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脉医学: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澄中,(台湾)张永贤著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出版社
- ISBN:978780684677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5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169页
- 主题词:经脉-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脉医学: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脉医学与经络学说1
第一节 经脉医学是中华传统医学的半壁1
一、经脉医学与汤液医学分别构成传统医学的半壁1
二、经脉医学起源自观察经脉感循现象的临床实践1
三、经脉医学的创始人物以及相关的书篇与模型1
四、经脉医学的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2
五、经脉医学是学问的源头与技术的顶峰3
六、经脉医学的实践技术在两汉时期暗昧失传3
第二节 经络学说营造出人体的循环调控系统4
一、经络学说把经脉循行线改造成阴升阳降首尾相衔4
二、经络学说设定了气血循环的物质成分是营与卫5
三、经络学说换算出气血循环系统的长度、速度与周期6
四、经络学说营造出经络生理功能然后再物化为“经络”7
五、扁鹊经脉医学能指导针灸实践而黄帝经络学说难以指导8
第三节 孔穴归脉或脉穴合流而形成经络腧穴医学9
一、孔穴医学与经脉医学各自有不同的起源与归宿9
二、经络腧穴医学把经脉现象变造为“经络”实物10
第二章 经脉医学与传世典籍12
第一节 易经与史记中所记载的俞拊一拨脉法12
一、《易经》中有关经脉循行的文字记载12
二、《韩诗外传》、《说苑》与《史记》论俞拊13
三、歧伯与俞拊的循规脉法与一拨见应技术13
第二节 左传与史记中所记载的扁鹊募俞脉法14
一、《左传》所载秦医缓和的病入膏肓之诊14
二、史记扁鹊传中记载有关秦越人的事迹14
三、秦医缓和与秦越人擅长泛脉感循的募俞脉法16
第三节 仓公受授扁鹊脉书与感循技术的失传16
一、《史记》所载仓公淳于意切诊血脉与受授扁鹊脉书16
二、《汉书》有关医经七家与经脉技术暗昧失传的记载18
三、后世有关涪翁与华佗等涉及经脉技术的零散资料18
第三章 经脉相关甲骨金石与图谱20
第一节 经脉相关墓室壁画、古文字与画像石20
一、武氏墓壁画石针出函图与“气”字的起源20
二、古“脉”字的演变及循脉感觉相关古文字21
三、“俞”字及与“气至病所”相关的古文字22
四、征、候、诊、疴、砭等相关古文字的新释24
五、画像石上手持石针占脉的大古扁鹊歧伯24
六、《歧伯占脉行医图》与按脉以致其气的鍉针25
第二节 传世《妊妇十脉图》与《环中十二脉图》26
一、《经脉循行图》与《经络穴位图》泾渭分明26
二、《妊妇十脉图》是现存的最古的经脉图27
三、杨介的《环中脉图》又是一套古脉图28
第四章 经脉医学与出土文物32
第一节 木制及石制鍉针的出土与针砭异源论32
一、针砭异源论:针源于箴而非源于砭石32
二、按脉致气的鍉针从石制到金属制的变迁32
第二节 出土的“足臂”与“阴阳”《脉灸经》33
一、马王堆脉书与张家山脉书及百病征候33
二、足臂与阴阳《十一脉灸经》的清理修整34
三、两种《十一脉灸经》的特点与循行图34
四、实有手厥阴脉却称之为手少阴脉揭秘36
第三节 出土的《阴阳脉死候》与《脉法》36
一、《阴阳脉死候》循脉预后新抄本语释36
二、《脉法》三部曲:灸脉、启脉与相脉38
第四节 经脉医学的活化石——涪水经脉木人40
一、世界上最古老的绘有经脉的木质人型40
二、木人经脉路线的命名与循行特点40
三、经脉木人诸脉的起止与走行路线41
四、依据木人的经脉撰写成脉灸图经43
五、经脉木人的诸脉走行与脉灸经相比较43
第五章 循脉诊断与治疗的古代史实45
第一节 俞拊、缓和、扁鹊秦越人与仓公淳于意45
一、“故曰俞拊”的为医:炊窍见应,定经脉定脑45
二、秦医缓和诊断晋景公泛脉归心因心脏病猝死46
三、秦越人的募俞诊断法与以脉视病的神奇48
四、仓公淳于意受读脉书而解验技术却暗昧失传49
第二节 经脉医学的传世奇葩“虢太子脉案”解读51
一、沉睡两千多年的《虢太子脉案》蕴藏科学真理51
二、《虢太子脉案》所用诊脉术语的科学解释51
三、秦越人为虢太子作循脉诊断与循脉治疗54
第六章 经脉医学与针经《灵枢》58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学派与扁鹊学派58
一、医分为二:扁鹊学派的创立早于黄帝学派58
二、所谓“黄帝内经”只是归档标题并不是书名59
三、《扁鹊脉书》保存在《灵枢》与《素问》之中59
四、《难经》也并不是阐释《黄帝内经》的著作61
第二节 灵枢《经脉》与《脏腑十二脉针经》61
一、灵枢《经脉》的藏纳庞杂必须彻底清理61
二、根据脉灸经恢复《脏腑十二脉针经》原貌62
第三节 《灵·素》传留给后世的经脉医学理论64
一、《经水》:艾灸引发的热致循脉感觉状如流水64
二、循脉感觉的走行速度被命名为俞拊氏速度65
三、标本或根结与经脉感循的始发点与终止点65
四、四俞理论与经脉感循的入腑及入脑66
五、井荥俞经合“五俞”流注及“十二原”67
六、脉归脏腑、背俞与募俞、气街及三阴之脉乱68
七、循脉感觉可以取捷径直达病所的十六郄穴70
八、十二经脉的离合出入与“六合之正”70
九、关于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理论的价值71
第七章 经脉现象与经脉医学的复活74
第一节 日本与中国相继发现经脉现象74
一、泛经脉感循阳性的脑病患者在日本被发现74
二、中国内地相继发现脑挫伤等循脉感觉阳性者75
第二节 经脉现象普遍存在与疾病相关78
一、中国内地普查经脉现象证实与疾病相关78
二、奇该循行,脏腑相关,气至病所与遮拦现象80
第三节 经脉现象研究与高等临床神经学82
一、第一届学术会议与经脉研究的战略方向82
二、椎管内麻醉、截肢与幻肢及幻循脉感觉84
三、循脉感觉在人体上没有固定的依附组织86
第八章 循经脉视病尽见五脏症结88
第一节 经脉现象与疾病间的规律性关系88
一、弥漫性脑功能障碍与慢性局限性躯体病灶88
二、各种疾病患者中的循脉感觉阳性调查89
三、泛脉或单脉循行与脑病及局限病灶的相关89
四、循脉的感觉性质与病灶的定性诊断相关90
第二节 “循脉奇该”规律用于定位诊断90
一、单脉奇该循行或单脉趋病循行用于定位诊断90
二、泛脉奇该循行或泛脉趋病循行用于定位诊断91
三、背俞循行及两脉接续循行与共轭点92
第三节 经脉感循阳性症例的循脉诊断92
一、肺、心与眼病的循脉诊断举例92
二、上海与黑龙江所报循脉诊断的举例94
三、循经脉麻木带与敏感带用于循脉诊断96
四、日本经脉感循针响脉案的后续报道96
第四节 自发循脉感觉与感觉循行性癫痫101
一、感觉循行性癫痫的发现与报道101
二、感觉循行性癫痫的科学原理102
三、感觉循行性癫痫典型病案举例103
第九章 正脉定脑练精易形死者复生105
第一节 循脉分析与循脉诊断为了循脉治疗105
一、以正脉定脑为手段,以死者复生为目标105
二、循脉治疗从视脉与占脉作循脉分析着手105
三、气至而有效与“宁失其穴,勿失其脉”106
四、“练精易形,死者复生”新释106
第二节 当代循脉治疗成功报告综述107
一、心血管病及高血压、脉管炎的循脉治疗107
二、支气管哮喘、肺癌等呼吸疾病的循脉治疗107
三、胃溃疡及肝胆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循脉治疗108
四、尿路结石与尿潴留等泌尿疾病的循脉治疗108
五、阳痿不育与胎位异常等生殖疾病的循脉治疗108
六、视神经、近视、眩晕等五官科疾病的循脉治疗109
七、关节肌肉等运动系统以及皮肤病的循脉治疗109
第三节 经脉医学因缘时代而再创辉煌109
一、从经脉感循现象的研究到脑科学研究的创新109
二、经脉现象循脉感觉引导着头针疗法的发明111
三、“新灸法”激发经脉感循让古老灸术重放异彩113
四、抛弃经络循环而运用“五输·经别循行”治疗115
五、经脉医学与“经脉穴区带疗法”及“腕踝针”115
第四节 循经脉感觉障碍与循经脉针刺麻醉116
一、循经脉感觉障碍的性质与分布形式116
二、经脉感循针刺麻醉时镇痛区的循经脉分布116
三、经脉感循针刺麻醉的效果与典型脉案117
第十章 经脉医学的实习与实验120
第一节 实验经脉医学研究经脉感循现象120
一、阐明经脉现象与针灸治病的科学原理120
二《实验经脉医学》的科学定义与任务120
第二节 经脉感循现象的科学认识与分型120
一、经脉感循的单经脉循行与泛经脉循行120
二、依据经脉感循的行程与布局划分类型123
第三节 让院校师生们立刻看到经脉感循124
一、检出循脉感觉的头穴压诊法124
二、检出循脉感觉的体穴压诊法126
三、检出循脉感觉的实验技术浅谈128
第四节 经脉现象感觉循行的见习与实习129
一、课堂实习相互检查感觉循行现象129
二、门诊及病房见习与社会调查130
三、20世纪80年代《经脉现象》影像资料回顾132
四、《经穴学》与《针灸经络》光盘阅读133
第五节 出土脉灸经与经脉木人考察133
一、两种《十一脉灸经》中的古文字处理133
二、涪水经脉木人及其脉行路线考察134
附1 清理再撰的扁鹊《脉书》136
附2 清理再撰的新《针经》140
附3 经脉医学理论的基础表格145
附4 经脉医学中英术语词汇选要148
参考文献151
后记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