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史学思想通论 历史文献学思想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史学思想通论 历史文献学思想卷
  • 吴怀祺主编;王记录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6203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史学史:思想史-中国;史籍-文献学-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史学思想通论 历史文献学思想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史学思想视野下的历史文献学思想1

一、中国历史文献学思想的发展历程1

二、中国历史文献学思想的特点及理论贡献21

第一章 文献、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思想35

第一节 文献与文献传承35

第二节 文献学的发展与历史文献学的架构42

一、中国古代的文献整理与校雠学43

二、文献学的提出及文献学学科体系的论争47

三、历史文献学的架构与思想趋向53

第三节 历史文献学思想的内容57

第二章 “信而好古,广收博采”:文献搜求和典藏的思想63

第一节 文献搜求与典藏的理念64

一、“读书为乐”的意识64

二、“遗金满籯,不如一经”的观念66

三、“藏书私秘,世代永保”的心态68

四、“以传布为藏”的思想70

五、其他一些藏书心态74

第二节 文献典藏的价值论76

一、“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典藏与资政教化77

二、“欲读书者,必先藏书”:典藏与读书治学81

三、“传先哲之精蕴,启后学之困蒙”:典藏与文化传承86

第三节 文献搜求与典藏的方法91

一、“盛聚”与“大厄”:对文献典籍聚散规律的总结92

二、求书之道96

三、措理之术101

第三章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文献分类叙录的理论108

第一节 “盖有目录,以为纲纪”109

一、弘道设教109

二、崇经重儒113

第二节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116

一、“剖判条源,甄明科部”,“辨其真伪,核其异同”118

二、“推阐大义,条别学术异同”120

三、“类例既分,学术自明”123

第三节 “审正旧疑,详开新制”125

一、总结得失,评判优劣126

二、损益旧制,另开新篇128

第四章 “实事求是,订误存真”:文献校勘的观念138

第一节 对文献致误原因及形式的认识139

一、对文献致误原因的分析139

二、对文献致误通例的归纳142

第二节 丰富的文献校勘理论147

一、对校勘目的及校勘重要性的认识148

二、实事求是的校勘原则论152

三、段顾之争的若干问题及乾嘉时期校勘理论的发展160

四、对校勘家的要求169

第三节 文献校勘的方法与方法论176

一、“求古”与“求是”相统一的版本价值观177

二、校勘的方法及方法论181

第五章 “疑古惑经,正讹考信”:文献辨伪的思考188

第一节 中国古代疑古辨伪思想的发展189

一、“考信于六艺”与“疾妄求实”189

二、“疑古惑经”192

三、“考信求真”195

第二节 中国古代疑古辨伪的思想成就198

一、对伪史、伪书等产生原因的论述199

二、对作伪手法、作伪类型以及辨伪原则的分析203

三、对伪书范围、类例及复杂性的认识206

四、对伪书价值的评判209

第三节 作者、文本及流传:中国古代文献辨伪的方法体系212

一、作者214

二、文本216

三、流传220

第六章 “传注训解,疏通疑难”:文献阐释的特色224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献阐释的发展及特点225

一、“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225

二、“言意之辨”与“疏不破注”231

三、义理阐发与训诂考据234

四、中国古代文献阐释的特点238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献阐释的理论240

一、文献阐释的必要性240

二、文献阐释的目的242

三、文献阐释的可能性244

四、文献阐释的原则247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献阐释的方法及方法论255

一、以训诂注疏为主的文献阐释方法256

二、以义理发挥为主的文献阐释方法260

三、训诂注疏和义理发挥两种方法的融合264

第七章 “求实致用,证经考史”:金石学与文献考证的成就268

第一节 金石分类的思想270

一、对金石学研究对象的认识270

二、对著录体例的探讨273

三、对金石分类的探索277

第二节 金石义例之学280

一、金石义例的重要性280

二、关于历代金石义例的论争284

三、对金石义例的探求287

第三节 与经史相表里292

一、金石与文献考订292

二、金石与教化经世300

三、金石与文字正定305

第四节 金石证史的观念对20世纪历史文献研究的影响307

一、金石证史、考古资料与二重证据法308

二、简帛佚籍与文献研究的新局面312

第八章 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的理论与方法316

第一节 数字化:古籍整理的新方式316

一、古籍数字化成为古籍整理的必然趋势317

二、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方法的变革322

三、古籍数字化需要注意的问题329

第二节 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观念及相关学科的新变化332

一、古籍整理观念的新变化333

二、古籍数字化与文献学相关学科的发展339

主要参考文献348

后记3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