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4737581.jpg)
- 陈新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750276118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水产资源-中国-高等学校-教材;渔场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基本概念1
一、渔业资源的概念1
目次1
二、渔场学的概念2
第二节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2
一、学科性质和地位2
二、学科研究内容3
第三节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3
第四节 我国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研究概况4
一、渔业资源生物学7
第五节 国外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研究概况7
二、渔场学9
第六节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研究的重要意义9
第二章 渔业资源的生物学基础11
第一节 种群11
一、研究种群的重要意义11
二、种群的形成和概念11
三、种群结构及其变化规律15
四、种群的鉴定方法19
五、种群数量增长及其调节方式29
六、大黄鱼地理种群划分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31
第二节 年龄和生长34
一、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在渔业上的意义35
二、鳞片、耳石等构造和年龄鉴定36
三、鱼类年龄的研究方法42
四、鱼类的生长及其测定方法46
第三节 鱼类性成熟、繁殖习性与繁殖力53
一、鱼类性别特征及其性成熟53
二、繁殖习性60
三、繁殖力及其测算方法62
第四节 鱼类饵料、食性与丰满度68
一、研究鱼类摄食习性的意义68
二、鱼类的食饵关系与食物链68
三、鱼类摄食的类型71
四、鱼类摄食的特征73
五、鱼类的食物保障74
六、鱼类摄食研究方法77
七、肥满度和含脂量83
第三章 鱼类的集群与洄游86
第一节 鱼类的集群86
一、集群的概念及其类型86
二、集群的一般规律87
三、集群的作用和生物学意义87
四、集群行为机制及其结构89
一、鱼类洄游的概念91
二、鱼类洄游的类型91
第二节 鱼类的洄游91
三、洄游的机制93
四、洄游的生物学意义96
第三节 鱼类洄游的研究方法97
一、渔获物统计分析法97
二、标志放流法98
第四章 海洋环境及其与鱼类行动的关系103
第一节 海洋形态103
一、海洋面积与划分103
二、海底形态104
一、海洋环流的概念及其成因107
第二节 世界海洋中主要海流及其分布107
三、海底地质107
二、上升流与下降流的产生108
三、世界大洋环流和水团分布109
四、各大洋主要海流112
第三节 海洋环境与鱼类行动的关系116
一、研究海洋环境与鱼类行动的意义116
二、水温116
三、海流122
四、盐度125
五、光128
六、溶解氧130
七、气象因素131
八、水深、海底地形和底质134
九、饵料生物136
第五章 渔场学的基本理论141
第一节 渔场、渔期及其渔场类型141
一、渔场的基本概念及其特性141
二、渔场的类型142
三、渔区划分143
四、渔期(渔汛)145
五、渔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45
第二节 渔场形成的一般原理149
一、海流的交汇与变化形成良好的渔场149
二、温盐变化构成了良好的渔场156
三、优良的地形条件可形成良好渔场157
第三节 渔场的分布、评价与变动157
一、渔场的分布157
二、渔场价值的评估160
三、渔场、渔期的变动及其趋势161
第四节 渔场图及其编制方法162
一、渔场图的概念和在渔业生产上的意义162
二、渔场图的种类163
三、渔场图的编制原则、内容和方法166
四、编制渔场图的程序167
二、渔情预报的类型和内容169
一、渔情预报的基本概念169
第一节 渔情预报概述169
第六章 渔情预报基本原理及其方法169
三、渔情预报的基本原理及其流程172
第二节 掌握中心渔场的基本方法175
一、鱼类生物学及其行动状态175
二、外界环境条件177
三、仪器侦察179
第三节 海况分析和预报180
一、海况分析180
二、海况预测及其方法181
三、资料处理方法184
一、预报的指标及其筛选方法185
第四节 渔情预报技术与方法185
二、渔情预报的方法188
第五节 渔情预报实例分析192
一、带鱼192
二、蓝点马鲛195
三、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情预报197
四、东海鲐鯵鱼201
五、中西太平洋鲣鱼206
六、北太平洋柔鱼209
第六节 国内外渔情预报研究情况212
一、美国渔情预报研究情况212
二、日本渔情预报服务中心213
三、我国台湾省水产试验研究所215
四、我国大陆渔情预报研究状况215
第七章 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及其渔场概况219
第一节 中国海洋渔场环境特征219
一、总体概况219
二、地貌和底质220
三、水文条件224
四、饵料生物分布232
第二节 中国海洋渔场概况及其种类组成242
一、渤、黄海渔场分布概况及其种类组成242
二、东海渔场分布概况及其种类组成244
三、南海渔场分布概况及其种类组成247
第三节 中国近海重要经济种类的资源与渔场分布250
一、主要中上层鱼类250
二、主要底层鱼类260
三、中国对虾265
第四节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266
一、黄、渤海266
二、东海267
三、南海北部269
第八章 世界海洋渔业渔场及其资源概况272
第一节 世界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及其潜力272
一、世界海洋渔业发展现状272
二、全球海洋生物资源潜力274
第二节 各海区海洋渔业发展状况275
一、太平洋海域275
二、大西洋海域280
三、地中海和黑海284
四、印度洋284
五、南极海285
第三节 世界主要种类资源及其渔场286
一、鳕鱼类286
二、金枪鱼类289
三、各大洋金枪鱼渔场分布状况305
四、中上层鱼类306
五、头足类310
六、南极磷虾313
第九章 全球环境的变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317
第一节 厄尔尼诺与渔业的关系317
一、厄尔尼诺、拉尼娜及ENSO基本概念317
二、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318
三、厄尔尼诺现象对渔业的影响319
第二节 富营养化与渔业关系321
第三节 全球温暖化和气候异常与渔业的关系323
一、全球温暖化与渔业的关系323
二、气候异常与渔业的关系及其预测324
第四节 臭氧层与渔业的关系326
第一节 渔业资源调查的重要意义及主要内容329
一、渔业资源调查的重要意义329
二、渔业资源调查的目的与基本类型329
第十章 渔业资源与渔场的调查方法329
三、渔业资源调查工作的组织与实施330
第二节 海洋环境调查332
一、海洋调查系统的构成332
二、海洋水文观测的分类及内容335
三、海洋水文气象调查方法336
一、初级生产力的测定350
二、海洋微生物调查350
第三节 海洋生物调查350
三、浮游生物调查351
四、底栖生物调查352
第四节 鱼类资源调查353
一、调查前的准备工作354
二、海上调查工作354
三、资料整理与调查报告撰写355
第十一章 渔业资源生物学与渔场学实验359
实验一 鱼类生物学测定359
实验二 鱼类种群测定362
实验三 鳞片的年轮特征365
实验四 耳石、骨片和鳍条的年轮特征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