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教育课程史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教育课程史论
  • 张建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9615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基础教育-课程-教育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教育课程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历史渊源1

第一节 我国古代学校课程的历史传统1

一、夏、商和西周时期的官学课程:“六艺”1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课程:“六书”5

三、秦汉及以后时期官学和私学并举的经学课程:“经书”9

第二节 早期教会学校西学课程的影响14

一、我国早期教会学校西学课程的社会历史背景14

二、早期教会学校课程的发展及特点16

三、早期教会学校课程对我国近代基础教育课程创生的影响23

第二章 我国教育的近代化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创立27

第一节 我国近代教育的启蒙和启动与基础教育课程的萌芽27

一、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早期改革派的近代教育思想启蒙及我国教育近代化的特点27

二、洋务运动时期地主阶级晚期改革派的近代教育实践及以“西艺”为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萌芽30

三、维新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近代教育实践及以“西政”为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萌芽34

第二节 我国近代教育的制度化建设与基础教育课程的初创38

一、清末的“新政”与近代教育制度化建设的启动38

二、1902—1903年清政府的“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初创40

三、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43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初步形成48

一、“新文化运动”与我国新学制的创生48

二、1922年“新学制”与小学课程的初步形成52

三、1922年“新学制”与普通中学课程的初步形成54

第三章 新中国建立前的教育本土化与基础教育课程的初步实践和发展(一)——国统区基础教育课程的实践和发展58

第一节 国统区的教育方针及小学课程的初步实践和发展58

一、国统区的教育方针及学校教育制度59

二、抗日战争前国统区的小学课程及义务教育方针62

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小学课程的发展64

第二节 国统区中学课程的初步实践和发展69

一、抗日战争前国统区中学课程实践的合科倾向70

二、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中学课程实践的分科倾向73

三、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中学课程实践的再次合科倾向76

第四章 新中国建立前的教育本土化与基础教育课程的初步实践和发展(二)——革命根据地基础教育课程的实践和发展81

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基础教育课程的萌芽与初创81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小学课程的萌芽与初创82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中学课程的萌芽与初创88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与多样化90

一、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小学课程的发展与多样化90

二、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普通中学课程的发展与多样化97

三、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中等师范学校课程的发展与多样化101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和逐步正规化105

一、解放区小学课程的发展和逐步正规化105

二、解放区中学课程的发展和逐步正规化110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教育改造与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创生117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新学制建设与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的初步形成117

一、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初探与新学制建设117

二、1952年的《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与新中国小学课程体系的初创123

三、1952年的《六年制中学教学计划》与新中国中学课程体系的初创126

第二节 过渡时期的教育整顿与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131

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教育整顿132

二、1955年的《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与小学课程体系的整顿和发展135

三、1956年的《六年制中学教学计划》与中学课程体系的整顿和发展137

第六章 20世纪中期我国教育的独立探索与基础教育课程的艰难发展142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末的“基础教育大跃进”探索及课程特点142

一、“基础教育大跃进”探索的背景、内容及历史评价142

二、“基础教育大跃进”时期小学课程设置的探索148

三、“基础教育大跃进”时期中学课程设置的探索152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初的教育调整与基础教育课程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156

一、20世纪60年代初小学课程的调整和发展157

二、20世纪60年代初中等学校课程的调整和发展160

三、1964—1966年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进一步调整和发展166

第七章 20世纪中后期的“教育革命”与基础教育课程的曲折和恢复性发展170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与基础教育课程的内乱170

一、“文化大革命”前期基础教育课程的全面停滞170

二、“文化大革命”中后期基础教育课程的艰难“恢复”与整顿174

第二节 “拨乱反正”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183

一、“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基础教育课程的拨乱反正183

二、70年代末80年代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与恢复性发展189

三、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基础教育课程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196

第八章 20世纪末期的“普九”与基础教育课程的全面改革和发展200

第一节 “普九”与基础教育课程全面改革的启动200

一、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启动及历史进程200

二、“普九”初期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设置及特点208

第二节 “两基攻坚”与基础教育课程全面改革的深化213

一、“两基攻坚”阶段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进一步完善213

二、“两基攻坚”与普通高中课程的演变221

第九章 新世纪的全面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230

第一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230

一、素质教育与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因230

二、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思路235

三、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240

四、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及特点246

第二节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及特点248

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结构及特点249

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的课程结构及特点253

第十章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史的特点及启示261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史是外国经验与中国实际逐步结合的历史261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史是一部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创新史266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史是素质教育因素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历史272

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史是课程结构不断科学化的历史276

主要参考文献2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