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百战雄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纪实 卷4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许农合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80199210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史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百战雄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纪实 卷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决战前夕1
1.南京和西柏坡,两个最高统帅部的决策人都站在军用地图前,看着那些红蓝交错的圈圈,若有所思2
2.前途和命运的抉择:8月国民党南京“军事检讨会”;9月中共中央西柏坡政治局会议9
3.决战序曲13
二、在白山黑水之间21
1.毛泽东权衡利弊,决定首先在东北与敌决战。中央一再电令林彪南下作战,林彪顾虑重重,一拖再拖,好不容易才决策南行21
2.东北军是否撤入关内?蒋介石陷入了两难境地。东北的仗究竟该怎么打?卫立煌与蒋介石各有主张28
3.锦州一战,关闭了东北大门,蒋军乱了方寸35
4.长春,兵不血刃46
5.坐阵北平指挥的蒋介石眼睁睁地望着廖耀湘兵团被围,无可奈何地哀叹:“东北全军,似将陷于尽墨之命运,寸中焦虑,诚不知所止矣!”54
6.沈阳、营口,轻捞釜底游鱼60
三、淮海怒潮65
1.毛泽东接到粟裕电报后指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隔断徐蚌,歼灭刘峙主力”。60万大军整装待发65
2.刘峙被任命为徐州“剿总”司令,国民党高级将领私下议论,74
徐州是南京的大门,今派一只猪去看守,眼看大门守不住。“进攻山东共军”计划胎死腹中。徐州是撤是守,蒋介石再次陷入两难境地74
3.11月6日,淮海怒潮涌起。何、张起义,国民党上层惊恐万状。第七兵团司令黄伯韬一命呜呼79
4.南京官邸会议决定南北对进,打通津浦路,以解徐州之围。西柏坡与淮海前线电波频传,巨型歼敌箭头最终指向了黄维兵团。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87
5.徐州30万人马的撤退成了失败大逃亡。围而不歼。杜聿明集团全军覆没,淮海战役画上句号99
四、化干戈为玉帛109
1.毛泽东三篇短文吓退国民党10万精兵。辽沈战役的枪声未止,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就开始考虑如何解决平津问题了109
2.平津是撤是守?蒋介石、傅作义各有打算。面对摇摇欲坠的江山,蒋介石被迫又一次下野。蒋,傅守卫华北的分歧116
3.风驰电掣,80万东北大军紧急入关123
4.“围而不打”,“隔而不围”128
5.新保安、张家口、天津三仗一打,傅作义成了笼中之鸟132
6.情至义尽时,干戈化玉帛144
五、伴奏164
1.西北,彭大将军横刀立马,挡住了胡宗南调兵中原之路164
2.车轮、担架、骠马交响曲174
六、钟山风雨182
1.蒋介石垂帘听政,企图踞守长江天险,南北分治。毛泽东胸中自有国土960万,决心将革命进行到底182
2.走出西柏坡,一次蕴意深刻的历史变迁191
3.最后的谈判196
4.风雨下钟山205
七、攻克太原,解放绥远217
1.地下党,机智送出城防图217
2.阎锡山狼狈逃南京222
3.太原城头血飞花223
4.归绥春雷动228
八、关中大鏖兵243
1.胡宗南误弃西安243
2.古都在炮火中新生246
3.蒋介石严令:胡马联合收复西安253
4.毛泽东授计:钳马打胡254
5.大战决扶眉262
九、万众战金城,风雨下银川268
1.30万大军,直向西北杀去268
2.三关口,走出今日杨家将276
3.斗谋斗法,彭德怀马步芳谁高一筹278
4.万众破金城283
5.毛泽东制定解放宁夏方略290
6.千里追击下中卫294
7.一个营接管了银川市301
8.“王爷”新生309
1.毛泽东挥动巨手:向上海进军319
十、上海燃火,金厦浴血319
2.蒋介石亲自莅沪:一定死守半年322
3.汤大草包发狠:颁发“十杀战令”326
4.粟大将军定计:四面八方攻上海329
5.苏州河,拦住英雄路331
6.陈毅:宁肯多牺牲,不准用炮轰332
7.陈老总解最后一道难题336
8.毛泽东:提前入闽338
9.叶飞:率部南行341
10.席卷福州342
11.金厦浴血344
1.负重托章士钊传话南京358
十一、三湘四水,义声昭著358
2.程潜老致书中共,毛泽东亲笔复函363
3.毛泽东开导子良,陈明仁求见中共367
4.义旗高举长沙城371
5.北平车站,毛泽东亲迎程潜377
6.萧劲光挥兵战衡宝379
十二、华南风雷动391
1.叶剑英挥师进广东391
2.解放广州393
3.大将率部战阳江395
4.毛泽东:“先完成包围,然后再打”400
5.歼敌“华中军政长官公署”407
6.毛泽东:积极准备,解放海南409
7.五指山巅旌旗红416
十三、高原跃马421
1.刘邓挥兵进西南421
2.智取天险入贵州426
3.飞兵袭重庆433
4.西南四巨头,同时举义旗435
5.进军西藏450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