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OLED梦幻显示器 材料与器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OLED梦幻显示器 材料与器件
  • 陈金鑫,黄孝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5178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电致发光-发光材料;电致发光-发光器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OLED梦幻显示器 材料与器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简介1

1.1概述1

1.2应用与发展2

1.3终极显示的追求4

1.4厂商概况5

参考文献10

第2章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基础知识12

2.1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展12

2.2有机材料的特性13

2.2.1吸收和发射13

2.2.2电荷在有机分子间的传递16

2.2.3有机分子的能态19

2.2.4有机分子的能态和与电极界面的能态关系21

2.3电激发光组件的结构与原理22

2.3.1组件电流的限制23

2.3.2组件的结构25

2.4光电特性与测量27

2.4.1发光效率28

2.4.2发光颜色30

参考文献32

第3章 电荷注入与传递材料34

3.1阴极材料34

3.1.1惯用金属材料34

3.1.2金属合金35

3.2阳极材料37

3.2.1导电氧化物37

3.2.2阳极的表面处理38

3.3空穴注入材料(HIM)38

3.4空穴输送材料(HTM)41

3.5电子注入层材料(EIM)43

3.5.1碱金属化合物43

3.5.2电子注入机制44

3.5.3 N型掺杂层46

3.6电子输送材料(ETM)/空穴阻隔材料(HBM)47

3.6.1恶唑(oxadiazole)衍生物和其树状物(dendrimer )47

3.6.2金属螯合物(metalchelate)49

3.6.3其他唑类化合物(azole-based material)51

3.6.4喹啉衍生物(quinoline)52

3.6.5 喔啉(quinoxaline)衍生物53

3.6.6二氮蒽(anthrazoline)衍生物53

3.6.7二氮菲(phenanthroline)衍生物53

3.6.8含硅的杂环化合物(silole)54

3.6.9全氟化的-(phenylene)s寡聚物55

3.6.10其他有潜力的ETM56

3.7载子移动率57

参考文献67

第4章 荧光发光材料74

4.1概述74

4.2红光材料74

4.2.1 DCJTB相关的红色掺杂物75

4.2.2多掺杂物系统78

4.2.3双主发光体掺杂系统80

4.2.4非掺杂型红光荧光材料83

4.2.5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PAH)类材料86

4.3绿光材料87

4.3.1香豆素(coumarins)衍生物87

4.3.2喹吖啶酮(quinacridone)衍生物的绿光掺杂物90

4.3.3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PAH)92

4.3.4 1H-pyrazolo[3,4-b]quinoxaline类的绿光荧光掺杂物92

4.3.5最新绿光荧光掺杂物信息92

4.4蓝光材料94

4.4.1蓝光主发光材料94

4.4.2天蓝光掺杂物106

4.4.3深蓝光掺杂物109

4.4.4深蓝光组件的改善111

4.5黄光材料115

4.6白光材料117

参考文献120

第5章 磷光发光材料125

5.1三重态磷光125

5.1.1发光原理125

5.1.2电激发磷光的发光机制126

5.2主发光体材料127

5.3红色磷光掺杂材料131

5.4绿色磷光掺杂材料136

5.5蓝色磷光掺杂材料140

5.6树状物磷光发光体142

5.7空穴/激子阻挡层材料145

5.8磷光组件的稳定度147

参考文献148

第6章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效率153

6.1影响有机发光二极管效率的参数153

6.2增进载子平衡的方法157

6.2.1增进电子注入效率157

6.2.2良好的电子传输材料158

6.2.3组件结构的改善159

6.3提高出光率的方法161

6.3.1减少不发光模式161

6.3.2减少全反射161

6.3.3减少波导效应163

参考文献165

第7章 OLED的寿命167

7.1简介167

7.2非本质劣化因素167

7.2.1基板的平整度168

7.2.2微小颗粒的污染168

7.2.3有机层与电极层间的分层(delamination)169

7.2.4金属层的表面微小孔隙(pinhole)170

7.3本质劣化因素172

7.3.1有机膜的稳定性173

7.3.2阳极与有机层的接触面175

7.3.3激发态的稳定性175

7.3.4可移动的离子杂质177

7.3.5铟的迁移机制178

7.3.6不稳定的阳离子179

7.3.7正电荷累积的机制180

7.3.8再结合区的宽窄181

7.4平面显示器寿命182

参考文献182

第8章 OLED的组件设计185

8.1穿透式与上发光OLED的结构185

8.1.1透明阴极的发展介绍186

8.1.2上发光组件的阳极188

8.1.3无电浆破坏的溅镀系统189

8.1.4微共振腔效应190

8.1.5阴极覆盖层193

8.2串联式OLED的结构194

8.3可挠曲式OLED的结构196

8.3.1基板197

8.3.2主动矩阵式驱动技术199

8.4 p-i-n OLED的结构201

8.5倒置式IOLED的结构202

8.6白光OLED的结构203

8.6.1多重发光层(multiple emissive layer)204

8.6.2多掺杂发光层(multiple dopants emissive ayer)208

8.6.3利用活化双体和活化错合物发射的WOLED210

8.6.4其他WOLED的结构211

参考文献212

第9章 OLED显示器217

9.1前言217

9.2 OLED全彩化技术217

9.2.1红、蓝、绿像素并置法(side-by-side pixelation )217

9.2.2色转换法(color conversion method, CCM)219

9.2.3彩色滤光片法220

9.2.4微共振腔调色法221

9.2.5多层堆栈法222

9.3驱动方式223

9.3.1被动矩阵驱动方式223

9.3.2主动矩阵驱动方式225

9.4灰阶230

9.4.1模拟驱动:电压编程与电流编程231

9.4.2数字驱动232

9.5对比233

9.6面板功率损耗235

9.6.1功率效率的增进235

9.6.2显示画面的设计236

9.6.3显示模块的设计236

9.7 OLED制程238

9.7.1真空蒸镀设备240

9.7.2其他镀膜技术244

9.7.3封装材料与设备251

参考文献256

附录 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2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