的涵义与意义61
(一)课程结构的涵义63
(二)我国课程结构重建的内容与意义66
二、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结构的特点分析68
(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结构的基本构成68
(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70
三、新课程结构中的新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简析71
(一)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71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是什么73
(三)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75
四、课程结构的调整对教师提出的要求76
第四单元 课程资源78
一、教育资源与课程资源79
(一)教育资源79
(二)课程资源81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84
(一)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原则86
(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87
(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发展趋势88
三、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90
(一)关注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问题的意义94
(二)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新课程的可能性与优势96
(三)课程资源与多元文化97
第五单元 校本课程102
一、校本课程的内涵105
(一)校本课程提出的背景105
(二)校本课程的本质107
(三)校本课程与课程权力再分配108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与特征110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110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112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与过程113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与类型115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价值和教师参与119
(一)校本课程的实施价值123
(二)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124
第六单元 学习方式129
一、什么是学习方式131
(一)学习方式的概念131
(二)学习方式与课程、教学的关系132
(三)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135
(一)传统学习方式的特点及局限137
二、传统学习方式之批判137
(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139
三、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141
(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可能142
(二)新课程要求确立的新学习方式145
(三)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149
第七单元 课程评价153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评价改革156
(一)课程评价的内涵157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评价提出的要求162
二、课程评价的新方法166
(一)档案袋评定172
(二)真实评价175
三、课程评价发展的取向177
(一)质性评价178
(二)阐释性评价179
(三)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180
(四)自我评价181
第八单元 教师角色183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挑战184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185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190
二、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影响192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197
(一)新课程中教师的新角色199
(二)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师专业发展201
(三)教师教育的新课题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