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信宜地方史 1925-2004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信宜地方史 1925-2004
  • 杨豪明主编;中共信宜市委党史研究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80199472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党史-仁化县-1919~194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信宜地方史 1925-200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共信宜地方组织的建立1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初期信宜政治经济文化概况1

第二节 农民运动的兴起6

一、马克思主义在信宜的传播6

二、农民运动的兴起10

三、广泛深入的农运宣传发动工作13

四、农会组织的迅猛发展18

第三节 党团组织的建立20

一、积极分子的发现和培养20

二、党团支部的建立21

三、信宜县委成立24

第二章 怀乡起义26

第一节 起义前的准备26

一、组建农军26

二、准备起义30

第二节 怀乡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34

第三节 坚持斗争36

第四节 怀乡起义的意义和影响42

第三章 抗日运动和党组织的重建45

第一节 抗日救亡学生运动的兴起45

第二节 党组织的重建和发展49

一、党组织的重建49

二、举办党员培训班52

三、党组织的发展52

第三节 党组织领导下的抗日宣传斗争55

一、抗日救国学生运动56

二、在抗日宣传运动中,灵活抗击各种反共逆流58

第四节 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59

一、组织武装60

二、桄榔起义62

三、隐蔽待机、坚持斗争65

第四章 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67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信宜的形势67

第二节 云潭会议69

第三节 党组织的发展70

第四节 反“三征”斗争72

第五章 武装斗争的恢复和发展74

第一节 武工队的发展和游击区的扩大74

一、建立据点,发展游击小组74

二、茂电信武工队在信宜75

三、游击区的拓展和武工队的发展壮大76

四、东征部队在云开80

五、粉碎“扫荡”,巩固老区,发展新区81

第二节 开展统战工作,建立“两面”政权84

一、对国民党政要人员的统战工作85

二、对乡绅、华侨、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86

第三节 建立广泛的情报交通网络87

一、交通联络网的形成88

二、交通联络网的发展88

三、交通联络网的成熟阶段90

第四节 第十二团的建立及其发展壮大91

一、中垌会议及游击区的扩大91

二、从独立大队到第十二团94

三、云沙角整军和水摆罗镜战斗96

四、第十二团的发展壮大98

五、主动出击,粉碎敌人“扫荡”100

第六章 解放全信宜102

第一节 第十五团的建立102

第二节 发展区中队,协助主力部队消灭敌人有生力量104

一、各区中队的组建及其活动104

二、十五团主动迎击来犯之敌107

三、椽子山誓师向信宜腹地进军109

第三节 培训干部,为接收国民党政权作准备115

第四节 解放信宜城116

一、兵临城下,围困信宜城116

二、县自卫总队起义,信宜城宣告解放117

三、配合大军追歼残敌118

四、甘清池起义119

五、建立人民政权121

第七章 国民经济恢复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23

第一节 巩固人民政权123

一、建立革命秩序123

二、剿匪斗争125

三、镇压反革命运动128

四、抗美援朝130

五、禁毒运动132

六、支援解放海南岛134

第二节 土地改革134

一、信宜土地的占有情况与特点135

二、土地改革的指导方针与政策137

三、土地改革的实施过程138

四、土地改革的方式方法144

五、土地改革的成绩与不足146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148

一、农业、交通的恢复148

二、统一财政经济150

三、组织物资交流,促进市场活跃151

第四节 “三反”、“五反”运动151

一、开展“三反”运动151

二、由“三反”引发的“五反”运动153

第五节 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55

第六节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57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57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64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67

第七节 信宜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建立170

一、信宜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70

二、信宜县人民代表大会173

第八节 中国共产党信宜县第一次代表大会176

第九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177

一、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77

二、国民经济初步发展178

三、人民生活初步改善180

四、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81

第八章 曲折发展的十年184

第一节 “八大”精神在信宜的宣传贯彻184

第二节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186

一、党的开门整风186

二、从整风转到反右派斗争188

第三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90

一、“大跃进”运动190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结果200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202

一、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农业生产203

二、大力缩减基本建设205

三、精减职工,压缩城镇人口205

四、加强财贸工作,促进生产发展206

五、调整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206

六、消除“大跃进”运动的不利因素,增强干部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206

第五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07

一、加强领导,促进农业全面发展208

二、进行工业调整和技术改造,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209

三、做好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工作209

四、国民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绩210

第六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211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在信宜的发展过程216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在信宜的兴起216

第二节 政治大动乱初期218

一、从学校“闹革命”到机关“大罢官”218

二、红卫兵运动220

第三节 造反派组织活动223

一、批斗“走资派”225

二、夺权活动226

三、派性斗争227

第四节 军事管制229

第五节 信宜县革命委员会的建立230

第六节 狂热的个人崇拜232

第七节 “斗、批、改”运动235

一、“革命大批判”235

二、“清理阶级队伍”238

三、办“五·七干校”,下放干部劳动241

四、“一打三反”242

五、干部“两退一插”244

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246

七、“整党建党”247

八、“教育革命”248

第八节 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253

一、批林整风和清查工作253

二、“批林批孔”运动254

第九节 “农业学大寨”与“路线教育”256

一、“农业学大寨”256

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运动259

第十节 “文化大革命”对信宜的危害262

一、“文化大革命”破坏社会生产力262

二、政治上敌我颠倒、是非混淆265

三、思想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盛行266

四、组织上取消党的领导,脱离广大群众267

第十章 徘徊前进的两年269

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罪行269

第二节 开展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71

第三节 国民经济工作开始恢复272

第十一章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274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274

第二节 拨乱反正277

一、平反冤假错案277

二、社会政治关系的调整278

第三节 新“八字”方针的贯彻实施279

第四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81

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281

二、乡镇企业的发展287

第五节 工业体制改革289

一、“权、责、利”相结合为原则,“仓、 保、核”为内容的经济责任制的推行289

二、扩大企业的自主权290

三、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291

四、加强企业管理291

第六节 其他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的变化293

一、其他经济体制改革293

二、经济结构的变化298

第七节 加强党的建设302

一、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302

二、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304

三、进行系统整党305

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306

五、加强纪检工作,坚决惩治腐败307

第八节 恢复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308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恢复与发展308

二、建立政协信宜县(市)委员会309

三、加强公安工作310

四、恢复健全审判机构312

五、恢复和加强检察工作313

六、建立司法普法机制314

第九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315

第十节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320

第十一节 进行扶贫脱贫工作321

第十二章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阶段328

第一节 贯彻“南方谈话”精神,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328

第二节 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32

第三节 经济社会持续发展335

第四节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344

第五节 进行“三讲”教育与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49

一、进行“三讲”教育349

二、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51

第六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长足发展355

第七节 各界人士共襄家乡建设事业362

一、兴办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362

二、支持市政建设修桥建路发展农业生产367

三、兴办其他事业和扶贫济困369

附录371

一、历任中共信宜党组织主要领导人名录371

二、中共信宜党组织主要领导人简介372

三、省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名录及简介387

四、基层党委、总支、支部、党员统计表395

五、革命老区村庄名单397

六、资料来源400

后记4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