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30年重大变革 中国1979-2008年职业教育要事概录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30年重大变革 中国1979-2008年职业教育要事概录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0392287.jpg)
- 杨金土主编;翟海魂,刁哲君,张志增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5361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95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30年重大变革 中国1979-2008年职业教育要事概录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卷465
第四篇 高等职业教育465
第一章 综合465
第一节 法规、方针和政策465
党中央决定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465
国务院规定高专、高职院校设置标准465
何东昌为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题词466
国家重申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466
国家提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三改一补”方针466
国家确立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467
国家教委提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24字”原则467
李岚清指示要防止刮起新建高职风468
国家教委进一步规范高职院校的设置标准468
有关部委对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468
教育部、国家计委明确高职教育的实施机构,提出“三不一高”政策469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高职教育提出新要求469
国家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69
教育部提出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原则470
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471
教育部启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471
教育部加强高职高专教材建设472
教育部发文要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472
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在高职(大专)毕业生中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工程472
教育部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473
教育部公布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473
教育部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474
教育部提出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474
教育部和财政部颁布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管理办法474
第二节 领导与管理475
国家教委成立高职协调小组475
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教统归高教司管理475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成立475
教育部具体负责新设高职院校的审核批复工作476
教育部组建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476
第三节 重要活动477
国家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大体范围477
中国职业大学教育研究会更名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477
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成立478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成立478
张孝文、王明达考察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478
中国高职研究会决定建立三个委员会479
中国高职研究会举行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479
王明达谈高职教育主要特点479
李岚清两次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题词480
中国高职研究会更换会长单位480
张天保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480
周远清听取高职研究会专题汇报481
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在深圳举行481
海峡两岸四校联办的高职教育研讨会连续举行481
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482
首批高职高专教改项目计划正式启动483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在深圳召开483
江泽民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建校40周年题词483
教育部开展全国高职高专师资队伍专题调研483
教育部启动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484
全国高职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启动484
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产学研结合研讨会在宁波召开485
25所职业技术学院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485
教育部在湖南省永州市召开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485
教育部确定第一批国家高职高专精品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486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成立489
教育部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工作489
教育部启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489
两部门联合实施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490
教育部试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490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成立491
“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491
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举办第九次学术年会491
教育部召开第二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491
教育部召开第三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492
陈至立强调高职院校要有好布局492
教育部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492
“中国(上海)高技能人才实训中心”揭牌成立493
周济考察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493
25名高职院校校长获首届“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殊荣493
高职高专院校获39项教学成果奖494
教育部开展两年制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494
中国高职研究会召开第七届全体理事会494
高职联合革新计划——高职教师教育与培训项目启动494
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全面启动495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召开497
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单位公布497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一周年成果展举办499
各级财政支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499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一周年论坛在北京召开500
2008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单位公布500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两周年专业改革成果展举办502
第四节 学术研究503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出版503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探索》出版503
高中后教育研究获得良好成果503
“上海职教论坛”发表首篇论文504
中国工程院两次进行工程教育研究504
“上海职教论坛”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五个基本特征505
教育部高教司提出高职教育的六个共性505
教育部高教司提出高职高专教育的六项基本特征505
何东昌为《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一书作序506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完成两项重要的专题研究506
高职与大专发展问题的调研项目完成507
教育部系统部署高职高专教育产学合作研究与实践507
高职教育研究会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调研507
教育部开展两年制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508
第二章 职业大学509
第一节 方针政策509
世界银行贷款支持职业大学建设509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提出职业大学不宜分流509
国家决定积极推进现有职业大学的改革510
国家教委发文推动职业大学改革和建设510
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510
第二节 重要活动511
我国第一所职业大学诞生511
全国职业大学第一次校际协作会议举行512
全国职业大学区域校际协作活动相继展开513
职业大学联络站向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汇报情况513
中国职业大学教育研究会成立513
《中国教育报》报道职业大学办学成就514
中国职业大学教育研究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举行514
职业大学开始与国外有关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关系515
《高等职业教育》创刊发行515
国家教委对世行贷款短大项目毕业生追踪调查515
《人民画报》介绍金陵职业大学516
职业大学教师代表出席全国高等学校教书育人座谈会516
李岚清为江汉大学建校十五周年题词516
周远清考察鹭江大学517
第三章 高等专科教育518
第一节 改革与发展历程518
教育部、卫生部召开座谈会提出调整高等医学专科教育的意见518
国家第六个五年计划提出提高专科比重的要求518
国务院要求多办一些专科519
高等农林专科教育座谈会召开520
建立高等专科学校审批权重归国家教委520
党中央提出着重加快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520
国家教委和卫生部重新认定高等医药专科教育的现实作用521
国家教委对高等专科教育进行系统调研和评价522
全国专科教育工作座谈会研讨专科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522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523
第四次全国高教会议对高专教育提出新要求525
中共中央强调要大力加强和发展地区性的专科教育525
三部委联合提出高等农林专科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525
国家提出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发展高职教育的要求526
全国高等工程专科学校校长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526
国家教委重申本科院校举办专科专业的规范化要求528
国家提出高等专科学校逐步划转为省级管理528
国家教委启动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建设528
国家教委推动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531
国家教委提出专科文科教育改革的意见53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专科教育的学业标准和修业年限532
国家进一步明确部分高等专科学校调整为职业技术学院532
国家规定办学不允许超越原规定的层次532
国家决定大部分高等专科教育的权力及责任交给省级人民政府533
第二节 专业、教学、师资533
部分部委和省市组织专科教育调研工作533
南京机械专科学校率先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533
高等农林专科教育分两种类型提出人才培养基本规格534
国家教委组织农林专科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工作534
国家要求高等专科学校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535
国家教委组织研讨和印发高等医药专科教育的四个教学文件535
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率先探索产学合作教育535
国家教委连续发文要求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536
国家教委组织高等工程专科基础课程建设工作536
国家教委规定高等工程专科的培养目标和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537
国家教委组织制定“八五”期间高专教材建设规划537
高等专科学校积极参加产学合作教育试点工作537
国家教委启动高等工程专科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538
国家教委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工程专科基本专业目录》538
高等工程专科产学合作教育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举行539
国家教委组织高等工程专科校内实习教学评估工作539
三部委联合修订农林专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539
高等专科学校参加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计划540
教育部提出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师资队伍结构要求540
国家教委组织修订高等工程专科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540
教育部推动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发展高职的教改试点541
中德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与发展趋势研讨会在杭州召开541
教育部公布高等工程专科专业教改试点工作评估验收结果541
第三节 学生管理、招生与就业544
教育部对高专学生学籍管理不同时期作出不同规定544
高等专科学校试行招生分配制度改革544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和贷款制度545
高等专科学校试行双向选择的预分配制度546
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制度逐步完善546
高等农林专科学校试招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生547
国家教委纠正一些地区计划之外扩招大专生的问题547
国家推进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547
高等农林专科学校实践生招生、对口招生工作的规范化548
国家高度重视高教改革过程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548
第四节 教育教学研究团体与成果549
全国高等农林专科教育研究协作组成立549
专科学校44项教学成果获首届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49
国家教委组织研究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结构改革550
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特色探讨活动深入推进551
国家教委提出高等工程专科专业教改的基本思路552
高等工程专科教改咨询评议委员会成立552
专科学校25项教学成果获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53
《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研究》创刊553
国家教委成立普通高等工程专科基础课程教学委员会554
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554
专科学校部分教学成果获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55
第四章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556
第一节 国家教委部署试办556
教育部提出可试办五年制技术专科学校556
集美航海专科学校招收第一届五年制专科班556
试办“四五套办”形式的五年制技术专科教育556
国家教委部署试办五年制高职班557
国家教委发文扩大五年制高职班试点557
第二节 协作组织及其主要活动558
五年制高职班试点校举行第一次例会558
全国五年制高职教育学校协作会成立558
五年制高职教育学校协作会相继成立各项工作指导委员会559
全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研讨会召开559
五年制高职教育学校协作会组织编制五年制高职课程基本要求559
五年制高职第一套公共课国家规划教材出版559
第三节 综合560
五年制高职教育成果展示会在沪举办560
媒体关注五年制高职的毕业生质量560
教育部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560
教育部变更五年制高职的综合管理部门561
教育部提出办好五年制高职的几点意见561
社会重视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内在优势562
第五章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563
第一节 开创性探索实践563
中华社会大学在北京成立563
北京海淀走读大学诞生563
《光明日报》等媒体力推民办高等学校564
20世纪末成批建立民办高校564
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分批批准部分民办高职升格565
第二节 政策支持与法规建设565
党中央国务院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高等职业教育565
国家教委发布《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565
国家重申对民办高职教育的鼓励政策5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民办高校教学自主权566
上海市连续出台对民办高校的支持政策566
第三节 民间组织与活动567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成立567
第一个民间的民办高校教育券计划设立567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峰会在北京举行567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成立并拟组建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568
第六章 成人高等教育570
第一节 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570
国家开展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的审批备案工作570
职工大学教学工作座谈会召开570
《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学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印发571
成人高校试办高等职业教育571
成人高校开展招收“三生”试点工作571
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协作组成立572
成人高等学校举办“二学历”与试办“双招”572
国家教委开展各类成人高等学校评估工作573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由指导性计划管理向严格的计划管理转变573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成人高等学校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573
国家教委制定成人高校招生部分免试录取的相关规定574
第二节 函授教育和夜大学574
补发“文革”前函授、夜大学学员学历证书574
国务院批转《关于大力发展高等学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意见》574
教育部开展授予函授、夜大学学士学位试点工作575
全国高等函授教育工作会议召开575
国家教委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暂行工作条例》575
高等学校试办函授、夜大学专科起点本科班576
国家教委下放普通高等学校函授、夜大学专科教育审批权限576
全国开展普通高校函授、夜大学教育评估工作576
第三节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及远程教育577
国务院批示要求努力把广播电视大学办好577
广播电视大学举行开学典礼577
广播电视大学举行首届毕业生典礼578
广播电视大学开始招收参加普通高考高中毕业生578
纪念邓小平同志批准广播电视大学成立15周年座谈会召开578
广播电视大学试招高等专科“注册视听生”579
广播电视大学试行“专升本”教育试点579
中央电大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58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西藏学院成立580
教育部加强网络教育质量监管580
中央电大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581
中央电大开展残疾人远程教育581
中央电大启动“西部地区百所县级电大援助计划”582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通过教育部评估582
第四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582
国家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582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成立583
国家积极推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583
国务院颁布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584
国家教委要求稳定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584
国家教委决定自学考试进一步开放585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2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585
全国考办修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585
第五节 综合585
各类成人高等学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585
试办成人高等教育非师范类专科起点本科班586
国家提出了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决定586
国家教委开展电视、函授、自学考试三结合开放教育试点工作587
成人高等教育试行《专业证书》制度587
国家教委对成人高等教育进行治理整顿588
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召开588
国家加强成人高等教育非师范类专科起点本科班招生管理589
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589
国家教委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的管理589
成人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百门课程教材建设工程启动590
第七章 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598
第一节 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的试办598
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有了法律政策依据598
全国首个专门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二级学院成立598
本科院校承担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599
全国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协作会成立599
第二节 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600
清华大学创办应用技术学院600
教育部要求加强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600
10所本科院校的高等职业学院被评为第一批示范性职技学院建设单位601
本科院校9个专业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高职高专精品专业建设项目601
教育部组织开展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规范化管理研究601
全国部分重点大学技术(职业)教育专题研讨会在重庆举办602
14所本科院校被批准首批试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602
部分研究型大学停办高等职业教育603
教育部组织开展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的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603
教育部开展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情况调研604
第五篇 中等职业教育607
第一章 综合管理607
第一节 宏观政策607
中共中央决定改革中等教育制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607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607
国务院要求增加农村农业高中和其他职业学校数量,不拘一格办学608
国家四部委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对改革城市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领导608
中共中央提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609
国家四部委要求加强中等职业教育609
国家有关部门要求把工读学校逐步办成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学校610
“燎原计划”要求项目所在县努力办好一二所综合性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成人学校610
国家要求加强规范化建设,集中力量办好起示范和骨干作用的职业学校61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611
中央决定逐步扩大中专技校委托培养和自费生比重,逐步实行“自主择业”611
国务院要求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加强骨干学校建设612
《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描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蓝图6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强调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点613
国家教委要求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613
国家三部委要求加强骨干学校建设、规范学制、推进招生收费并轨614
国务院调整部门所属职业学校管理体制614
中央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615
教育部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615
国务院提出“十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616
国务院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616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以促进就业为目标,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改革617
国家七部委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扩大规模办出特色617
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印发618
国务院提出“十一五”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618
教育部要求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奖学金制度619
国家助学金资助中职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19
“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三大重点之一620
党中央提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620
第二节 重大举措621
教育部要求有计划地培养职业学校专业课师资621
教育部推广辽宁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经验621
国家在部分普通高等学校举办中等学校教师本科班和专科班622
国家教委在苏州等6市开展“双元制”职教模式试点622
国家教委要求建立健全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系统622
上海市建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数据库623
国家对农、林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提出要求623
国家教委动员农林中专和农村职业中学做好科技兴农工作624
国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进职业学校建设624
国家使用农业贷款支持涉农的职业学校发展625
国家教委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625
国家四部委颁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收取学费的暂行规定》626
中国人民银行设职教专项贷款支持校办厂及生产实习基地建设626
国家教委要求少数民族地区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骨干建立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627
国家三部委要求加强农、林类中职学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627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职业技术教育教材规划工作的意见》628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建立两级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审定组织的意见》628
国家五部委要求企业继续办好职业、技术学校和成人学校629
国家教委要求在成人专科起点本科班中安排一定指标用于中职教师的学历进修629
国家教委、财政部明确职教师资班学生享受师范生待遇629
农业部、国家教委印发高等农业院校对口招收农业类中职优秀毕业生暂行办法629
国家教委、农业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630
国家教委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学历要求631
国家教委在高职院校试点招收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631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631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印发634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每年招收千名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634
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2000年招生工作的明传电报635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意见》印发635
全国中等职教师资工作会议召开635
教育部取消中专招生计划指标限制636
教育部要求加大调整改革力度、做大做强职业教育636
教育部要求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教育与培训637
教育部提出“十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目标637
国家三部委鼓励企业兴办职业学校638
教育部对东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办学跨省招生事宜作出安排638
教育部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的培训工作638
国家三部委推进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639
教育部启动“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639
340多所职业学校成为首批“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示范性基地640
国家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计划640
教育部要求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扩招100万640
教育部要求各地统筹管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641
中央财政设立实训基地奖励专项资金641
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扩招100万641
教育部要求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642
国家编制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642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印发643
教育部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643
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644
教育部明确“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重点644
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645
教育部、财政部启动重点专业师资培养培训方案、课程和教材开发项目645
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项目646
教育部要求把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646
国家三部委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647
第三节 重要活动与事件647
联邦德国巴伐利亚州援建的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落户南京647
香港华夏基金会资助农村职教发展项目648
国家教委召开委属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研讨会648
全国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建议理顺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648
国家教委决定将职教师资培训工作重点转向专业课教师649
国家教委就社会力量办学管理体制问题作出批复649
国家教委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状况进行抽样调查650
上海市全面启动深化中职课程改革行动计划650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会议在山东烟台举行651
教育部公布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名单651
吉林省、四川省实施“职教移民”项目,加强企校联合培训651
教育部公布首批960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652
教育部职成教司要求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信息服务网站建设652
行指委研究制订中职学校83个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改革方案653
教育部启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项目653
教育部审定2001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654
教育部实施现代远程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资源建设项目654
全国中职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专家指导小组成立655
全国中职教材审定委员会成立656
浙江省长兴县试行职业教育券制度656
教育部启动中职国家规划教材配套多媒体课件开发工作656
教育部职成教司在长春市举办全国首届职业教育成果展示会657
中等职业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抗击“非典”657
香港华夏基金会2003—2004年度资助内地职业教育项目启动657
辽宁省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系列中增设正高级职务658
教育部召开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经验交流会659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经验交流会举行659
河南省成立9大省级职教集团659
首届长三角中职学校校长论坛举行660
教育部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定纳入常规工作660
教育部把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大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660
75名中职校长获首届“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殊荣661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建议理顺技工学校管理体制661
158所中等职业学校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662
教育部决定在107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662
上海市推出中等职业学校12个专业教学标准663
教育部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工作663
云南省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三特”计划663
教育部通报桂林市舞蹈中等职业学校违规办学事件及其处理情况664
教育部禁止学校非法组织或介绍未成年学生外出务工664
全国中职公共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启动665
教育部就四川等地震灾区中职学校复学复课、就业援助和招生工作作出安排665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正式运行666
第四节 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改革666
国家调整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的粮食定量和教学工作(运动)服装供应标准666
国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三结合”就业政策667
国家教委要求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干部和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667
国家教委颁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道德教学大纲(试用)》668
国家教委调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课程设置668
国家三部委颁布《中等职业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668
国家教委要求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669
中职在职教师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669
国家教委就加强中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意见669
国家教委印发《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671
国家教委制定《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与《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检查评估细则671
“跨世纪园丁工程”中职骨干教师和校长国家级培训启动672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印发672
教育部提出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672
教育部颁发部分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大纲673
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673
教育部颁布2001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试行)674
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674
教育部在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试点工作675
教育部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676
教育部要求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676
《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印发677
教育部要求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工作678
教育部全面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产教结合678
教育部颁布2004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679
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679
教育部要求在中等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680
教育部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使用680
教育部确定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680
数控技术应用等四个专业实训基地设备基本配置推荐标准印发680
教育部印发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681
教育部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681
《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印发682
第二章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683
第一节 体制改革683
全国中等专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683
教育部明确中等专业学校是培养中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学校683
教育部明确中等专业学校一般应为县团级单位684
中等专业学校开始建立学校基金制度684
教育部等再次重申中等专业学校一般不要戴帽改办大专院校685
教育部要求政企分开后妥善处理好中等专业学校的从属关系685
《中等专业学校教职工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发布685
《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人员编制标准(试行)》发布686
国家教委明确中等专业学校继续推行校长负责制687
全国普通中等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会议在株洲召开688
中等专业学校开始进行工资制度改革688
国家教委同意电力中专学校进行教育改革试点689
《关于普通中等专业教育(不含中师)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印发689
教育部强调在中等专业学校管理体制调整中防止教育资源流失690
第二节 教育教学改革690
《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暂行规定》颁布690
教育部提出中专学校工科专业二年制教学计划的安排意见691
《关于修订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目录的通知》印发691
中等专业学校、盲聋哑学校开始试行班主任津贴制度692
教育部委托江苏省高教局编写中等专业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692
《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守则(试行)》颁布692
《关于加强中等专业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印发693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专业学校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意见》印发693
全国中等农业教育改革现场会召开694
全国中专教材规划会议召开694
全国中等专业学校十二门学科课程组成立695
《关于制定和修订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四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试行)》印发696
国家对出版中等专业学校教材实行定额补贴696
国家教委要求改革中专中师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工作697
全国中专教改座谈会在北戴河召开698
卫生部等规范中等卫生学校与医院联合办学培养护士的做法698
全国中等专业学校美育座谈会在九江召开699
国家教委组聘第二届全国中等专业学校课程组699
中等专业学校《美育基础知识》等三个教学大纲审定会召开699
国家教委颁布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第三轮教学大纲700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目录》发布700
国家教委制定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701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发布701
第三节 招生就业702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九年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702
教育部对1980年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提出补充意见702
国务院同意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进行统一调剂703
中等专业学校开始举办干部培训班703
国务院提高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定级工资水平704
教育部等制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生产实习经费开支办法704
农业中专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招生分配方法705
教育部对1983年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作出新规定705
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对朝鲜、蒙古华侨青年回国报考中等专业学校作出安排705
教育部扩大1983年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计划706
原半工半读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学历工资等问题得到落实706
中等专业学校开始举办干部、职工中专班707
农牧渔业部、教育部重申农业中专招收不包分配班要纳入国家招生计划708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开始招收委托培养生708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在全国试行708
国家教委要求及早安排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高等学校进修709
国家教委部署1986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709
国家教委重申中等专业学校的学制问题710
中共中央要求45岁以下初中文化水平的干部必须接受中专教育710
国家教委等强调做好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残疾青年考生工作711
《编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跨省招生计划的试行办法》印发711
国家教委制定《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暂行规定》711
农牧渔业部等八部委制定农业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农村青年不包分配班的若干规定712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开始招收自费生712
国家教委对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计划管理提出要求713
国家教委对违规招生的学校作出严肃处理713
教育部等四部委要求做好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残疾考生和残疾学生毕业分配工作714
国家建立健全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制度714
全国中专改革招生分配制度为科教兴农服务座谈会在嘉兴召开715
嘉兴农校改革招生分配制度为科教兴农服务的经验在全国推广715
部分省份中等林业学校开始招收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入学717
国家教委明确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责任部门717
中医药学校开办农村青年不包分配班试点718
国家教委提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和就业制度改革意见718
普通中等农业学校招收乡镇农业推广机构中有实践经验人员入学719
成都航空工业学校等10所中等专业学校试办五年制高职班720
文化部、国家教委制定《普通中等专业艺术学校招生暂行规定》720
普通中等水利学校可以招收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接受学历教育721
国家教委就1996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提出要求721
大连海运学校等8所中等专业学校开始举办五年制高职班722
国家教委印发《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的意见》722
国家教委部署1997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723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全面进行招生并轨改革723
《关于做好一九九八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印发724
第四节 学校建设与管理724
《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工作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724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开始评定职称725
《关于确定和办好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的意见》印发725
中等专业学校选派教师到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进修726
教育部发布《关于中等专业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工作的几点意见》726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转入经常化、制度化726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及《实施意见》印发727
国家教委等强调政企分开后中等专业学校的经费渠道不能改变728
国家教委强调不应占用中专学校来办其他层次的院校728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设置暂行办法》颁布729
《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试行)》发布730
国家教委布置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评估工作732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发布733
《关于开展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评估工作的几点说明》印发733
全国农业中专改革建设发展会议在昆明召开734
《关于评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通知》印发734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首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736
国家教委公布249所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名单736
国家教委加强中等专业学校举办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班和高等职业技术班试点的管理工作736
《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设置标准(试行)》颁布737
《中等艺术学校设置标准(试行)》颁布737
第三章 职业高级中学740
第一节 创办与推广740
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740
国家明确职业高中类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740
教育部和国家劳动总局明确职业高中的开办和审批权限741
教育部推广山东省加速发展农业技术教育的做法741
中央财政追加职业教育开办补助费741
部分省试办职业中专742
国家明确职业高中毕业生的使用和工资待遇742
国家教委明确二年制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工资待遇743
第一所县级职教中心在河北省获鹿县创办743
国家教委转发青岛市发展职业高中的三项措施744
河北省按照省级重点中学校长规格配备县级职教中心常务副校长744
河北省“八五”末每县建成一所职教中心在全国作出示范744
全国骨干职业技术学校(中心)建设工作研讨会召开745
国家七部委要求每个县要重点办好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745
第二节 学校建设与管理745
《关于职业中学经费问题的补充规定》印发745
国家教委就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职务聘任提出补充意见747
国家教委开始评估认定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748
《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的标准》发布748
国家教委认定首批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749
《职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颁发749
国家教委认定第二批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749
国家教委制定《全国职业中学校长主要职责及岗位要求(试行)》750
《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标准》颁发750
财政部、国家教委决定对中央职业技术教育补助专款实施项目管理750
国家教委决定开展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评估认定工作751
国家教委认定经复评合格的909所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751
国家教委审批认定296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751
国家教委建立职业中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752
教育部调整认定首批500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752
国家重点支持建设起示范作用的骨干县级职教中心753
第三节 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753
《关于制订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印发试行753
国家教委开始审定研讨职业高中的部分教学计划754
国家教委修订职业高级中学的培养目标754
国家教委对应届职业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作出规定754
国家教委颁发职业高中部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器材配备目录(试行)755
国家教委对职业高中实行五天工作制后的教学时间安排作出规定755
职业高中教材建设“八五”选题规划13个专业180种配套教材出版发行756
教育部决定制订职业高中专业目录756
教育部职成教司强调职业高中培养人才以就业为主757
教育部同意在部分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实验综合课程教育757
第四节 重要活动与事件757
中德合作建立平度“双元制”农业职业培训中心757
国家教委委托河北省教委举办农村职业学校校长培训班758
全国职业高中车、钳工技能比赛举行758
全国职业高中“浪潮杯”微机应用比赛暨夏令营活动举办759
北京劲松职业高中146名西餐专业学生赴德国进行培训759
职业中学参加首届中国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759
国家教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农村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760
中德唐山农村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实施760
高碑店“还我职中”事件761
职业高中培养出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冠军761
职业高中学生首次入选“全国十佳中学生”761
全国县级职教中心改革发展座谈会召开762
第四章 技工学校764
第一节 发展政策和管理体制764
国家劳动总局颁发技工学校工作条例(试行)764
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劳动总局明确三年调整时期技工学校工作的基本方针765
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要求积极发展和办好技工学校765
劳动人事部颁发《关于不得随意改变技工学校性质的通知》765
劳动人事部推动技工学校全面改革、增强活力766
技工学校实行结构工资制766
劳动人事部颁发《技工学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标准暂行规定》767
劳动人事部、国家教委联合颁发《技工学校工作条例》767
劳动部关于技工学校审批权限问题的复函768
高级技工学校在山东试办成功,劳动部决定扩大试点768
劳动部建立技工学校评估制度769
劳动部制定《技工学校校长任职要求(试行)》769
劳动部明确就业训练中心和技工学校不属于社会力量办学770
劳动部发布《关于深化技工学校教育改革的决定》770
电力工业部尝试中专、技校一体化办学771
劳动部明确技工学校不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学历教育771
劳动部在技工学校进行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建设试点771
劳动部、国家计划委员会统筹规划高级技工学校发展772
劳动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技工学校管理的通知》772
劳动部制定《技工学校“九五”时期改革与发展实施计划》773
苏州成立企业技工学校教育联合集团773
劳动部发布《技工学校教育督导评估暂行规定》774
机械部等九部门所属技工学校划转地方管理774
五个军工总公司所属技工学校教育业务归口地方管理77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聘任首批技工学校国家级督导员775
国务院调整各组成部门(单位)所属技工学校管理体制775
实行劳动预备制培训登记报名与技工学校招生相结合776
全国技工学校改革经验交流活动举办77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技工学校贯彻16字方针的配套措施777
全国技工学校改革发展经验交流会召开778
高级技校和技师学院纳入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778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再次强调技工学校管理体制问题778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779
第二节 教学改革780
《关于加强技工学校生产实习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印发780
国家劳动部门加强机械类技工通用教材建设780
《技工学校工作条例》明确教学管理要求781
《关于进一步加强技工学校生产实习教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意见》印发782
劳动部颁发《技工学校专业目录》783
全国职业培训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78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要求加强技校公共课教学管理和规范教材使用784
高级技工学校专业目录和教学计划(试行)印发78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开展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教材实验工作785
全国职业培训教材工作会议暨教材工作委员会年会召开78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展首次全国技工学校技能竞赛活动78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加强技工学校生产实习教学管理786
职业培训教材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78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787
第三节 德育和学生工作787
国家劳动总局提高技工学校学生助学金标准787
国家劳动总局颁发《技工学校学生守则(试行)》787
国家劳动总局颁发《技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暂行规定(试行)》788
技工学校试行班主任津贴788
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就技工学校助学金使用办法提出改革意见788
国家增加技工学校学生临时困难补助费789
《技工学校工作条例》明确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和学生管理制度789
劳动部要求进一步加强技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789
劳动部印发《技工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790
劳动部要求技工学校建立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790
职业指导列为技校学生必修课79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范德育课教材使用791
技工学校无工资收入学生列入购火车票使用优惠卡范围792
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办法出台792
第四节 招生就业792
有关部门制定和调整技工学校招生体检标准792
劳动人事部印发《关于改革技工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等问题的意见》793
技工学校招生照顾归侨学生及归侨子女793
劳动人事部明确在职工人经技工学校培训后的待遇794
国家教育委员会、劳动人事部对技工学校毕业生学历问题作出规定794
水利电力部颁发技工学校学生预分配办法794
技工学校毕业生当工人后实行劳动合同制795
劳动部印发《技工学校招生规定》795
技工学校招生考试增加职业能力测试科目796
技工学校在山东试点招收农业户口学生796
技工学校毕(结)业生实行职业技能鉴定797
全国范围启动“技校宣传周”活动797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技工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作出部署797
第五节 师资队伍建设798
国务院批准增设四所技工师范学院798
技工学校进行教师职称试点798
有关部门明确技工学校确定与提升讲师、副教授职称评定权限799
技工学校试行教师职务聘任制799
劳动人事部决定提高部分优秀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工资待遇799
劳动部提出“八五”期间技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措施800
劳动部明确“九五”期间技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任务和措施801
技工学校教师进行上岗资格证认定80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加强职业培训教师队伍建设80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改变教师上岗资格认定工作方式802
江苏省开展技工学校教授级高级讲师评聘工作803
第六节 学校建设803
1979年技工学校试行新的经费管理和开支标准803
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修订技工学校经费管理和开支标准804
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发文解决技工学校教学仪器供应问题804
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加强技工学校基建计划和生产计划管理工作805
技工学校建立学校基金制度805
劳动部公布《省(部)重点技工学校标准》806
劳动部印发《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工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试行)》806
劳动部、财政部调整技工学校经费标准808
劳动部制(修)订国家重点技工学校标准809
劳动部发布《关于技工学校收费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809
国家劳动部门制订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810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进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贯标工作811
国债资金助推技工学校发展81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范技师学院设立条件813
技工学校新建规划研讨会召开813
第五章 成人中专816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成立816
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普遍提高职工文化技术水平816
教育部颁布《县办农民技术学校暂行办法》817
国务院批转《关于举办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试行办法》817
国家要求积极举办职工中等专业教育,有计划地培养后备专业、技术力量818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开始职称评定工作818
《关于加强干部中等专业教育的意见》印发819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暂行条例》发布819
成人中专逐步实行专业证书制度821
《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指明成人中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821
山西省提出对成人大、中专学校进行宏观结构改革823
国家三部委联合颁布《关于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暂行规定》823
国家机械委推进职工中专教育工作824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进行管理体制改革824
全国成人中专教育改革座谈会举行825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改革招生制度825
国家推动成人中专办学的侧重点向岗位培训转移826
《关于制订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试行)》印发826
国家教育委员会开展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评估工作827
农村成人学校人口教育项目开始实施827
国家大力发展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828
国家教委表彰成人教育先进单位828
国家教委放宽成人中专招生范围,简化招生办法829
1993年修订的《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要求积极办好农村文化技术学校829
中国成教协会成人中专委员会成立830
《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中等专业教育的意见》印发830
国家教委对成人中专政治课教学进行改革830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岗位规范(试行)》印发831
国家决定在全国中等农业学校举办乡镇及村级干部中专班831
国家教委开展评选省、部级示范性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工作831
国家教委要求加强对成人中专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的管理工作832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若干意见》印发833
教育部组织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833
第六篇 职业培训837
第一章 职业培训837
第一节 综合837
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职工教育的基本要求837
劳动人事部加强职业培训教研室工作837
国家提出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制度838
司法部、教育部、劳动人事部要求加强对劳改、劳教人员的文化技术教育838
劳动人事部与民建中央、全国工商联合作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工作839
国家提出把开展岗位培训作为成人教育的重点839
国务院转发《关于从工人、农民及其他劳动者中选拔和培养各种技术人才的意见》839
劳动部试行《职业技术培训教师专业证书》制度840
劳动部要求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师资队伍建设840
劳动部召开全国培训工作会议841
劳动部举办全国工人职业技能培训研修班841
劳动部提出“大劳动”、“大培训”观念841
职业培训政策与立法国际研讨会召开842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职业培训目标8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确立职业培训的法律地位842
劳动部召开全国职业培训优秀教师和工作者表彰大会843
全国职业培训工作会议提出职业培训改革新思路843
劳动部要求规范职业培训实体管理843
国家制定岗位培训教材编写原则843
共青团中央、劳动部提出促进青年就业新举措844
中央提出强化企业管理人员培训844
中韩职业培训合作项目启动845
劳动部提出“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84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加强职业培训教材建设845
《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改革工作规划(1999—2001)》出台846
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召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座谈会846
国家三部委要求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847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三年三千种职业培训教材开发计划847
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启动848
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启动848
国家九部委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849
五部委联合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849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开展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试点850
《国家高技能人才东部地区培训工程方案》出台850
人事部决定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850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订“5+1”培训计划851
国家推行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85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强调从五个环节抓好职业培训教材建设852
《2006—2010年职业培训教材建设规划》公布852
第二节 就业与再就业培训852
中央提出建立和健全劳动服务公司机构852
国务院要求扩大就业训练规模,提高待业人员素质853
国家五部门对就业训练经费作出规定853
国家要求加强就业服务做好转业和就业训练853
劳动部要求积极开展待业青年转业训练854
国家正式实施再就业工程854
劳动部召开全国就业工作会议854
“巾帼创业”活动全面启动855
实施再就业工程现场会在济南召开855
1999年全国培训就业工作座谈会强调着力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85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实施第二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85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实施就业能力提升计划85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2005年就业再就业专项计划》857
国家出台对就业困难对象的职业培训优惠政策857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858
对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职工实施一次免费培训就业服务858
第三节 职工培训858
职工教育被重新纳入国家发展计划858
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职工业余教育工作座谈会859
教育部召开全国职工教育工作会议859
《关于进一步搞好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印发860
邓小平号召干部加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学习860
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成立860
中央要求将职工教育纳入经济工作86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861
“六五”期间对青壮年职工进行文化技术补课861
国务院召开全国职工教育工作会议862
国家规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和开支范围862
国家劳动总局要求加强和改进学徒培训工作863
《关于加强职工教育机构的通知》印发863
教育部提出加强职工教育工作三项措施863
国务院要求将全员培训作为企业整顿的重要内容864
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成立864
《关于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意见》印发865
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成立865
全国工人技术业务培训工作座谈会召开866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技术工人也是人才》866
《关于“七五”期间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意见》印发866
国家经济委员会等部门出台加强企业班组长培训工作的意见867
《关于加强企业高级工培训工作的意见》印发867
在职人员岗位培训纳入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考核868
中华全国总工会强调岗位培训应作为工会参与职工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868
劳动部召开学徒培训制度改革座谈会869
劳动部印发《关于开展工人岗位培训工作的意见》869
劳动部要求加强劳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870
劳动部要求重点抓好班组长、技术骨干和关键岗位人员培训870
国家教委等五部门对规范企业岗位培训提出意见871
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成立871
有关部门对企业管理干部岗位培训工作提出具体要求872
工会组织加强参与职工教育管理工作力度872
劳动部发布《关于加强工人培训工作的决定》872
劳动部印发深化岗位技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