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语言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律语言研究
  • 许嘉璐,陈章太主编;王洁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40640650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律语言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法律和语言之间的关系1

一、法的世界肇始于语言2

二、语言是诉讼程序中的可变因素3

三、司法语言的功能变体6

第二节 司法语言的应用研究与相关学科10

一、司法语言研究与应用语言学10

二、司法语言应用与逻辑学11

三、司法语言应用与心理学15

四、司法语言应用与修辞学17

第三节 司法语言研究的对象与方法23

一、司法语言研究的对象23

二、司法语言研究的方法25

第二章 立法语言32

第一节 立法语言概述32

一、法的范围33

二、立法语言的特点34

第二节 立法语言的词语41

一、立法语言词语的构成41

二、立法语言的词语意义46

三、立法语言词语的选用47

第三节 立法语言中的句子51

一、立法语言的句法结构51

二、立法语言的句式选择55

三、立法语言的复句运用56

第三章 法律语体的转换形成61

第一节 诉讼口语的记录转换61

一、诉讼口语转换成笔录语言的制约因素61

二、问答式诉讼口语的记录转换64

三、陈述式诉讼口语的记录转换70

四、辩论式诉讼口语的记录转换72

第二节 法律文书语体形成的语言规范74

一、诉讼口语转换成笔录语言的规范75

二、笔录语言转换成法律文书语言的规范78

三、各类法律文书对同一事物表述的修辞差异84

第三节 诉讼口语记录技能的培养87

一、接收诉讼口语信息和重新组合成记录语言的能力培养88

二、快速书写的能力与方法90

三、阅读卷宗的能力93

四、驾驭语言的能力95

第四章 法律文书的语言修辞98

第一节 法律文书的语体修辞98

一、“法言法语”的运用98

二、惯用句式的选择101

三、文言色彩的痕迹104

第二节 “四字格”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105

一、“四字格”的语言形式105

二、法律文书中“四字格”的类别及特点107

三、“四字格”在法律文书中的修辞作用108

四、法律文书中使用“四字格”存在的问题110

第三节 联合词组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112

一、合说的表达方式112

二、多样的组合形式113

三、联合词组的词序排列114

第五章 询问的语言艺术117

第一节 询问的概念和特点117

一、询问的概念117

二、询问式言语交际的特点118

第二节 询问式言语交际的基本要领119

一、询问言语交际受双方听、说能力的影响119

二、把握证人作证的心理,选择询问方法120

第三节 询问言语链121

一、对可疑人盘问式的询问言语链122

二、考查当事人记忆的询问言语链123

三、民事调解调查取证的询问言语链126

第六章 讯问的语言艺术128

第一节 讯问的语言功能128

一、说服性功能129

二、解释性功能130

三、感化功能132

四、激发功能135

第二节 讯问的言语交际特点137

一、讯问的法律意义137

二、讯问的特点138

三、讯问言语链140

第三节 讯问时提出问题的方法148

一、利用语境因素组织提问的言语链149

二、初审时的探索性发问151

三、查清疑点的定向性发问152

四、无定向探索发问转定向具体发问153

五、暗示性发问154

第七章 调解的语言艺术159

第一节 语言的调解功能159

一、语言有调解功能159

二、调解语言的选用与当事人的心理变通162

第二节 传统文化心理与民俗调解语言165

一、调解制度与传统法律文化165

二、关于“讼”的贬义词170

三、教化息讼与劝释调解171

第三节 法庭调解语言172

一、法庭调解用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172

二、庭外调解语言的特点175

第八章 法庭演说177

第一节 法庭演说概述177

一、法庭演说的概念177

二、法庭演说的分类178

三、法庭演说的特点179

第二节 法庭演说的语境因素184

一、法庭演说者与听众185

二、法庭演说者的素质188

三、法庭演说与案件性质189

第三节 法庭演说的语言修辞191

一、法庭演说语言修辞的题旨与情境191

二、法庭演说中常用的修辞手段194

第九章 论辩的语言艺术211

第一节 先秦诸子的论辩言论211

一、孔子及言语教学212

二、孟子的“知言”说和“类比类推”213

三、墨子与“墨经”216

四、荀子的“谈说之术”219

第二节 论辩语言的特点220

一、论辩概述220

二、论辩式言语交际的三要素222

第三节 论辩常用的证明方法228

一、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228

二、演绎证明和归纳证明231

三、论证的规则232

第四节 论辩常用的反驳方法236

一、反驳的对象236

二、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239

第十章 法庭辩论244

第一节 中外法庭辩论的雏形244

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法庭体修辞244

二、邓析的诡辩及“两可”说250

第二节 法庭辩论语言的特点253

一、陈说事实255

二、交叉询问质证263

第三节 法庭辩论与言语链的组合269

一、转述犯罪事实和情节的言语链269

二、法理分析言语链271

三、证据证明言语链272

四、综合阐述言语链273

第十一章 辩论式审判与律师的辩护艺术277

第一节 辩论式审判的语境因素277

一、言语交际的一般原则278

二、辩论式法庭审判的语境构成因素283

第二节 辩论式审判与律师必备的素质287

一、辩论式审判与应变能力288

二、辩论式审判与“听”、“说”能力293

三、辩论式审判与逻辑思维能力295

第三节 律师辩护的语言艺术299

一、时机与策略300

二、交叉询问与立体思维304

三、言语修辞与法学理论功底307

第十二章 交叉询问的语言艺术311

第一节 交叉询问311

一、交叉询问的概念312

二、交叉询问的问题提出313

第二节 交叉询问的语境构成因素315

一、法律规范315

二、案件性质316

三、询问者的素质316

四、交叉询问双方的“听”、“说”能力317

第三节 交叉询问的方法和技巧318

一、交叉询问的原则319

二、交叉询问的言语表达形式321

三、律师对被告人的交叉询问322

四、律师对证人的交叉询问325

五、公诉人、辩护人交叉询问的不同点329

第十三章 法庭辩论中的诡辩与反诡辩332

第一节 诡辩概说332

一、什么是诡辩332

二、实用诡辩术333

三、诡辩的思想根源及危害性335

四、诡辩的种类336

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诡辩与名篇343

一、邓析的诡辩345

二、惠施的诡辩346

三、庄子的诡辩349

四、公孙龙的诡辩352

第三节 法庭辩论中的诡辩与反诡辩354

一、法庭辩论中常见的诡辩与反诡辩354

二、质证中的诡辩与反诡辩358

附录 关于故意犯罪的定义361

第一节 《刑法》第14条在立法上存在的问题362

第二节 对《刑法》第14条的修改方案372

后记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