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自然风险分析及支持政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业自然风险分析及支持政策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4689598.jpg)
- 胡志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1160349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48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160页
- 主题词: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业自然风险分析及支持政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
1.1.1 问题的提出1
1.1.2 研究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3
1.2.1 农业风险的研究3
1.2.2 农业支持和保护的研究8
1.2.3 农情监测的研究11
1.3 研究方法15
1.3.1 农业自然风险分析研究方法15
1.3.2 农情监测研究方法16
第二章 我国农业风险管理概况18
2.1 自留风险仍是绝大多数农户的现实选择18
2.2 农业风险管理方式存在事后局限性19
2.3 农业风险监测的基础设施和监测的技术水平较为落后19
2.4 政府没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20
2.5 有关抗灾减灾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不够20
第三章 农业自然风险识别与分析21
3.1 农业风险的概念21
3.2 农业风险分析的基本理论21
3.2.1 风险辨识22
3.2.2 风险估计22
3.2.3 风险评价与决策23
3.3 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23
3.3.1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24
3.3.2 农业生物灾害风险24
3.3.3 农业地质灾害风险26
3.3.4 农业环境灾害风险27
3.4 农业风险管理的概念与目标28
3.4.1 农业风险管理的概念28
3.4.2 农业风险管理目标28
3.5 农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29
3.5.1 确定风险管理目标29
3.5.2 农业风险识别29
3.5.3 农业风险衡量29
3.5.4 农业风险处理29
3.5.5 农业风险控制30
第四章 农业自然风险分析应用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31
4.1 全国大豆生产情况31
4.1.1 60%以上的大豆产量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安徽、河南、内蒙古等5个省份31
4.1.2 大豆生产中的技术进步作用效果32
4.1.3 大豆品种在产量增长中的贡献为79.47%35
4.2 黑龙江大豆生产情况35
4.2.1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的自然条件35
4.2.2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分布情况39
4.2.3 农户大豆生产情况40
4.3 黑龙江主要农业自然风险43
4.4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风险的特点43
4.4.1 旱灾、洪涝一直是农业最主要的自然风险因素43
4.4.2 洪涝灾害与旱灾交替出现是黑龙江省主要农业灾害的一大特点44
4.4.3 病虫害是仅次于洪涝旱灾害的最主要灾害46
4.4.4 低温冷害灾害和风雹零星分布46
4.5 典型县的农业自然风险47
4.5.1 嫩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洪涝、干旱和低温冷害等47
4.5.2 洪涝是海伦市首要的农业自然风险因素47
4.6 黑龙江省大豆自然风险衡量48
4.6.1 大豆产量分布及灾害损失48
4.6.2 大豆自然风险的评价指标52
4.6.3 大豆风险评价模型52
4.7 黑龙江省自然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53
4.7.1 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53
4.7.2 大豆生产资金投入压力较大54
4.7.3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较差54
4.7.4 从事大豆生产的农民素质有待提高54
4.7.5 大豆产业化水平较低54
4.8 黑龙江省大豆自然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和面临的新需求55
4.8.1 黑龙江省大豆自然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55
4.8.2 黑龙江省大豆自然风险管理面临的新需求57
4.9 小结62
第五章 县域农作物生产监测规范与产量预报系统——以大荔县为例64
5.1 县域基本情况分析64
5.1.1 农业资源现状与评价64
5.1.2 县域农作制度的演变规律65
5.1.3 粮食产量结构的变化趋势66
5.1.4 农业综合区划68
5.2 县域农情信息调查技术规范70
5.2.1 编制原则70
5.2.2 范围70
5.2.3 标准性引用文件70
5.2.4 术语和定义71
5.2.5 报表调查内容75
5.2.6 文字调查内容77
5.3 小麦产量早期预报78
5.3.1 小麦农情监测点的选择78
5.3.2 粮食单产预报78
5.3.3 粮食产量预报83
5.3.4 粮食安全预警84
5.4 结论与展望85
5.4.1 结论85
5.4.2 展望87
第六章 大豆主产区政府介入农业自然风险的方式研究88
6.1 地方政府补贴88
6.2 农业直补89
6.3 政策性农业保险91
6.3.1 现状91
6.3.2 存在问题92
第七章 农业支持及粮食生产的补贴政策研究95
7.1 农业支持与农业保护95
7.2 农业补贴的含义和目标96
7.2.1 农业补贴的含义96
7.2.2 农业补贴的目标96
7.3 农业补贴的理由96
7.3.1 农业在经济、政治中的特殊地位96
7.3.2 农业的弱质性97
7.3.3 农业的外部性97
7.3.4 工业偏向型政策的矫正97
7.4 国外农业补贴的主要措施97
7.4.1 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98
7.4.2 欧盟农业补贴政策98
7.4.3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99
7.5 我国农业补贴的基本措施100
7.5.1 1979~1992年,农业生产资料和城镇居民的粮食补贴100
7.5.2 1993~2002年,粮食保护价收购,推动农产品市场化101
7.5.3 2003~2005年,种粮直补和农业税减免102
7.6 我国主要粮食补贴政策103
7.7 黑龙江农户政策需求以及政策执行情况105
7.8 政府介入农业自然风险的有关政策建议105
7.8.1 继续稳定改善各项农业直补政策的实施105
7.8.2 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力度,加强风险的过程监控105
7.8.3 对地方政府实施粮食安全补偿金106
参考文献108
附录112
附录1 村级问卷112
附录2 乡镇问卷调查115
附录3 县级问卷调查117
附录4 黑龙江省大豆自然风险与收益支持调查119
附录5 农户问卷121
附录6 农情监测表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