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密水准测量的理论和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精密水准测量的理论和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4686779.jpg)
- 梁振英,董鸿闻,姬恒炼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测绘出版社
- ISBN:750301228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精密水准测量-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精密水准测量的理论和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布测4
2-1 国家高程控制网布测的基本原则4
2-2 国家水准网路线的设计5
2-3 水准测量标石类型与选埋5
2-4 国家第一期(1951—1969年)一、二等水准网布测9
2-5 国家第二期(1976—1990年)一、二等水准网布测11
2-6 国家第二期(1991—1997年)一等水准网复测14
第三章 水准测量的仪器、观测方法和外业成果的整理16
3-1 水准测量的仪器16
3-2 水准仪和水准标尺可能产生的误差23
3-3 水准仪和水准标尺的室内检定方法25
3-4 水准仪和水准标尺在使用过程中的检核35
3-5 精密水准测量的实施37
3-6 观测组各岗位的职责和相互配合37
3-7 野外操作方法38
3-8 选择适宜的观测条件40
3-9 水准测量的记录、计算和成果的整理41
第四章 高程基准和高程系统45
4-1 高程基准和高程系统45
4-2 由不同高程基准推算的高程系统47
4-3 对水准测量数据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所产生的高程表示法55
第五章 尺桩、尺台和脚架的垂直位移及其对精密水准测量成果的影响61
5-1 尺桩、尺台和脚架的垂直位移对精密水准测量成果的影响61
5-2 恩津关于尺桩、尺台垂直位移的研究和主要结论64
5-3 恩津关于脚架垂直位移的研究和主要结论66
5-4 我国进行的尺桩、尺台和脚架垂直位移的试验研究67
5-5 我国关于尺桩、尺台和脚架垂直位移试验研究的主要结论79
第六章 应用因瓦水准标尺带来的误差80
6-1 因瓦水准标尺的结构和误差分类80
6-2 标尺自身的误差81
6-3 尺长测定误差83
6-4 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两种状态下的标尺长度差83
6-5 由外界环境引起的误差84
6-6 水准标尺双频激光干涉检定系统85
6-7 水准标尺光电自动瞄准检测装置89
6-8 双频激光干涉水准标尺检测系统的综合精度93
6-9 水准标尺因瓦带分划线质量的评定94
6-10 关于因瓦水准标尺的温度改正97
6-11 因瓦水准标尺膨胀系数的测定100
6-12 尺长和温度系数测定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01
6-13 尺长和温度系数测定的可靠性检验105
第七章 关于水准折光109
7-1 水准折光的一般理论109
7-2 几种折光改正公式118
7-3 前苏联中央测绘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结果125
7-4 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研究结果128
7-5 我国对水准折光问题的研究134
7-6 国家测绘局组织实施的试验研究结论142
7-7 我国精密水准测量中为克服折光差所采取的措施和收益154
第八章 磁致误差、热力作用和潮汐影响157
8-1 磁致误差157
8-2 热力作用165
8-3 潮汐影响170
第九章 我国水准标石稳定性研究179
9-1 重要意义179
9-2 对水准标石稳定性的定性分析179
9-3 复测水准在地面沉降和地壳垂直运动研究上的应用182
9-4 地面升降和地壳垂直运动的分离183
9-5 我国复测水准网水准标石不稳定性分析184
第十章 跨越障碍物的精密水准测量188
10-1 跨越方法的选择188
10-2 跨越障碍物测量的场地选择与测前准备189
10-3 跨河水准观测和记录192
10-4 跨河水准测量的高差计算和检验195
第十一章 特高精度的水准测量方法200
11-1 特高精度的几何水准测量方法200
11-2 流体静力水准测量208
11-3 测微水准213
第十二章 现代空间技术下的精密水准测量215
12-1 概论215
12-2 GPS/水准215
12-3 GPS技术用于精密沉降监测和高程传递220
第十三章 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和精度评定225
13-1 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对水准测量成果的影响225
13-2 精密水准测量的精度评定公式228
13-3 关于拉列曼公式的讨论和新的精度评定方法233
13-4 关于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传播、精度估计和质量控制237
第十四章 水准网的静态平差与动态平差247
14-1 数据的整理与归算247
14-2 水准网静态平差的一般方法248
14-3 水准路线权的确定249
14-4 水准网动态平差的基本概念250
14-5 水准网动态平差的数学模型251
第十五章 精密水准测量在我国现今地壳垂直运动研究中的应用254
15-1 概述254
15-2 见测数据的净化及其使用256
15-3 数据处理方法257
15-4 单点动态垂直基准259
15-5 速率面拟合方法262
15-6 我国大陆现今地壳垂直运动趋势265
第十六章 全球统一高程基准的建立和全球陆海统一高程/深度基准的构思模式267
16-1 概述267
16-2 高程基准面和深度基准面268
16-3 海面地形和海面动力地形269
16-4 大地水准面277
16-5 高程基准面、深度基准面和其他几种海上参考面之间的关系279
16-6 全球统一高程基准的建立280
16-7 陆海统一高程/深度基准的构思模式282
16-8 深度基准的转换关系285
附录 有关水准仪和水准测量的术语释义287
参考文献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