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免疫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学免疫学
  • 章崇杰主编;罗志娟,王乃红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4517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医药学:免疫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免疫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1

一、免疫学发展的回顾1

二、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3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5

四、免疫应答6

第二章 抗原8

第一节 抗原的基本特性8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9

一、抗原决定基9

二、半抗原-载体效应11

三、抗原结合价12

四、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12

第三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13

一、抗原自身的因素13

二、宿主因素15

三、免疫方式15

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16

一、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16

二、根据抗原诱导抗体产生是否需要Th细胞的辅助分类17

三、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分类18

四、其他分类方法18

第五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18

一、佐剂18

二、丝裂原19

三、超抗原19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22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23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23

二、其他结构与有关功能25

三、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26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27

一、同种型28

二、同种异型28

三、独特型28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28

一、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28

二、免疫球蛋白C区的功能29

第四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30

一、IgG31

二、IgM31

三、IgA31

四、IgD32

五、IgE32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基因33

一、轻链基因33

二、重链基因34

第六节 人工制备抗体35

一、多克隆抗体35

二、单克隆抗体35

三、基因工程抗体36

第四章 补体系统38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和理化特性38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38

二、补体系统的命名39

三、补体成分的理化特性39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40

一、补体活化的经典激活途径40

二、补体活化的MBL激活途径42

三、补体活化的旁路激活途径43

四、补体激活的终末过程45

第三节 补体活化的调控47

一、补体的自身调控47

二、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47

第四节 补体受体49

第五节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50

一、溶细胞作用50

二、调理作用50

三、清除免疫复合物和凋亡细胞51

四、炎性介质作用51

五、抗感染防御机制中作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间的桥梁51

六、补体系统与凝血和激肽系统的相互作用52

第五章 细胞因子53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分类53

一、白细胞介素53

二、集落刺激因子54

三、干扰素54

四、肿瘤坏死因子55

五、生长因子56

六、趋化性细胞因子56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57

一、理化特性57

二、产生特点57

三、作用特点58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60

一、调节免疫应答60

二、刺激造血61

三、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构成机体调节网络61

四、参与细胞凋亡62

第四节 细胞因子受体62

一、细胞因子受体的结构和分类62

二、细胞因子受体中的共用链64

三、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64

第五节 细胞因子与临床疾病65

一、细胞因子与炎症65

二、细胞因子与肿瘤66

三、细胞因子与移植排斥反应66

四、细胞因子与免疫性疾病67

第六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68

第一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68

一、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结构与分布68

二、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鉴定、分类与命名68

三、CD分子的主要功能69

第二节 黏附分子70

一、黏附分子的种类与特性70

二、黏附分子的功能74

第三节 CD分子、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76

一、病因研究77

二、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77

三、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77

第七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78

第一节 MHC基因组成79

一、小鼠MHC79

二、人类MHC80

第二节 MHC的遗传特点82

一、单倍型遗传方式83

二、复等位基因遗传现象83

三、共显性等位基因遗传84

四、连锁不平衡84

第三节 MHC分子的结构和分布85

一、MHCⅠ类分子85

二、MHCⅡ类分子86

三、MHC分子的组织分布和表达86

第四节 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87

一、抗原肽与MHC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87

二、抗原肽与MHC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点88

第五节 HLA分子的生物学功能89

一、参与对抗原的处理89

二、约束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89

三、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90

四、诱导自身或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反应90

五、参与T细胞的分化与成熟90

第六节 HLA分型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90

一、与器官、细胞移植相关90

二、与输血反应相关91

三、与疾病相关91

第八章 淋巴细胞92

第一节 T淋巴细胞92

一、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92

二、T细胞的表面分子94

三、T细胞亚群和功能97

第二节 B淋巴细胞100

一、B细胞在骨髓中的发育100

二、B细胞的表面分子100

三、B细胞的亚群103

四、B细胞的功能103

第九章 抗原提呈细胞和抗原提呈104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104

一、专职抗原提呈细胞104

二、非专职抗原提呈细胞110

第二节 抗原提呈111

一、外源性抗原提呈途径111

二、内源性抗原提呈途径112

三、CD1分子参与的抗原提呈途径115

第十章 固有免疫116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116

一、屏障结构116

二、固有免疫分子118

三、固有免疫细胞120

第二节 固有免疫应答126

一、固有免疫识别的模式126

二、固有免疫应答的时相129

三、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130

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132

第一节 概述132

一、免疫应答的分类132

二、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和发生场所133

三、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134

四、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135

第二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136

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136

二、T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139

三、T细胞的免疫效应144

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149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150

二、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156

三、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158

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160

第一节 免疫耐受160

一、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160

二、免疫耐受形成和维持的因素162

三、免疫耐受的机制164

四、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166

第二节 免疫调节167

一、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168

二、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170

三、独特型网络与免疫调节172

四、系统间及遗传对免疫应答的调节173

第十三章 超敏反应175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175

一、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175

二、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及机制178

三、临床上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80

四、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181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183

一、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183

二、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83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185

一、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186

二、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87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188

一、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189

二、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90

第十四章 抗感染免疫192

第一节 感染过程和抗感染免疫的机制192

第二节 抗细菌感染免疫193

一、抗胞外菌感染193

二、抗胞内菌感染194

第三节 抗病毒感染免疫196

一、固有免疫196

二、适应性免疫197

第四节 抗真菌感染免疫198

第五节 抗寄生虫感染免疫199

第十五章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性疾病200

第一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与分类200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200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201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201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相关因素201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组织损伤机制203

第三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原则205

一、预防和控制感染205

二、抗炎治疗205

三、免疫抑制剂206

四、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206

第十六章 免疫缺陷病207

第一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207

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208

二、原发性T细胞缺陷209

三、联合免疫缺陷209

四、吞噬细胞缺陷211

五、补体缺陷211

第二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211

一、病因学212

二、HIV感染的临床分期及免疫异常214

三、HIV的传播215

四、AIDS的预防215

五、AIDS的治疗216

第十七章 移植免疫217

第一节 同种异型排斥反应发生的机制217

一、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靶抗原218

二、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细胞学基础219

三、同种异型抗原的识别机制220

第二节 同种异型移植排斥的类型及效应机制223

一、宿主抗移植物反应223

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225

第三节 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226

一、选择组织型别相配的供者226

二、移植物与受者的预处理226

三、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227

四、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227

第四节 异种移植227

第五节 干细胞移植228

第十八章 肿瘤免疫229

第一节 肿瘤抗原229

一、肿瘤抗原产生的分子机制229

二、肿瘤抗原的分类及特征230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233

一、细胞机制233

二、体液机制234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235

一、与肿瘤细胞相关的因素235

二、与宿主免疫系统相关的因素236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及预防237

一、肿瘤的免疫诊断237

二、肿瘤的免疫治疗237

三、肿瘤的免疫预防238

第十九章 免疫学应用239

第一节 免疫学诊断239

一、抗原或抗体的检测239

二、淋巴细胞的测定245

第二节 免疫预防250

一、自然免疫250

二、人工免疫251

第三节 免疫治疗253

一、以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253

二、以抗原为基础的免疫治疗255

三、以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为基础的免疫治疗255

四、以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256

五、免疫调节剂257

附录一 中英文名词对照259

附录二 人CD分子的主要特征272

参考文献3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