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验动物寄生虫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卢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50112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实验动物-动物疾病:寄生虫病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验动物寄生虫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寄生虫与宿主总论3
第一节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类型3
一、寄生虫的生活史3
二、寄生虫与宿主类型3
第二节 寄生虫的分类5
第三节 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6
一、寄生虫的营养6
二、寄生虫的代谢7
第四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8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8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10
第二章 寄生虫病总论11
第一节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学11
一、免疫反应类型11
二、寄生虫抗原11
三、免疫应答12
四、免疫逃避13
五、超敏反应15
第二节 寄生虫病的特点16
一、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概念16
二、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16
第三节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18
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19
一、寄生虫流行病学19
二、寄生虫病的基本环节19
三、流行特点20
四、防治的基本措施20
第三章 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研究的新技术、方法22
一、核酸微点阵技术22
二、基因打靶技术22
三、反义核酸技术24
四、RNA干涉技术24
五、免疫PCR25
六、数字图像处理技术26
第二篇 原虫、蠕虫、节肢动物概论29
第四章 原虫概论29
第一节 原虫的形态结构29
一、表膜29
二、细胞质29
三、细胞核32
第二节 原虫的生活史32
第三节 原虫的生理32
一、摄食33
二、营养33
三、代谢33
四、原虫营养与宿主细胞的关系34
五、运动34
六、繁殖34
第四节 原虫的常见种类和分类35
第五节 原虫的致病特点38
第六节 原虫的免疫特点39
第七节 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40
第五章 吸虫概论41
第一节 吸虫的形态结构41
一、外表形态41
二、体壁41
三、消化系统42
四、生殖系统42
五、排泄系统44
六、神经系统44
七、淋巴系统45
第二节 吸虫的发育46
第三节 吸虫的生理和致病特点48
一、生理48
二、致病特点48
第四节 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治49
一、诊断49
二、预防和控制50
第五节 吸虫的分类50
第六章 绦虫概论53
第一节 绦虫的形态结构53
一、形态与功能53
二、结构与功能54
第二节 绦虫的发育57
一、假叶目绦虫的发育58
二、圆叶目绦虫的发育58
第三节 绦虫的生理和致病特点59
第四节 绦虫病的诊断和防治60
第五节 绦虫的分类61
第七章 线虫概论63
第一节 线虫的形态结构63
一、一般形态63
二、消化系统64
三、排泄系统64
四、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66
五、生殖系统66
第二节 线虫的发育67
一、线虫生活史67
二、线虫生活史类型68
第三节 线虫的生理和致病特点69
一、虫卵孵化与幼虫蜕皮69
二、成虫期69
第四节 线虫的分类70
第五节 线虫病的诊断和防治71
第八章 节肢动物概论73
第一节 常见寄生于实验动物的节肢动物73
一、蛛形纲73
二、昆虫纲79
第二节 节肢动物对实验动物的危害81
一、直接危害81
二、间接危害81
三、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83
第三节 节肢动物的防制83
第三篇 常见实验动物寄生虫病89
第九章 原虫89
第一节 啮齿类动物原虫89
一、鼠六鞭虫89
二、鼠贾第鞭毛虫90
三、鼠克洛斯球虫91
四、卡氏肺孢子虫91
五、结肠小袋纤毛虫92
六、鼠三毛滴虫94
七、豚鼠小袋虫94
八、鼠疟原虫94
第二节 兔原虫95
一、兔球虫95
二、贝诺孢子虫99
三、兔脑原虫100
第三节 犬和猫原虫102
一、犬和猫等孢球虫102
二、弓形虫103
三、住肉孢子虫109
四、杜氏利什曼原虫111
五、伊氏锥虫112
六、犬巴贝斯虫115
第四节 猪原虫116
一、猪球虫116
二、隐孢子虫117
三、弓形虫120
第五节 非人灵长类动物原虫122
一、疟原虫122
二、溶组织内阿米巴124
三、刚地弓形虫126
四、兔脑原虫126
五、枯氏锥虫127
第六节 羊原虫128
一、绵羊巴贝斯虫128
二、山羊泰勒虫129
三、羊球虫130
第七节 禽类原虫134
一、鸡球虫134
二、鸭球虫139
三、鸡住白细胞原虫140
四、禽疟原虫143
五、组织滴虫145
六、隐孢子虫146
第八节 鱼和两栖动物原虫147
一、鱼类原虫147
二、两栖类动物原虫158
第十章 吸虫159
第一节 啮齿类动物吸虫159
第二节 兔吸虫164
一、肝片吸虫164
二、日本分体吸虫166
第三节 犬、猫吸虫166
一、异形吸虫167
二、华支睾吸虫168
三、并殖吸虫169
四、猫后睾吸虫173
五、片形吸虫174
六、双穴吸虫174
七、日本分体吸虫175
八、同盘吸虫176
九、棘口吸虫176
第四节 猪吸虫178
一、布氏姜片吸虫178
二、微口吸虫180
三、日本分体吸虫181
第五节 非人灵长类动物吸虫181
一、肝片吸虫181
二、矛形歧腔吸虫182
三、对盘吸虫183
四、分体吸虫183
五、卫氏并殖吸虫186
六、华特生吸虫187
七、阿瑟吸虫187
第六节 羊吸虫病188
一、片形吸虫188
二、歧腔吸虫189
三、阔盘吸虫190
四、前后盘吸虫192
五、槽盘吸虫194
六、双土吸虫194
第七节 禽类吸虫195
一、鸭后睾吸虫195
二、鸭对体吸虫196
三、毛毕吸虫(鸭血吸虫)196
四、东方次睾吸虫197
五、棘口吸虫198
六、前殖吸虫200
七、纤细背孔吸虫203
八、环肠吸虫204
九、枭形吸虫204
第八节 鱼和两栖动物吸虫205
一、血居吸虫205
二、双穴吸虫206
三、指环虫病207
四、三代虫病209
第十一章 绦虫211
第一节 啮齿类动物绦虫211
一、短膜壳绦虫211
二、长膜壳绦虫213
三、链尾蚴214
四、西里伯瑞列绦虫214
五、小口膜壳绦虫216
第二节 兔绦虫216
一、豆状囊尾蚴216
二、连续多头绦虫217
第三节 犬和猫绦虫218
一、犬复孔绦虫218
二、多头绦虫219
三、泡状带绦虫220
四、豆状带绦虫221
五、细粒棘球绦虫221
六、曼氏迭宫绦虫223
七、阔节裂头绦虫225
八、线中殖孔绦虫226
九、巨颈绦虫227
十、宽节双叶槽绦虫228
第四节 非人灵长类动物绦虫228
一、伯特绦虫228
二、膜壳绦虫229
三、连续多头蚴230
四、棘球蚴230
五、德墨拉瑞列绦虫230
第五节 猪绦虫231
一、猪伪裸头绦虫231
二、猪囊尾蚴231
第六节 羊绦虫234
一、莫尼茨绦虫234
二、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236
三、棘球蚴236
第七节 禽类绦虫237
一、赖利绦虫和戴文绦虫237
二、片形皱褶绦虫239
三、膜壳绦虫240
四、节片戴文绦虫240
五、剑带绦虫241
第八节 鱼和两栖动物绦虫242
一、头槽绦虫242
二、舌状绦虫243
第十二章 线虫244
第一节 啮齿类动物线虫244
一、隐匿管状线虫244
二、四翼无刺线虫245
三、鼠管状线虫246
四、粗尾似毛体线虫246
五、广州管圆线虫247
第二节 兔线虫248
一、毛圆科248
二、后圆科250
三、尖尾科251
四、毛首科252
五、丝虫科252
六、杆线科253
第三节 犬和猫线虫254
一、蛔虫254
二、钩虫256
三、类圆线虫257
四、粪类圆线虫257
五、鞭虫259
六、犬恶丝虫260
七、犬类丝虫261
八、犬肾膨结线虫262
九、猫圆线虫263
十、肺毛细线虫263
第四节 非人灵长类动物线虫264
一、肝毛细线虫264
二、毛首鞭形线虫265
三、食道口线虫265
四、泡翼线虫266
五、覆盖管状线虫267
六、诺克线虫267
第五节 猪线虫267
一、猪后圆线虫(肺线虫)268
二、猪胃圆线虫270
三、食道口线虫(结节虫)270
四、胃线虫272
五、冠尾线虫274
六、猪旋毛虫275
七、猪大棘头虫276
八、毛尾线虫(鞭虫)277
九、蛔虫278
第六节 禽类线虫280
一、禽蛔虫280
二、禽比翼线虫282
三、禽毛细线虫283
四、禽胃线虫284
五、异刺线虫285
六、鸭龙线虫285
第七节 羊线虫286
一、毛圆线虫286
二、仰口线虫292
三、食道口线虫293
四、夏伯特线虫294
五、毛尾线虫(鞭虫)295
六、网尾线虫296
第八节 鱼和两栖动物线虫297
一、棘颚口线虫297
二、广州管圆线虫298
三、肾膨结线虫298
四、毛细线虫298
五、嗜子宫线虫299
六、绒毛伪毛细线虫300
七、驼形线虫300
第十三章 常见实验动物体外寄生虫301
第一节 啮齿类动物体外寄生虫301
一、小鼠的外寄生虫301
二、大鼠的外寄生虫306
三、地鼠的外寄生虫309
四、豚鼠的外寄生虫310
第二节 兔体外寄生虫311
一、兔疥螨病311
二、兔痒螨病313
三、兔虱314
四、兔蚤315
五、兔舌形虫315
第三节 犬和猫体外寄生虫316
一、犬、猫疥螨316
二、犬蠕形螨317
三、毛虱319
四、吸血虱319
五、猫栉首蚤320
第四节 灵长类动物体外寄生虫320
一、疥螨320
二、猴肺螨321
三、虱322
第五节 猪体外寄生虫323
一、猪疥螨323
二、猪虱325
三、猪蠕形螨325
第六节 禽类体外寄生虫326
一、鸡皮刺螨326
二、鸡突变膝螨327
三、北方羽螨327
四、鸡虱328
五、鸡奇棒恙螨329
第七节 鱼类体外寄生虫330
第四篇 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相关技术335
第十四章 寄生虫病原检查技术335
第一节 粪便检查335
一、直接涂片法335
二、厚涂片透明法(改良加藤法)336
三、浓聚法336
四、毛蚴孵化法339
五、肛门拭子法340
六、钩蚴培养法340
七、虫卵计数法340
八、定量透明法341
九、淘虫检查法341
十、带绦虫孕节检查法341
第二节 血液检查341
一、检查原虫342
二、检查微丝蚴343
第三节 排泄物与分泌物的检查343
第四节 其他器官组织检查344
第十五章 寄生虫的人工培养和实验动物模型346
第一节 寄生虫的人工培养346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人工培养346
二、蓝氏贾第鞭毛虫人工培养347
三、疟原虫人工培养348
四、隐孢子虫体外培养351
五、日本血吸虫的体外培养351
六、旋毛虫体外培养353
七、猪囊尾蚴细胞的培养354
第二节 动物感染模型354
一、肝片吸虫动物感染模型354
二、华支睾吸虫动物感染模型355
三、日本血吸虫动物感染模型356
四、猪囊尾蚴病动物感染模型357
五、细粒棘球绦虫和棘球蚴动物感染模型358
六、多头多头绦虫和脑多头蚴动物感染模型359
七、蜱动物感染模型360
八、鸡球虫动物感染模型360
九、伊氏锥虫动物感染模型361
参考文献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