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RO/ENGINEER 2001中文版高级应用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PRO/ENGINEER 2001中文版高级应用教程
  • 詹友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8999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Pro/ENGINEER 2001-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PRO/ENGINEER 2001中文版高级应用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丛书导读图1

本书导读1

第1章 软件的基本设置1

1.1 设置Windows操作系统的环境变量1

目录1

1.2 创建用户文件目录2

1.3 设置软件的启动目录2

1.4 系统配置文件config3

1.4.1 设置系统配置文件config.pro3

1.4.2 配置文件config加载顺序3

1.5 设置界面配置文件config.win4

2.1.1 关于关系5

第2章 使用Pro/ENGINEER的工具5

2.1 创建模型关系5

2.1.2 创建关系举例12

2.2 设置用户参数15

2.2.1 关于用户参数15

2.2.2 创建用户参数举例16

2.3 用户自定义特征17

2.3.1 关于用户自定义特征17

2.3.2 创建用户自定义特征17

2.3.3 放置用户自定义特征22

2.4 Pro/ENGINEER软件中的族表26

2.4.1 关于族表26

2.4.2 创建零件族表26

2.4.3 创建装配族表29

2.5 创建和使用快捷键31

第3章 高级基准特征33

3.1 基准点的高级创建方法33

3.1.1 在曲面上创建基准点33

3.1.2 偏移曲面创建基准点34

3.1.3 利用曲线与曲面相交创建基准点35

3.1.4 偏距坐标系创建基准点36

3.1.5 利用三个曲面创建基准点37

3.1.6 利用两条曲线相交创建基准点38

3.1.7 创建偏距基准点39

3.1.8 创建域点40

3.2 坐标系的高级创建方法41

3.2.1 使用一个点和两个不相交的轴创建坐标系41

3.2.2 使用两个相交的轴创建坐标系42

3.2.3 使用偏距坐标系创建坐标系43

3.2.4 偏距视图平面创建坐标系44

3.2.5 使用一个平面和两个轴(边)创建坐标系45

3.2.6 从文件创建坐标系47

3.2.7 坐标系的应用48

3.3 基准曲线的高级创建方法48

3.3.1 从文件创建基准曲线48

3.3.2 使用剖截面创建基准曲线49

3.3.3 从方程创建基准曲线50

3.3.4 用曲面求交创建基准曲线51

3.3.5 用修剪创建基准曲线52

3.3.6 创建偏移基准曲线54

3.3.7 垂直于曲面创建偏移基准曲线55

3.3.8 从曲面边界创建基准曲线57

3.3.9 通过投影创建基准曲线58

3.3.10 创建印贴曲线60

3.3.11 用二次投影创建基准曲线61

3.3.12 基准曲线应用范例——在特殊位置创建筋特征62

3.4 图形特征63

3.4.1 图形特征基础63

3.4.2 图形特征应用范例——凸轮的设计64

3.5 参照特征69

3.5.1 关于参照特征69

3.5.2 参照特征应用范例69

3.6 计算特征70

3.6.1 关于计算特征70

3.6.2 创建计算特征71

第4章 其他高级特征73

4.1 拔模特征73

4.1.1 拔模特征简述73

4.1.2 使用中平面拔模74

4.1.3 草绘分割的拔模特征76

4.1.4 中曲线的拔模78

4.1.5 拔模特征的延伸相交79

4.2 混合特征的选项80

4.2.1 混合特征选项简述80

4.2.2 混合特征选项应用举例81

4.3 扫描混合特征85

4.3.1 扫描混合特征简述85

4.3.2 扫描混合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85

4.3.3 重定义扫描混合特征的轨迹和截面90

4.3.4 扫描混合特征选项说明92

4.3.5 扫描混合特征的应用97

4.4 可变截面扫描特征108

4.4.1 可变截面扫描特征简述108

4.4.2 可变截面扫描特征选项说明108

4.4.3 用“垂直于轨迹”确定截面的法向109

4.4.4 用“轴心方向”确定截面的法向110

4.4.5 使用X轨迹线112

4.4.6 使用轨迹线控制特征的形状113

4.4.7 可变截面扫描特征应用范例1——异形壶的设计114

4.4.8 可变截面扫描特征应用范例2——转向盘的设计116

4.5 轴肩特征127

4.6.1 唇特征的一般创建过程129

4.6 唇特征129

4.6.2 唇特征应用——显示器唇口的设计134

4.7 法兰特征135

4.8 退刀槽特征136

4.9 耳特征137

4.10 环形折弯138

4.11 管道特征144

4.12 高级阵列——表阵列148

第5章 装配高级功能150

5.1 在装配体中创建零件150

5.1.1 概述150

5.1.2 在装配体中创建零件举例150

5.2 装配中的布尔运算操作154

5.2.1 元件合并154

5.2.2 元件切除156

5.2.3 创建相交零件157

5.2.4 创建镜像零件158

5.3 元件的替换159

5.3.1 元件替换的一般操作过程160

5.3.2 替换失败的处理164

5.4 骨架零件模型简介166

5.4.1 概述166

5.4.2 骨架零件模型的创建和应用168

5.5 自顶向下(Top_Down)设计鼠标172

5.5.1 设计流程图172

5.5.2 详细操作过程174

6.1.1 ISDX曲面的特点195

6.1.2 进入ISDX曲面模块195

6.1 ISDX曲面基础195

第6章 ISDX曲面模块195

6.1.3 ISDX曲面模块用户界面及菜单196

6.1.4 ISDX模块入门199

6.2 创建ISDX曲线204

6.2.1 ISDX曲线基础204

6.2.2 创建自由(Free)ISDX曲线205

6.2.3 创建平面(Planar)ISDX曲线209

6.2.4 创建COS曲线212

6.2.5 创建下落(Drop)曲线215

6.2.6 点的类型218

6.3 ISDX曲线的编辑224

6.3.1 ISDX曲线的曲率图224

6.3.2 ISDX曲线上点的编辑225

6.3.3 在ISDX曲线上添加点240

6.3.4 删除ISDX曲线241

6.3.5 删除ISDX曲线上的点242

6.3.6 分割ISDX曲线243

6.3.7 延拓ISDX曲线244

6.3.8 ISDX曲线的复制和移动(Copy、Move)245

6.4 创建ISDX曲面248

6.5 编辑ISDX曲面249

6.6 ISDX曲面的连接253

6.7 ISDX曲面设计范例1——面板257

6.8 ISDX曲面设计范例2——手把的改进293

7.1 概述316

7.1.1 术语316

第7章 机构模块与运动仿真316

7.1.2 进入和退出机构模块317

7.1.3 机构模块菜单318

7.1.4 命令按钮介绍319

7.1.5 创建一个机构装置的运动仿真的一般操作过程320

7.2 连接与连接类型321

7.2.1 连接321

7.2.2 销(Pin)接头322

7.2.3 圆柱(Cylinder)接头323

7.2.4 滑动杆(Slider)接头323

7.2.5 平面(Planar)接头324

7.2.6 球(Ball)接头325

7.2.7 轴承(Bearing)接头326

7.2.8 刚性(Rigid)接头326

7.2.9 焊接(Weld)接头327

7.3 主体328

7.3.1 关于主体328

7.3.2 加亮主体328

7.3.3 重定义主体329

7.3.4 定义主体为基础330

7.4 拖移(Drag)330

7.4.1 概述330

7.4.2 拖移对话框简介330

7.4.3 点拖移333

7.4.4 主体拖移333

7.4.5 使用“快照”作为机械装置的分解状态333

7.5.1 装配一个机械装置——启盖器334

7.5 运动仿真范例334

7.4.6 在拖移操作之前锁定主体334

7.5.2 连接轴设置347

7.5.3 定义槽从动机构352

7.5.4 定义伺服电动机355

7.5.5 运行运动360

7.5.6 结果回放、动态干涉检查与制作播放文件362

7.5.7 测量365

7.5.8 轨迹曲线简介368

7.5.9 修复失败的装配369

7.5.10 模型树371

第8章 动画模块374

8.1 概述374

8.2 动画创建的一般过程375

8.2.1 进入动画模块376

8.2.2 创建动画377

8.2.3 建立事件388

8.2.4 建立时间与视图间的关系389

8.2.5 建立时间与显示间的关系391

8.3 动画综合练习393

第9章 行为建模模块404

9.1 行为建模功能概述404

9.2 分析特征405

9.2.1 分析特征概述405

9.2.2 测量分析特征——Measure407

9.2.3 模型分析特征——Model Analysis410

9.2.4 曲线分析——Curve Analysis415

9.2.5 曲面分析——Surface Analysis417

9.2.6 关系——Relation421

9.2.7 电子表格分析——Excel Analysis429

9.2.8 用户定义分析——UDA435

9.2.9 运动分析——Motion Analysis442

9.3 敏感度分析442

9.3.1 概述442

9.3.2 举例说明443

9.4 可行性研究与最优化分析446

9.4.1 概述446

9.4.2 可行性研究447

9.4.3 优化设计453

9.5 多目标设计研究455

9.5.1 概述455

9.5.2 举例说明4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