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玉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5025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7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189页
- 主题词:城市-贫困-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诠释2
图1.1 贫困理论体系结构层次示意3
图目录3
图1.2 贫困概念的不同层面5
图1.3 耻辱空间系统8
图1.4 城市空间研究系列示意12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13
图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16
第一节 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17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综述17
第二节 国内城市贫困问题研究28
第三节 国内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评述36
第一节 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38
第三章 城市贫困及其社会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38
第二节 城市贫困阶层研究的基础理论——社会分层理论41
第三节 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研究的基本理论44
图3.1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解释模型46
图3.2 贫困化过程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模型47
第一节 社会调查50
第四章 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研究的社会调查与理论假设50
表4.1 城市贫困社会空间抽样调查的样本分布52
图4.1 南京城市贫困社会空间调查地点示意52
表目录52
第二节 理论假设53
第一节 转型期城市贫困阶层的构成56
第五章 转型期城市贫困阶层的结构特征及其产生机制56
表5.1 全国36个城市最低保障标准60
表5.3 南京市分城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暂住人口数量62
表5.2 南京市分城区最低生活保障人员构成(截至2002年9月)62
图5.1 城市贫困阶层的年龄段分组63
第二节 转型期城市贫困阶层的基本结构特征63
图5.2 城市户籍贫困人口的年龄段分组64
表5.5 城市户籍贫困人口的性别分布64
表5.4 城市贫困阶层的性别分布64
图5.3 城市贫困阶层的家庭结构65
图5.4 城市户籍贫困人口的家庭结构65
表5.6 城市贫困阶层的文化程度66
图5.5 城市贫困阶层的婚姻状况66
第三节 转型期城市贫困阶层的职业结构特征及收入状况67
表5.7 城市户籍贫困人口的文化程度67
表5.9 城市户籍贫困人口的职业分布68
表5.8 城市贫困阶层的职业分布68
表5.10 城市户籍贫困人口所属单位(或原单位)的所有制形式69
表5.11 “九五”期间城镇不同收入家庭的收入比较70
图5.6 城市贫困阶层所属单位的经济效益70
表5.12 城市贫困人口及其家庭的就业和收入状况71
表5.13 城市户籍贫困人口及其家庭的就业和收入状况71
表5.14 城市贫困阶层的消费支出状况72
第四节 转型期城市贫困阶层的生活水平及消费结构特征72
表5.16 城市户籍贫困人口的消费支出状况73
表5.15 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1999年)73
图5.8 城市贫困阶层对家庭经济生活的感受74
图5.9 城市户籍贫困人口对家庭经济生活的感受74
图5.7 城市贫困阶层的家庭消费结构74
图5.10 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的产生背景和产生机制75
第五节 转型期城市贫困阶层的产生背景及产生机制75
第一节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及其研究方向85
第六章 城市贫困阶层的空间分布及其居住空间85
第二节 南京市贫困阶层的居住状况以及空间分布和居住空间88
图6.2 城市户籍贫困人口的住房类型89
图6.3 城市贫困阶层的住房质量89
图6.1 城市贫困阶层的住房类型89
表6.1 城市贫困阶层的住房面积90
图6.4 城市户籍贫困人口的住房质量90
表6.2 城市贫困阶层的住房资金状况91
表6.3 城市贫困阶层的住房来源状况91
表6.5 城市贫困阶层的居住意愿92
表6.4 城市贫困阶层对居住地的选择行为92
图6.5 城市贫困阶层对居住状况的态度93
表6.6 城市贫困阶层对住房状况的主观感受93
表6.7 南京市户籍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94
图6.6 城市贫困阶层对居住环境的态度94
表6.8 南京市户籍贫困人口和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统计95
图6.7 南京市户籍贫困人口空间分布(2002年)95
表6.9 南京市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96
图6.8 南京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2000年)97
表6.10 南京市(2002年)6城区最低保障人口数及其比例98
图6.10 五所村的公共活动空间100
图6.9 五所村区位与平面布局100
图6.11 五百村建筑和居住环境101
图6.12 五百村区位与平面布局102
图6.14 洪庙一巷区位与平面布局103
图6.13 洪庙一巷的建筑和环境103
图6.15 西云村区位与平面布局104
图6.16 西云村的贴面楼105
图6.17 建宁路村区位与平面布局106
图6.18 建宁路村的建筑106
图6.20 评事街区位与平面布局107
图6.19 平事街鸟瞰107
图6.21 评事街的建筑108
图6.22 小街的区位与平面布局109
图6.23 小街的居住环境109
图6.24 居住空间的分异过程及贫困社区的产生机制110
第三节 转型期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的形成机制110
表7.1 通勤空间类型115
第一节 日常活动空间研究的基本内容115
第七章 城市贫困阶层的日常活动空间115
第二节 城市贫困阶层的日常活动空间研究116
图7.1 城市贫困阶层的通勤方式117
表7.2 城市贫困阶层的平均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117
图7.2 城市贫困阶层的通勤空间类型118
表7.4 城市贫困阶层的日常交往对象119
表7.3 城市贫困阶层的休闲娱乐活动类型119
图7.3 城市贫困阶层日常购物地点选择120
第三节 城市贫困阶层日常活动时空间结构121
表7.5 被调查贫困者的社会属性及其活动空间状况122
表7.6 居民日常活动分类表123
图7.4 家庭成员一天的出行状况124
表7.7 城市贫困阶层的出行分析指标125
表7.8 城市贫困阶层出行的停留目的和停留目的链126
图7.5 城市贫困阶层日常活动时间推移127
表7.9 城市贫困阶层的时间分配及其时间利用类型128
表7.10 被调查者各种时间利用类型的个人及其活动空间状况129
表7.11 城市贫困阶层各时间利用类型人员的出行指标130
图7.6 城市贫困阶层日常活动的时空间结构131
第一节 城市意象空间研究的基本内容133
第八章 城市贫困阶层的意象空间133
第二节 城市贫困阶层意象空间研究的调查134
第三节 城市贫困阶层意象空间分析135
图8.1 假日的夫子庙136
图8.2 节日的雨花台139
图8.3 意象草图的类型140
图8.5 中山路与新街口142
图8.4 鼓楼广场142
图8.6 南京城市意象图143
图8.7 城市道路意象图144
图8.8 北京西路145
图8.10 虎踞路高架桥和草场门交通广场146
图8.9 秦淮河城西段146
图8.11 从新街口东眺紫金山147
图8.12 山西路广场148
图8.13 中华门城堡149
图8.14 对比鲜明的鼓楼堡和消防大厦150
第四节 总结150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152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152
第三节 不足或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56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56
主要参考文献158
附录1 南京主城区分街道城市户籍贫困人口构成(2002年9月)165
附录2 南京市分街道外来人口构成166
附录3 城市贫困阶层社会空间状况调查问卷168
附录4 城市贫困人口活动日志调查表172
后记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