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初中语文导学大全 二年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莫寅生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 ISBN:7806136088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初中语文导学大全 二年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第三册第一单元一 中国石拱桥[桥梁专家——茅以升]3
[关于“石拱桥”]3
[卢沟桥及“卢沟晓月”]3
[文章的中心思想]4
[主要说明方法]4
[恰当的说明顺序]5
[语言准确、严密]6
[字、词、句知识举要]6
语法:句子和句子成分10
二 北京立交桥[关于“通讯”文体]14
[文章的中心]14
[文章的写作顺序]15
[四座桥各自的特点]16
[《中国石拱桥》与《北京立交桥》的不同点]16
[字、词、句知识举要]17
三 短文两篇吴门桥[《吴门桥》细写“宝带桥”的目的是什么]19
[《吴门桥》第八自然段的插叙有什么作用]20
母亲架设的桥[《母亲架设的桥》的作者]20
[怎样理解《母亲架设的桥》的题意]21
[字、词、句知识举要]21
四 巴黎的桥[作品的中心思想]24
[形象的描绘——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色]24
[文章开头为什么从巴黎的名胜古迹入手]25
[字、词、句知识举要]25
作文训练28
第二单元五 短文两篇死海不死[“死海不死”和“死海真的要死了”提法是否矛盾]30
[文中两次引用传说故事有何作用]31
统筹方法[世界知名的数学家——华罗庚]31
[怎样认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31
[“图表法”说明方法的作用]32
[《统筹方法》中三次以泡茶为例的目的]33
[字、词、句知识举要]34
语法:句子的主干36
六 向沙漠进军[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38
[沙漠]38
[人类向沙漠进军的依据]39
[文章在结构上是如何对照的]39
[戈壁]39
[本文的中心思想]39
[沙丘]39
[怎样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40
[怎样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40
[字、词、句知识举要]41
七 谈笑[关于红学家周汝昌]43
[怎样认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43
[本文如何对“笑”分类说明]43
[什么叫文艺性说明文]44
[字、词、句知识举要]44
[《口技》结构上有什么特色]47
[口技]47
八 口技[关于《口技》的编者与作者]47
[字、词、句知识举要]48
作文训练50
第三单元九 读报常识[报纸发展的情况如何]52
[什么叫“专栏”]52
[我国几种报纸简介]53
[读报读什么]53
十 消息 通讯[“消息”与“通讯”的异同]55
[消息“五要素”、“五部分”]55
[怎样阅读消息]55
[怎样理解“倒金字塔”结构]56
[“评论”的分类]57
十一 评论[“评论”的地位与意义]57
[社论《别了,0 !》的艺术感染力]58
[评《别了,0!》]58
[《后生可爱》的中心思想]58
十二 副刊 文摘[副刊的作用]59
[副刊的由来及其“乳名”——“报屁股”]59
[“文摘”的昨天和今天]60
十三 答记者问[“答记者问”有哪些形式]62
十四 积累资料 学习办报[许广平谈鲁迅先生如何积累资料]63
[摘抄——不同体裁的文章摘抄什么]63
[办报有哪几个环节]64
第四单元十五 白杨礼赞[茅盾生平简介]66
[如何理解“不平凡”这一“礼赞”的线索]67
[怎样认识“散文”]67
[《白杨礼赞》的结构美]67
[什么是“象征”手法]68
[本文如何采用“象征”手法]68
[写黄土高原与礼赞白杨树有什么关系]68
[文末写“楠木”有什么意义]69
[字、词、句知识举要]69
语法:陈述句和疑问句73
十六 听潮[作品的背景]81
[作品的主题]81
[鲁彦夫人覃英谈《听潮》]81
[怎样理解《听潮》的线索]81
[字、词、句知识举要]82
[作品从视觉,更从听觉方面写海潮]82
[“比喻”修辞“相似性”特征例举]83
[“象征”与借代、借喻的区别在哪里]84
十七 钓胜于鱼[怎样理解文题“钓胜于鱼”]86
[开篇写景内容有什么作用]86
[“能够欣赏钓,而不计较鱼,是 ”真有这么大的影响]86
[“我”认为老教授和“我”交谈,有“寻觅到他的青春”之意、恰当与否]87
[“沉醉于鸟语花香”就会忘掉“鱼竿之下是否有鱼”吗]87
[你对文中“锯木头”的事有何感想]87
[关于爱因斯坦的比喻是否准确]87
[字、词、句知识举要]88
[如何理解“不是为鱼的钓者却常常钓上大的鱼来”]88
[文末“我在想”内容有什么含义]88
十八 诗五首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与《送元二使安西》]90
[关于“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柳”]9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91
[这首送别诗在意境上有何特色]91
[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92
[文题中“之”作何解释]92
[“西辞”的“西”和“烟花”各表达什么意思]92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93
[“春江”句的两种不同意见]93
[诗歌末句诘问的答案应是什么]93
江南春[杜牧——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93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94
[首句中“不自哀”的感情色彩]94
[“铁马冰河”的来历小考]94
[诗歌中现实与梦境的衔接]95
[怎样认识“格律诗”]95
作文训练96
第五单元十九 故宫博物院[故宫的地理位置和面积]98
[驰名中外的博物院]98
[“殿试”是怎么回事]99
[“为君者理当自爱”]99
[故宫博物院的缩写]100
[《故宫博物院》的说明顺序]101
[课文结构、内容一览表]102
[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重点解说]103
[《故宫博物院》的详和略]103
[为什么养心殿也列入重点介绍]104
[速写笔法——勾画御花园的特点]104
[作者提景山公园是否多余]105
[两种文体相仿的顺序,它们之间有区别吗]105
[“重游的感受”]105
[字、词、句知识举要]106
[作者谈《故宫博物院》是怎样写成的]107
作文训练109
语法:祈使句110
[“赫蹄”中得到的启发]111
二十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当时的人为什么要把文字刻在甲骨上]111
[甲骨、简册、帛书]112
[关于甲骨文发现的经过]113
[要善于运用多种说明方法]114
[材料安排以时间顺序为宜]114
[书的演变发展过程表]115
[为什么要穿插几个故事]116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的形象解说]117
[字、词、句知识举要]117
[作者谈写作经过]118
[《从甲骨文到微缩图书》的姊妹篇——《书籍的变迁》]119
[花儿为什么会开放]121
二十一 万紫千红的花[有关花的一些补充知识]121
[关于花的诗咏]122
[什么叫做逻辑顺序]124
[《花》文的姊妹篇]124
[有趣的生物时钟]126
[字、词、句知识举要]127
二十二 活板[沈括和《梦溪笔谈》]128
[毕昇其人]128
[我国的雕板印刷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129
[活字印刷对亚洲和欧洲的影响]129
[《活板》就是要抓住“活”这个特征]130
[《活板》的写作特点]131
[“简易”和“神速”应怎样理解]131
[关于“板”字的讨论]131
[《活板》的语言特点]132
[字、词、句知识举要]133
[《活板》中要注意弄懂的几个句和句群]134
[《活板》译文]134
作文训练136
第六单元二十三 短文两篇地球是圆的吗?[地球]139
[重新认识地球]139
看云识天气[天气预报]142
[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143
[看云识天气的几则谚语]145
[《短文两篇》的语言特色]146
[《看云识天气》的编写]148
二十四 苏州园林[本文原是叶圣陶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150
[编入课文后所删去的第一段文字]151
[叶圣陶与苏州]151
[苏州园林甲江南]152
[《苏州园林》的结构和逻辑性]154
[《苏州园林》的语言和用词]155
[写法迥异的另一篇《苏州园林》]156
语法:句子成分的搭配159
二十五 核舟记[作者介绍]161
[译文]161
[原作选入课本时被删节的文字]162
[王叔远自号“初平山人”]163
[观察细致,描写生动]164
[富于想象]165
[古汉语数量词用法的特点]165
[字、词、句知识举要]166
作文训练167
第七单元二十六 在烈日和暴雨下[我怎样写《骆驼祥子》]171
[《骆驼祥子》介绍]173
[《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景物描写]174
[《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动词]176
语法:主动句和被动句179
二十七 变色龙[作者介绍]181
[《变色龙》的取材和构思]182
[奴才的双面像]184
[围绕着“大月亮”的“小星星”]186
[军大衣的妙用]188
二十八 杨修之死[作者简介]190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三国志平话》]191
[为什么古代长篇历史小说大多叫做“演义”]192
[《三国演义》介绍]192
[关于曹操的形象]193
[人物描写富于个性]194
二十九 小小说三篇落棋有声[《落棋有声》简析]197
醉人的春夜[《醉人的春夜》简析]198
[《醉》文的艺术特点]199
到五月花烈士公墓去[《到五月花烈士公墓去》简析]201
第八单元三十 从宜宾到重庆[重庆]203
[“恭州”改“重庆”的时间和缘由]203
[解说词的一般特点]204
[特征鲜明,实感性强]205
[说明顺序要顺势而为]205
[《从宜宾到重庆》的层次结构]206
[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206
[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的效果一样吗]207
[悬棺之谜]208
[字、词、句知识举要]209
语法:肯定句和否定句210
三十一 短文两篇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作者简介]212
[电脑的工作原理]212
[电脑的发展简史]213
[未来的电脑]214
[文章结构的简略说明]214
[具体的例子,通俗的语言]215
《自然·生活·哲理》序[作者简介]215
[“序言”的含义]216
[用“好”字贯穿全文]216
[字、词、句知识举要]217
三十二 标点符号用法(节选)[标点符号的书写]219
[标点符号的简史]220
[标题的标点是不能忽视的]220
[怎样理解标点的修辞义]222
[无标点现象的出现并非风雨突来]223
[说明标点符号时,三个步骤能调换吗]224
作文训练225
第四册第一单元一 故乡[茅盾谈《故乡》]231
[从“隔膜”谈《故乡》的主题]231
[《故乡》的思路与章法]232
[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照]234
[闰土和杨二嫂的对照]234
[《故乡》的景物描写]235
[闰土与“我”及水生和宏儿]235
[《故乡》语言的感情色彩]236
[闰土的姓名有什么思想内涵]237
[怎样理解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237
[《故乡》中的“我”起什么作用]239
[《故乡》的对话描写有什么特点]240
二 有的人[作者简介]242
[臧克家谈《有的人》的创作]242
[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245
[诗中的议论有什么特点]246
三 论雷峰塔的倒掉[《论雷峰塔的倒掉》的思想意义]248
[鲁迅为什么老是希望雷峰塔倒掉]249
[“剥蟹”一段是否闲笔]250
[雷峰塔何时所建]251
[作者为什么要写“蟹和尚”的传说]251
[神话与现实是如何巧妙结合的]252
[为什么本文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253
[字、词、句知识举要]254
四 读后感两篇读一位共产党员的遗嘱[《读一位共产党员的遗嘱》简析]255
壮丽人生的最后闪光[“读后感”的读后感]257
[文章的结构]257
[怎样写感想类文章]258
[写读后感有“五说”]260
[推荐一篇“读后感”]261
听说训练264
第二单元五 什么是生态系统[什么是生态系统]267
[深入浅出的表达方法]267
[本文重点段落解析]268
[高士其谈科学小品]269
六 大自然警号长鸣[本文说明和议论的关系]271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以后 ]271
[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十大物种]273
[当前十项最大的环境问题]274
[推荐一篇作文]274
七 短文三则马说[韩愈为什么要写《马说》]278
[谁是“伯乐”,“千里马”又指谁]279
[如何理解“鸣之”的意思]279
[托物寄意的写法]280
[伯乐识马故事二则]281
说虎[朱元璋的重臣——刘基]281
[《说虎》的“设喻”手法]282
为学[“蜀鄙二僧”的故事有什么作用]282
听说训练284
第三单元八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同志报告的背景材料]285
[如何掌握政论文的中心论点]285
语法:复句288
九 从三到万[马南邨和《燕山夜话》]289
[本文的议论有什么特色]289
[本文引用故事有什么作用]290
[事因理设,理从事出]291
语法:复句分句间的关系(并列)293
十 想和做[作者简介]294
[通篇以举例来说明道理]294
[作者为什么对“空想”只作简单阐述,而对“死做”却分析得比较详细]294
十一 哨子[作者简介]296
[别具一格的构思]296
[文中“哨子”的不同含义]297
作文训练299
第四单元十二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本文的写作背景]302
[本文的议论有什么特色]302
语法:复句分句间的关系(递进、选择)304
十三 理想的阶梯[《理想的阶梯》的题目]306
[本文的结构特点]307
[本文讨论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308
[本文是否有必要使用这么多事例]308
语法:复句分句间的关系(转折、因果)310
十四 短文两篇说“勤”[《说“勤”》的结构]312
事业篇[《事业篇》第四段的层次分析]312
[《说“勤”》和《事业篇》用例比较]313
作文训练317
第五单元十五 记一辆纺车[《记一辆纺车》的主要特色]321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322
[吴伯箫谈文章结尾]322
[本文的语言特色]323
[《记一辆纺车》的主题]324
[本文的层次结构]325
十六 我的小桃树[明线和暗线]328
[“凹”字的读音]329
[怎样读抒情散文]330
十七 散文两篇成功的秘决[作者简介]331
[关于罗丹]331
[两次见面]332
[文章的中心]332
[叙事和议论紧密结合]333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人物描写]333
[文坛四巨匠]334
[关于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和都德]335
十八 短文三则爱莲说[《爱莲说》的艺术技巧]337
[《爱莲说》为何能广为传诵]338
陋室铭[《陋室铭》的“突”、“纡”、“峭”]339
[《陋室铭》的修辞手法]340
伤仲永[王安石为什么要“伤”仲永]342
[什么是“铭”,什么是“说”]343
作文训练344
第六单元十九 怀疑与学问[作者介绍]348
[道理论证有哪几种方法]348
[本文是用哪些方法分析事理的]350
语法:复句分句间的关系(假设、条件)352
[吕叔湘谈文风]354
二十 短论两则论“基本属实”[作者简介]354
[《论“基本属实”》的写作特色]355
“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通俗风趣的语言]356
二十一 发问的精神[议论文的三要素]358
[如何选取论据]358
[话题相同,写法有别]359
二十二 论求知[关于弗兰西斯·培根]361
[《论求知》的层次结构]361
[本文多种论证手法]362
[论证应防止哪些逻辑错误]362
作文训练364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368
第七单元二十三 俭以养德[作者简介]368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引出的]368
[本文如何围绕中心论点进行阐述]370
[什么是驳论,驳论有哪几种方式]370
[诸葛亮《诫子书》]370
二十四 “友邦惊诧”论[“这回学生的请愿”是怎么回事]372
[“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这一句话如何理解]373
[对比手法的运用]373
[“永远‘国’下去一样”的“国”字为什么加引号]374
[本文最后一段引用《申报》的消息有什么作用]374
二十五 小驳论两则驳“实惠”论[作者简介]376
[《驳“实惠”论》的反驳手法]376
个人与集体[《个人与集体》的驳论方法]377
二十六 读孟尝君传[《读孟尝君传》赏析]378
[对《读孟尝君传》的思想评价]379
[字、词、句知识举要]381
作文训练382
第八单元二十七 七根火柴[王愿坚和他的短篇小说]386
[《七根火柴》中的环境描写]387
[《七根火柴》的细节描写]388
[作者是如何巧用“空白”的]389
[究竟是谁发现谁]390
[关于“无名战士”与卢进勇]391
[六次写“火”,意图何在]392
[为什么把故事安排在雨停之后]393
二十八 老杨同志[如何认识老杨同志这个人物形象]394
[《老杨同志》的语言特色]395
[《老杨同志》中的人物描写有何特点]396
二十九 古代诗词五首观沧海[《观沧海》是如何做到情景结合的]399
春夜喜雨[《春夜喜雨”喜“在哪里》]401
[运用拟人化的手法]402
[“发生”是什么意思]402
书湖阴先生壁[怎样读《书湖阴先生壁》]403
如梦令[《如梦令》赏析]404
[“争渡”怎样理解]404
[情和景,动和静]405
西江月[《西江月》的物与情是如何统一的]406
作文训练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