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关系 以上海市社区矫正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关系 以上海市社区矫正为例
  • 孙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84196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制-研究-上海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关系 以上海市社区矫正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1.1 从一个案例说开去1

1.1.2 罪犯矫正政府垄断经营的不适应6

1.1.3 持续增长的犯罪率对监狱矫正模式提出了挑战9

1.1.4 社区矫正的实践探索15

1.1.5 第三部门的迅猛发展17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24

1.2.1 社区矫正25

1.2.2 第三部门27

1.3 研究方法、架构及主要创新点33

1.3.1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33

1.3.2 本书架构35

1.3.3 主要创新点37

第2章 社区矫正第三部门参与的有关文献研究40

2.1 公共物品理论及公共物品提供模式的研究综述40

2.1.1 公共物品理论研究述评40

2.1.2 公共物品供给的模式研究57

2.2 社区矫正理论研究综述70

2.2.1 国内学者关于社区矫正研究的综述71

2.2.2 国外学者关于社区矫正研究的综述72

2.3 第三部门理论研究综述73

2.3.1 国内学者关于第三部门理论研究综述73

2.3.2 国外学者关于第三部门理论研究综述74

2.4 本章小结76

第3章 第三部门参与社区矫正的理论和逻辑分析78

3.1 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的范式迁移78

3.1.1 政府主导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79

3.1.2 市场主导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82

3.1.3 政府与市场公私合作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87

3.1.4 政府与第三部门伙伴关系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91

3.2 公共物品提供与生产区分理论102

3.3 志愿失灵理论109

3.4 犯罪经济学理论与人们对预防犯罪认识的深化115

3.5 本章小结119

第4章 上海市监狱矫正:政府一元主体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121

4.1 上海市传统监狱矫正模式的形成及特点121

4.1.1 上海市传统监狱矫正模式的形成122

4.1.2 上海市传统监狱矫正模式的特点125

4.2 上海市监狱矫正存在的问题与弊端130

4.2.1 罪犯矫正政府安排和政府生产的合一性131

4.2.2 工作主体方面的单一性132

4.2.3 目标指向方面的一元控制性136

4.3 上海市监狱矫正刑罚执行的低效率143

4.3.1 刑罚执行中的效率143

4.3.2 公共财政投入产出的低效145

4.3.3 监狱矫正对象“再社会化”的困难149

4.4 本章小结154

第5章 上海市社区矫正: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156

5.1 行刑理论和实践的演变与社区矫正的提出157

5.1.1 行刑制度演变的五个阶段157

5.1.2 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159

5.1.3 社会结构从一元到三元的转型162

5.2 上海市社区矫正工作的探索与发展163

5.2.1 上海社区矫正的历史164

5.2.2 上海正式启动社区矫正工作的探索167

5.3 上海市社区矫正与监狱矫正模式的比较168

5.3.1 罪犯矫正政府安排和政府生产的适度分离169

5.3.2 工作主体和经费投入主体一元向多元的转变171

5.3.3 公共财政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173

5.3.4 刑罚执行效果得到有效的改进181

5.4 上海市社区矫正的制度设计分析189

5.4.1 重建了有关各方的互信190

5.4.2 实现了罪犯矫正经费投入的平衡191

5.4.3 发展了公共物品供给模式191

5.5 本章小结193

第6章 上海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实然与应然的背离195

6.1 志愿失灵问题195

6.1.1 需要层次理论197

6.1.2 司法社工有效激励不足198

6.1.3 司法社工专业性不足201

6.1.4 社会扶助力量不足204

6.2 上海市社区矫正中的竞争不足问题207

6.2.1 有关立法阻碍第三部门竞争机制的建立208

6.2.2 竞争不足影响社区矫正工作效率和政府部门的选择209

6.3 社工组织独立性缺失的问题210

6.3.1 组织的承诺及使命感的模糊211

6.3.2 财政来源的单一性212

6.3.3 良好的公众基础的相对缺失213

6.3.4 能力的不足214

6.4 社团管理行政化问题215

6.4.1 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的四种基本模式215

6.4.2 现实中的“合作的卖者”217

6.4.3 社工组织管理行政化分析219

6.5 伙伴关系中政府的“缺位”和“不到位”224

6.6 效益评估标准和评估机制的缺失228

6.7 本章小结230

附录一231

附录二232

第7章 改进上海市社区矫正工作成效的举措研究:未来对策指向235

7.1 改善社区矫正的法律环境235

7.1.1 中国有关第三部门立法的基本状况236

7.1.2 制约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法律瓶颈238

7.1.3 改善社区矫正法律环境的对策与建议240

7.2 厘清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关系242

7.2.1 明确政府与社工组织之间的职能关系243

7.2.2 界定政府与社工组织之间的责任边界245

7.3 建立第三部门参与社区矫正的竞争机制248

7.3.1 社工组织也需要竞争248

7.3.2 修改限制第三部门竞争的法律条款249

7.3.3 培养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第三部门竞争主体250

7.3.4 畅通司法社工组织的进口和出口253

7.4 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255

7.4.1 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多元化的参与主体255

7.4.2 转变保守的重刑观念255

7.4.3 发展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256

7.5 建立社工组织的有效激励259

7.5.1 激励机制与第三部门的激励所在260

7.5.2 增强社工的内外激强度263

7.6 扩大社区矫正对象的适用范围268

7.7 本章小结272

第8章 结束语274

8.1 研究的主要成果274

8.2 研究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279

8.2.1 研究的实践价值279

8.2.2 研究的理论意义281

8.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283

8.4 本章小结286

参考文献288

后记3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