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装备作战仿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装备作战仿真](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4751085.jpg)
- 薛青,张伟,王立国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兵器工业出版社
- ISBN:780172639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71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182页
- 主题词:计算机仿真-应用-武器装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装备作战仿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装备作战仿真的历史1
1.2 外军装备作战仿真2
1.3 我军装备作战仿真3
1.4 装备作战仿真的最新进展4
1.5 美军装备作战仿真的发展趋势5
1.6 装备作战仿真在训练中的应用6
1.6.1 实战演练的局限性6
1.6.2 装备作战仿真在美军中的应用6
1.6.3 装备作战仿真在德军中的应用9
1.7 装备作战仿真的特点及分类10
第2章 装备作战仿真的概念12
2.1 系统13
2.1.1 系统的属性13
2.1.2 系统的状态14
2.1.3 系统的环境15
2.1.4 系统的分类16
2.2 系统仿真16
2.3 建模19
2.4 模型的聚合与解聚21
2.4.1 模型聚合与解聚的形式21
2.4.2 模型聚合与解聚的一致性22
2.5 作战模型22
第3章 军事概念模型25
3.1 概念模型的含义25
3.2 概念模型文档26
3.2.1 概念模型文档应包含的主要内容26
3.2.2 概念模型的表达方式27
3.3 两种重要的概念模型31
3.3.1 仿真概念模型31
3.3.2 任务空间概念模型/任务空间功能描述33
3.4 任务空间概念模型的技术框架36
3.4.1 任务空间概念模型的抽象36
3.4.2 公共语义和语法38
3.5 军事概念模型开发40
3.5.1 军事概念模型设计原则40
3.5.2 军事知识源41
第4章 战场环境建模与仿真42
4.1 战场气象条件描述42
4.2 战场地形状态描述44
4.2.1 计算机辅助地形分析44
4.2.2 地形状态的描述参数45
4.3 战场地形量化的方法45
4.3.1 标高法45
4.3.2 分类法52
4.3.3 地形量化方法的选择53
4.4 地形分析54
4.4.1 坡度计算54
4.4.2 局部地形特征判定54
4.4.3 行军里程的计算55
4.5 战场地形数据的采集56
4.5.1 地形数据采集的方式56
4.5.2 用ScanIn采集地形数据56
第5章 装备建模与仿真58
5.1 装备机动的建模与仿真58
5.1.1 机动模型58
5.1.2 仿真算法61
5.2 侦察的建模与仿真62
5.2.1 侦察的类别和侦察目的62
5.2.2 侦察效率的计算62
5.3 装备火控系统的建模与仿真64
5.3.1 五种火控系统的介绍64
5.3.2 火控系统的输入和输出65
5.3.3 坦克火控系统的仿真67
第6章 作战指挥控制仿真70
6.1 指挥决策仿真70
6.1.1 指挥决策模型的功能70
6.1.2 基于Agent建模方法的指挥决策模型结构71
6.1.3 人工智能技术在思维仿真中的应用73
6.2 作战命令的仿真77
6.2.1 作战命令的描述77
6.2.2 命令下达过程的仿真78
6.3 数字化指挥控制系统仿真79
6.3.1 数字化指挥控制系统79
6.3.2 数字化指挥控制系统仿真82
6.4 通信网络仿真83
6.4.1 战场通信网络仿真的概念框架83
6.4.2 战场信息流的描述与建模84
6.4.3 路由选择协议及路由功能的建模87
6.5 敌我态势显示91
6.5.1 态势显示系统的功能91
6.5.2 态势显示系统的输入92
6.5.3 军标库的设计92
第7章 作战仿真的理论和方法94
7.1 兰切斯特方程94
7.1.1 兰切斯特线性律94
7.1.2 兰切斯特平方律98
7.1.3 兰切斯特方程对数律102
7.2 蒙特卡洛法103
7.2.1 随机数的产生104
7.2.2 逆变换法106
7.3 指数法109
7.3.1 战斗效能指数的基本概念109
7.3.2 战斗效能指数的基本类型110
7.3.3 指数的产生113
7.3.4 战斗效能的定量判定115
7.4 人在回路仿真器117
7.4.1 现代战场环境的特点117
7.4.2 虚拟战场环境117
7.4.3 装甲车辆仿真系统的组成118
第8章 传统的效能评估121
8.1 武器系统作战效能121
8.1.1 直接火力毁伤武器系统效能指标122
8.1.2 非直接火力毁伤武器系统效能指标124
8.2 效能评估概述125
8.2.1 效能评估的基本问题125
8.2.2 效能指标及其性质125
8.2.3 效能指标的系统观126
8.3 军事效能指标体系的建立127
8.3.1 效能指标的选择127
8.3.2 效能指标的类型128
8.3.3 效能指标的创建过程128
8.4 军事系统效能指标模型129
8.4.1 军事系统效能指标体系129
8.4.2 效能指标的度量模式130
8.5 军事系统效能的结构化评估方法132
8.5.1 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132
8.5.2 系统有效性评估方法133
8.6 军事效能评估的统计方法134
8.6.1 参数估计法134
8.6.2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135
8.7 武器装备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方法136
8.7.1 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136
8.7.2 武器装备系统作战效能评估137
8.7.3 武器装备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适用范围137
8.7.4 武器装备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方式138
第9章 信息化战争效能评估140
9.1 快速机动效能评估方法141
9.1.1 输送力评估142
9.1.2 作战空间控制评估144
9.1.3 作战前线推移评估146
9.2 全方位防御的评估方法148
9.2.1 防护力评估148
9.2.2 伪装评估149
9.2.3 机动力评估150
第10章 装备作战仿真的可信度评估152
10.1 概述152
10.1.1 问题的提出152
10.1.2 仿真可信度研究的发展状况152
10.1.3 仿真可信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153
10.1.4 逼真度155
10.1.5 可信度156
10.2 模型的校核、验证和确认(VV&A)157
10.2.1 VV&A的概念157
10.2.2 有关人员及其职责158
10.2.3 VV&A的基本原则158
10.2.4 VV&A的工作过程160
10.3 基于HLA仿真系统的VV&A研究161
10.3.1 基于HLA仿真系统的VV&A开发步骤162
10.3.2 HLA的VV&A研究难点:互操作性和可重用性164
附录 思考题166
参考文献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