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 政治学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 政治学卷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王邦佐,潘世伟(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5766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518页
  • 主题词:社会科学-历史-中国-20世纪;政治学-历史-中国-20世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 政治学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欧美政治和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3

(一)西学东渐与欧美政治和政治学在中国的传播3

第一编 二十世纪现代政治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3

(二)孙中山政治学说:三民主义9

(三)五四运动与西方政治学说16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20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传播20

(二)毛泽东政治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8

(三)邓小平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42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国化的新跨越60

三、政治学在中国的“补课”与逐步繁荣71

(一)对政治学的性质与功能的再认识71

(二)政治学的普及与提高73

(三)改革开放与政治学发展79

(四)政治学研究对推进政治发展的积极贡献83

(一)通论性学科和分论性学科的发展前景87

四、新世纪中国政治学发展的趋向87

(二)政治学发展创新的大趋势91

第二编 二十世纪政治学各学科的发展及主要成就99

一、政治学理论研究99

(一)民主共和理论的传播与政治学研究的旨趣99

(二)三足鼎立:自由主义政治学、国家主义政治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103

(三)政治学退隐与转向:国家与法理论的替代108

(四)“补课”的成果:理论、方法、范畴与领域112

(五)传承与创新:九十年代中国政治学116

二、中国政治思想研究123

(一)近代研究方法的引入与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的开端123

(二)西学背景下中国政治思想研究的系统化127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政治思想研究131

(四)新中国的中国政治思想研究的新成果134

三、外国政治思想研究142

(一)严复译《天演论》的出版开研究之先河142

(二)西方政治思想与学说作为学科引入中国148

(三)从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外国政治思想著作的翻译与研究151

(四)外国政治思想研究的繁荣152

四、中国政治制度研究158

(一)以官制替代政治制度:学术传统的承袭158

(二)突破官制传统: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成就159

(三)重新寻找立国的宏规:对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167

(四)新制度与新体系: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171

五、外国政治制度研究179

(一)从“器物”到制度:中国人对“西方”认知的转向180

(二)西洋政制知识的积累与近世中国政制变革186

(三)在中国建立美国式民主共和政体的道路走不通193

(四)新中国的外国政治制度研究196

六、行政学研究203

(一)西方行政学的恢复与引进203

(二)中国行政学的重建206

(三)体制改革时期的行政学210

(四)市场经济下的中国行政学研究217

七、世界政治研究222

(一)渐次深化的认知:对外部世界的宏观考察222

(二)从讴歌到反思:苏联东欧盛衰变迁的研究227

(三)穿越表象的透视:西方发达国家的演进轨迹230

(四)持续关注发展中国家235

(五)全球性问题的接触与把握243

八、国际关系研究250

(一)国际格局的嬗变及其理性思考250

(二)国际关系行为体的不同诠释256

(三)大国关系互动及其描述265

(四)国际政治行为的规范和准则272

(五)国际政治行为的伦理分析275

(六)国际政治中的安全概念279

(七)排拒和融入:国际组织研究282

(八)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引入和借鉴286

(九)从边缘到核心:中国外交与中国国际战略的实践和理论290

第三编 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学重大论争307

一、关于“开明专制”之争307

二、关于“联省自治”的论争313

(一)“联省自治”的内涵314

(二)“联省自治”的意义314

(三)“联省自治”的实施办法316

三、“无政府主义”的论战322

(一)关于绝对自由问题324

(二)关于无产阶级专政问题325

(三)关于生产和分配问题327

四、民主与独裁之争330

(一)蒋介石集团的法西斯主义理论330

(二)中国共产党及其他党派的政治主张332

五、“三民主义”论战338

(一)关于“旧三民主义”的论战338

(二)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论战340

六、关于“中间道路”的争论347

(一)中间路线的政治主张348

(二)中国共产党人和部分民主人士对中间路线的批评349

七、关于“党政关系”的争论353

(一)对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现象的讨论354

(二)对党政分开问题的论争355

八、“新权威主义”论争364

(一)关于“新权威”涵义366

(二)关于“新权威主义”的产生条件367

(三)关于“新权威主义”产生的依据与合法性368

(四)关于中国现代化的价值导向369

(五)“新权威”能否代表新的生产力370

(六)关于“开明专制”与“精英民主”371

(七)关于“东亚模式”373

(八)关于“操作民主”374

(九)关于反腐败375

(十)关于政治稳定376

九、关于中国民主化道路的争论378

(一)围绕村民自治特别是农村民主选举的论争379

(二)围绕市民社会的建构与民主化的争论381

(三)围绕“党内民主化”的争论384

十、“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389

(一)“自由优先”与“平等至上”391

(二)关于社会公正问题392

(三)民主的形式:直接民主还是间接民主394

十一、关于时代主题的讨论398

十二、关于全球化问题的讨论404

(一)“描述当代国际关系的最为时髦的一个用语”404

(二)关于经济全球化405

(三)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的影响408

第四编 二十世纪政治学教育与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及学术交流417

一、政治学教育417

(一)政治学专业教育417

(二)行政管理学专业教育426

(三)国际政治学专业教育431

(四)国际关系学专业教育434

(五)思想政治专业教育435

二、专门研究机构442

(一)中央级研究机构442

(二)省级研究机构448

三、学术社团454

(一)早期中国政治学会及其分化454

(二)八十年代新建立的中国政治学会及其发展456

(三)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建立和发展457

(四)中国国际关系方面学会的建立和发展458

四、学术交流461

(一)现代西方政治学的介绍和传译461

(二)重要学术活动与学术交流464

附录 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学发展大事记471

后记5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