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军用飞机型号发展工程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恒喜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3435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军用飞机-型号-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军用飞机型号发展工程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基本概念1
1.1.1 飞机型号1
1.1.2 飞机发展模式1
目录1
1.1.3 军用飞机型号发展工程(Ⅰ)2
1.1.4 军用飞机型号发展工程(Ⅱ)2
1.1.5 飞机型号寿命周期2
1.1.6 军用飞机型号发展工程理论3
1.2 军用飞机型号发展工程的特征3
1.2.1 专门性特征3
1.2.2 有限寿命周期性特征3
1.2.3 系统性特征3
1.2.6 多目标性特征4
1.3.1 三大主角4
1.3 我国军用飞机型号发展工程的特点4
1.2.4 首次性特征和无重复性特征4
1.2.5 阶段性特征4
1.3.2 起步晚,起点高5
1.4 军用飞机型号发展工程的阶段划分5
1.4.1 我国常规武器装备研制阶段划分5
1.4.2 美国武器系统的发展阶段划分6
1.4.3 苏联飞机设计工作的基本阶段划分8
1.4.4 完整的军用飞机型号发展工程阶段划分8
1.5.3 作用9
1.6.1 嫁接与系统集成9
1.6 研究方法9
1.5 军用飞机型号发展工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9
1.5.2 地位9
1.5.1 性质9
1.6.2 开拓与创新10
1.7 理论体系10
参考文献10
2.1.1 飞机系统效能概述11
2.1 飞机系统效能与作战效能11
第二章 飞机效能分析11
2.1.2 飞机作战效能概述12
2.1.3 飞机系统效能与作战效能的关系16
2.2 系统效能评估方法17
2.2.1 ARINC系统效能模型17
2.2.2 美国海军系统效能模型17
2.2.3 WSEIAC系统效能模型18
2.2.4 系统效能模型对比分析19
2.3 飞机作战效能评估方法20
2.3.1 解析计算法20
2.3.2 层次分析法25
2.3.3 空中作战仿真法30
2.4 相关问题讨论36
2.4.1 空战效能评估中时间效应及战场损伤的引入36
2.4.2 空战仿真中飞行品质的引入38
2.4.3 空战机动动作库设计方式41
2.4.4 飞机效费分析中效能模型的选取43
参考文献44
第三章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与控制46
3.1 概述46
3.1.1 寿命周期费用问题的提出46
3.1.2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内容47
3.2 数据的处理48
3.2.1 数据诊断与识别48
3.2.2 原始数据的预处理52
3.3.1 寿命周期费用参数模型54
3.3 寿命周期费用模型54
3.3.2 寿命周期费用时间-费用模型62
3.4 寿命周期费用控制71
3.4.1 寿命周期费用的特性72
3.4.2 寿命周期费用的主动控制思想与技术73
3.4.3 CAIV思想及应用76
参考文献83
4.1.1 效费权衡分析的概念84
4.1.2 效费权衡分析的性质84
4.1 概述84
第四章 飞机效费综合权衡84
4.1.3 效费权衡分析的基本原理86
4.1.4 飞机效费权衡分析基本程序90
4.2 权衡分析的比例模型90
4.2.1 飞机效费比的含义90
4.2.2 权衡分析的比例模型91
4.2.3 比例模型91
4.2.4 以比例模型为基础的效费权衡分析图92
4.3 飞机效能—费用系统评价法94
4.3.1 概述94
4.3.2 关联矩阵法的应用95
4.3.3 基于理想点的多目标决策与评价方法97
4.4 可拓工程方法99
4.4.1 飞机效费分析可拓工程方法的总体结构99
4.4.2 飞机效费权衡分析的高阶复合物元模型100
4.4.3 飞机效费方案可拓决策方法102
参考文献104
第五章 智能论证理论与方法106
5.1 飞机型号发展论证106
5.1.1 飞机型号发展论证内容106
5.1.2 研究智能论证理论与方法107
5.2 智能论证方法与智能论证方法体系109
5.2.1 论证方法分类与方法体系109
5.2.2 智能论证方法与智能论证方法体系110
5.3.1 SOM网络原理111
5.3 可视拓扑映射图论证法111
5.3.2 可视拓扑映射图论证法113
5.3.3 飞机作战效能可视拓扑映射图评估114
5.3.4 机载雷达效能可视拓扑映射图评估118
5.4 ANFIS网络论证法121
5.4.1 ANFIS网络原理122
5.4.2 ANFIS网络论证法124
5.4.3 飞机LCC的ANFIS网络论证法预测125
5.5 支持向量机论证法127
5.5.1 支持向量机128
5.5.2 回归支持向量机132
5.5.3 LS-SVM支持向量机134
5.5.4 支持向量机论证法136
5.5.5 作战飞机总体设计智能综合评估137
5.5.6 飞机LCC的优化LS-SVM支持向量机预测145
5.5.7 基于LS-SVM支持向量机的飞机保障性评估147
5.6 智能融合论证法151
5.6.1 智能融合论证法151
5.6.2 基于智能复合结构模型的概率分布模式自动识别151
5.7 飞机型号智能论证方法体系157
参考文献158
第六章 小样本多元数据分析160
6.1 概述160
6.1.1 小样本多元数据分析问题的背景160
6.1.2 小样本多元数据分析的特点161
6.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164
6.2.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原理164
6.2.2 实例分析167
6.3.1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概述171
6.3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171
6.3.2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原理172
6.3.3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辅助分析技术175
6.3.4 实例分析177
6.3.5 偏最小二乘回归与其他回归方法的比较181
6.4 方差分量线性模型182
6.4.1 问题的背景182
6.4.2 方差分量线性模型的分析方法183
6.4.3 实例分析187
6.5.1 自变量筛选方法190
6.5 自变量筛选和综合特征参数模型190
6.5.2 综合特征参数模型196
参考文献198
第七章 飞机采购的委托代理理论200
7.1 飞机采购委托代理关系的根本特征201
7.1.1 委托代理双方信息的非对称性201
7.1.2 飞机采购的实质是信息趋向对称201
7.1.3 飞机采购非对称信息的隐蔽方式202
7.1.4 飞机采购非对称信息的揭示方式203
7.2.1 委托代理的过程是博弈的过程206
7.2 飞机采购的委托代理模型206
7.2.2 飞机采购委托代理模型的建立209
7.2.3 飞机采购委托代理模型的应用211
7.3 个案研究——隐蔽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213
7.3.1 数学模型的建立213
7.3.2 军事经济效能观测指标选择的原则214
7.3.3 代理方的多行动激励机制设计原则215
7.4.1 代理成本的产生原因及其构成216
7.4 飞机采购中的代理成本216
7.4.2 代理成本的分解及合成的关系217
7.4.3 代理成本中的监督成本218
参考文献221
第八章 型号发展质量控制222
8.1 质量与航空武器装备的质量222
8.1.1 质量的概念222
8.1.2 基本术语223
8.1.3 航空武器装备质量特性224
8.1.4 航空武器装备的质量要素225
8.2 质量控制技术226
8.2.1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227
8.2.2 质量功能配置(QFD)230
8.3 质量管理体系234
8.3.1 概述234
8.3.2 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235
8.3.3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235
8.3.4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判236
8.4 质量控制实践240
8.4.1 开发过程的质量控制240
8.4.2 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249
参考文献256
第九章 可靠性维修性组合优化257
9.1 飞机可靠性/维修性与费用相关关系研究258
9.1.1 影响飞机可靠性/维修性研制与生产费用主要因素及原因258
9.1.3 可靠性/维修性对费用的影响规律(勺形曲线)研究259
9.1.2 可靠性/维修性费用预测模型形式259
9.2 以费用为约束的可靠性指标分配模式260
9.2.1 可靠性分配的一般方法260
9.2.2 以费用为约束的拉格朗日乘子法的应用261
9.2.3 可靠性指标分配模式263
9.3 按可用度的维修性分配265
9.3.1 维修性分配的一般方法265
9.3.2 可用性简介266
9.3.3 按可用度的维修性分配方法268
9.4 系统可用度综合权衡269
9.4.1 可用度权衡的基本问题269
9.4.2 可靠性、维修性与可用度权衡的一般步骤269
9.5 最佳费用曲线模型271
9.5.1 等费用曲线271
9.5.2 等可用度曲线272
9.5.3 最佳费用曲线272
9.5.4 实例分析272
参考文献274
10.1 战备完好性评估275
10.1.1 战备完好性定义275
10.1.2 战备完好性模型的一般形式275
第十章 飞机使用特性评估275
10.1.3 完好率与可用度的转换276
10.1.4 战备完好率评估实例276
10.2 基于故障信息流失状况下的可靠性评估278
10.2.1 故障信息流失补偿法278
10.2.3 外场信息流失的分析处理279
10.2.2 故障信息流失补偿法计算步骤279
10.2.4 故障信息流失补偿法评估实例282
10.3 裂纹扩展寿命的统计估算法284
10.3.1 假设284
10.3.2 似然函数284
10.3.3 建立方程285
10.3.4 方程组的解285
10.3.5 实例286
10.4.1 对文献[2]、文献[3]折算方法的分析287
10.4 考虑应力比影响的当量应力计算287
10.4.2 σR随R变化的规律288
10.4.3 CR=F(R)的推导290
10.5 变轴力杆单元刚度矩阵的推导291
10.5.1 单元刚度矩阵的普遍公式291
10.5.2 以N1、N2为广义力[K]e的推导291
10.5.3 以N0、q为广义力[K]e的推导294
10.5.4 广义力和广义位移之间的对应关系297
参考文献298
第十一章 飞机改进改型与飞机损伤的现场修理299
11.1 飞机的改进改型299
11.1.1 改进改型的类别299
11.1.2 改进改型的风险分析300
11.1.3 改进功能评价304
11.2 现场修理306
11.2.1 飞机损伤的现场修理程序306
11.2.2 价值工程在飞机现场修理中的应用307
11.2.3 飞机损伤现场修理全面质量控制311
11.3 战时损伤修理314
11.3.1 战伤修理的必要性314
11.3.2 战伤修理的依据315
11.3.3 战时和平时修理的差别315
11.3.4 战时损伤修理的主要研究内容315
参考文献316
12.1.2 飞机备件概念与分类317
12.1.1 问题背景317
12.1 概述317
第十二章 备件供应保障系统仿真317
12.2 备件需求预测方法318
12.2.1 影响备件储备量的主要因素318
12.2.2 传统的备件需求预测方法318
12.3 面向对象的备件供应保障仿真系统设计320
12.3.1 备件供应保障系统的模型描述320
12.3.2 备件供应系统的形式化描述324
12.3.3 备件供应系统的面向对象仿真系统设计325
12.4.2 仿真实验的内容及常用方法[3]333
12.4.1 基本术语[3]333
12.4 备件供应保障系统仿真实验333
12.4.3 备件供应保障系统的仿真实验334
12.5 小结339
参考文献340
第十三章 飞机使用维修保障综合系统341
13.1 美军飞机使用维修保障现状与发展动向341
13.1.1 美军飞机使用维修保障现状341
13.1.2 美军飞机使用维修保障发展动向342
13.2 我军飞机使用维修保障现状344
13.2.1 我军飞机使用维修保障分析344
13.2.2 使用维修保障工程的双重负担347
13.2.3 对我军飞机使用维修保障系统建设的建议347
13.3 使用维修保障综合系统设计348
13.3.1 概述348
13.3.2 飞机梯次使用计划349
13.3.3 飞机、发动机送修计划优化350
13.3.5 维修经费需求及分配352
13.3.4 使用维修保障费用分析352
13.3.6 使用维修保障综合系统设计355
参考文献357
第十四章 数字化维修保障359
14.1 数字化维修保障综述359
14.2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系统360
14.2.1 IETM发展历程360
14.2.2 IETM功能362
14.2.3 IETM研发策略364
14.2.4 基于网络的联合式IETM设计与实现 .366
14.3 便携式维修辅助计算机PMA368
14.3.1 PMA的发展现状369
14.3.2 PMA面临的主要挑战370
14.4 可穿戴式维修辅助计算机372
14.5 无线网络系统375
14.6 数字化综合维修保障信息系统375
14.6.1 数字化综合维修保障信息系统目标376
14.6.2 DIMSIS实现376
参考文献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