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地基计算原理与实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筑地基计算原理与实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4671015.jpg)
- 顾慰慈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31198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9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607页
- 主题词:地基-计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筑地基计算原理与实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1
一、土的组成1
二、土的物理性质指标4
三、土的物理状态指标8
四、土的工程分类9
第二节 土的抗剪强度14
一、土的抗剪强度理论14
二、土的剪切试验15
三、抗剪强度指标c、?的标准值25
第三节 土的极限平衡条件26
一、土中一点处的应力26
二、应力圆27
三、土中应力的极限平衡条件27
第二章 地基应力计算30
第一节 地基中的自重应力30
一、均质地基30
二、层状地基31
第二节 基底应力33
一、中心受压基础33
二、偏心受压基础34
三、基底附加应力37
第三节 地基中的附加应力38
一、空间问题条件下的附加应力38
二、平面问题条件下的附加应力60
三、双层地基中的附加应力68
四、土的变形模量随深度增大时的附加应力69
第三章 渗流计算70
第一节 达西定律70
一、达西定律基本原理70
二、渗透系数的测定72
第二节 流网及其应用77
一、渗流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式77
二、流网的特性79
三、流网图的应用81
四、流网图的绘制83
第三节 基坑降水89
一、明沟排水89
二、井点降水90
三、井点降水的计算94
四、基坑渗流计算105
第四节 渗透变形及其防治110
一、管涌和流土的判别110
二、渗透破坏的临界坡降113
三、防止渗透破坏的措施115
四、反滤层的设计115
第五节 基坑抗渗、抗隆起稳定性验算120
一、基坑抗渗流稳定性的验算120
二、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的验算120
三、建筑物基础抗浮稳定性验算121
第六节 层状地基的渗流计算122
一、综合渗透系数的计算122
二、层状地基的渗流计算124
第七节 排水沟的渗流计算126
一、两侧排水126
二、四周排水(上、下和两侧同时排水)130
第八节 渠道的渗漏量计算134
一、渠道自由渗漏的计算134
二、渠道顶托渗漏的计算139
第四章 地基的变形和建筑物的沉降140
第一节 概述140
第二节 土的压缩性140
一、土的压缩试验、压缩曲线和压缩性指标141
二、土的侧压力系数k0和变形模量E0145
第三节 基础埋置深度和地基压缩层深度的确定147
一、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147
二、地基压缩层深度的确定151
第四节 地基变形特征和允许变形值153
一、地基变形特征153
二、建筑物设计时地基变形的控制154
三、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允许值154
第五节 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155
一、用e~p曲线或压缩系数a计算最终沉降量155
二、用e~logp曲线或压缩指数C计算最终沉降量162
三、根据压缩模量Es计算最终沉降量169
四、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方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170
五、考虑侧向变形的地基沉降量计算181
六、用等值层法确定地基的沉降量182
七、砂砾石地基的沉降计算183
八、建筑地基回弹再压缩变形的计算185
九、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185
第六节 地基的固结计算187
一、孔隙压力187
二、孔隙压力的基本微分方程189
三、孔隙压力的计算193
四、土的固结度195
五、土的固结系数199
第七节 各种因素对沉降的影响201
一、次压缩沉降的计算201
二、加荷速度对沉降的影响202
三、起始水力坡降的影响204
第五章 挡土墙土压力计算207
第一节 概述207
第二节 静止土压力和弹性状态土压力210
一、静止土压力210
二、静止土压力系数212
三、弹性状态土压力214
第三节 按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215
一、朗肯土压力理论215
二、无黏性土的主动土压力216
三、黏性土的主动土压力225
四、无黏性土的被动土压力235
五、黏性土的被动土压力238
第四节 按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241
一、库仑土压力理论241
二、主动土压力242
三、被动土压力255
四、黏性土情况258
第五节 按极限平衡原理计算土压力267
一、土中一点处滑裂面的方向267
二、无黏性土的土压力计算270
三、黏性土的土压力计算279
第六节 按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墙面和填土表面倾斜时的土压力300
一、墙面竖直、土体表面倾斜时土压力的计算300
二、墙面倾斜、土体表面倾斜时土压力的计算305
第七节 地震土压力的计算312
一、物部-冈部方法312
二、地震规范方法315
第八节 作用在涵管上的土压力316
一、沟埋式涵管上的土压力317
二、上埋式涵管上的土压力319
第九节 作用在板桩墙上的土压力320
一、非锚固板桩墙上的土压力321
二、锚固板桩墙上的土压力324
第六章 土坡的稳定性计算327
第一节 土坡稳定性概述327
第二节 无黏性土土坡的稳定性计算328
一、自然状态下的土坡328
二、有地下水渗流时的无黏性土土坡329
第三节 黏性土土坡稳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稳定数法332
一、黏性土土坡稳定分析的基本原理332
二、稳定数法333
第四节 土坡稳定分析的条分法337
一、简单条分法337
二、条分法的简化计算339
三、土坡稳定性的查表计算法345
第五节 考虑土条间侧向力作用的稳定分析方法346
一、考虑土条间作用有水平力E346
二、考虑土条间作用有水平推力E和垂直剪应力T(毕晓普法)349
第六节 最小稳定安全因数值的确定351
一、扇形面积法351
二、十字线法351
三、多角形面积法352
四、抛物线法353
第七节 地基中有软弱层时土坡的稳定性计算354
第八节 大气降水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356
第九节 直立土坡和斜坡的极限稳定高度359
一、直立土坡的极限稳定高度359
二、斜坡的极限稳定高度363
第十节 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土坡的极限稳定坡面369
一、土坡的极限稳定坡面369
二、土坡坡顶的极限荷载385
第十一节 增加土坡和护面稳定性的措施388
第七章 地基承载能力的计算394
第一节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394
一、根据有关表格确定地基承载力394
二、根据地基土的强度理论计算式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值403
第二节 地基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405
一、地基变形的发展405
二、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406
第三节 竖直荷载作用下地基的极限承载力411
一、地基破坏的类型411
二、竖直荷载作用下地基的极限承载力413
第四节 倾斜荷载作用下地基的极限承载力433
一、当不考虑渗流力(孔隙压力)作用时地基的极限承载力433
二、考虑渗流力或孔隙压力作用时地基的极限承载力449
第五节 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图解方法454
一、图解法454
二、图解解析法457
第六节 倾斜荷载作用下层状地基的极限承载力466
一、破坏体形状466
二、拉裂面位置的确定467
三、滑动面间的角度关系和应力关系469
四、地基极限承载力473
第七节 根据土的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地基的极限承载力477
一、特征线方程及其解法477
二、地基极限平衡区的形状及其特征区的划分480
三、极限平衡区内的应力和角度关系481
四、地基极限荷载的计算489
第八节 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查表计算法503
第九节 偏心倾斜荷载作用下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506
一、偏心倾斜荷载作用下地基极限平衡区的形状506
二、偏心倾斜荷载作用下地基的极限承载力512
第十节 基础下地基承载力的计算526
一、基础下地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的计算526
二、换土垫层的计算528
三、桩基承载力的计算530
第八章 地基的稳定性536
第一节 倾斜荷载作用下地基的稳定性536
一、抗滑稳定性536
二、抗滑失稳的形态537
第二节 平面滑动和表层滑动538
一、平面滑动538
二、表层滑动542
第三节 局部深层滑动和深层滑动543
一、局部深层滑动543
二、深层滑动561
第四节 深层滑动的圆弧滑动面法562
第五节 岩石地基的抗滑稳定性计算566
一、单斜滑动的抗滑稳定性计算567
二、双斜滑动的抗滑稳定性计算568
第六节 非均质地基上建筑物的稳定性计算571
一、建筑物与地基接触面的应力计算571
二、地基抗剪强度的计算573
附录575
附录A 土的含水量和最大密度575
表A-1 各种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密度575
表A-2 土的相对密度(比重)575
表A-3 土的自然干密度576
表A-4 土的干密度、含水量及自然密度的关系577
附录B 土的力学性质指标578
表B-1 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指标578
表B-2 岩土的力学性质指标579
表B-3 土的液性指数和孔隙比579
表B-4 砂砾石的内摩擦角?与相对密度的关系579
表B-5 砂砾石内摩擦角?与标准贯入击数N和相对紧密度Dr的关系580
附录C 土的休止角580
表C 土的休止角580
附录D 土的渗透系数580
表D 土的渗透系数580
附录E 土的抗剪强度581
表E-1 黏性土饱和固结快剪的抗剪强度指标? 、c值的一般范围581
表E-2 不含砾的原状土饱和快剪的抗剪强度指标581
表E-3 含少量砾的原状土饱和快剪的抗剪强度指标581
表E-4 砾质原状土的饱和快剪的抗剪强度指标581
表E-5 原状土不同干密度的抗剪强度指标581
表E-6 击实土的抗剪强度指标582
表E-7 击实土不同干密度的抗剪强度指标582
附录F 压缩系数582
表F-1 原状土的压缩系数582
表F-2 击实土的压缩系数583
附录G 侧压力系数ξ、泊松比μ及β583
表G 侧压力系数ξ、泊松比μ及β583
附录H 土的压缩模量583
表H 土的压缩模量583
附录I 摩擦系数584
表I-1 岩土与基底的摩擦系数f和锚固体黏结强度584
附录J 土的允许渗透坡降584
表J-1 无黏性土的允许坡降584
表J-2 各种土的允许坡降值584
附录K 地基的容许承载力585
表K-1 岩石容许承载力[R]585
表K-2 碎石土容许承载力[R]585
表K-3 砂土容许承载力[R]586
表K-4 老黏性土容许承载力[R]586
表K-5 一般黏性土容许承载力[R]586
表K-6 沿海地区淤泥和淤泥质土容许承载力[R]586
表K-7 红黏土容许承载力[R]586
表K-8 黏性素填土容许承载力[R]586
表K-9 砂土容许承载力[R]587
表K-10 老黏性土和一般黏性土容许承载力[R]587
表K-11 一般黏性土容许承载力[R]587
表K-12 黏性素填土容许承载力[R]587
表K-13 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mB、mD587
表K-14 承载力系数NB、ND、NC588
附录L 岩土边坡坡度588
表L-1 土的挖方边坡坡度588
表L-2 岩石挖方边坡坡度589
表L-3 土质边坡坡度允许值589
表L-4 路堤边坡坡度589
表L-5 填石边坡坡度590
表L-6 砌石边坡坡度590
表L-7 压实填土边坡的允许值590
附录M 桩的极限阻力590
表M-1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590
表M-2 修正系数a591
表M-3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592
参考文献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