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导引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导引 上
  • 水涛,贺云翱,王晓琪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07632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53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565页
  • 主题词:考古学-高等学校-教材;博物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导引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考古学的理论和流派1

导论1

选文2

第一节 什么是考古学2

什么是考古学&夏鼐2

考古学的本质和目标&[英]科林·伦福儒 保罗·巴恩9

关于“考古地层学”的问题&俞伟超13

关于“考古类型学”的问题&俞伟超42

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苏秉琦76

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夏鼐85

如何使考古工作成为人民的事业&苏秉琦90

第二节 考古学史97

现代考古学的开端&[英]科林·伦福儒 保罗·巴恩97

中国史前考古学的研究简史及分期(节选)&陈星灿101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简史&严文明105

中国考古学的回顾和展望&夏鼐118

第三节 新考古学127

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美]路易斯·宾福德127

考古学纯洁性的丧失&[英]戴维·L.克拉克135

考古学的“中程理论”&[美]布里恩·M.费根149

后过程的考古学&[英]伊恩·霍德157

第四节 考古学的未来175

重建中国古史的远古时代&苏秉琦175

对考古学解释的反思&[英]科林·伦福儒186

考古学面临的挑战&[美]沙雷尔 阿什莫尔199

问题与思考210

第二章 史前及原史时期考古211

导论211

选文212

第一节 化石人类与旧石器文化212

北京猿人化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吴汝康 董兴仁212

中国猿人石器研究&裴文中 张森水222

第二节 农耕文化与文明起源231

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严文明231

14C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夏鼐248

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严文明274

试论文明的起源&安志敏282

第三节 早期的种族与部族288

先秦时期我国居民种族类型的地理分布&潘其凤 朱泓288

新疆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韩康信301

第四节 早期的城市与国家321

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苏秉琦321

中国古代王的兴起与城邦的形成&[美]张光直325

问题与思考335

第三章 历史时期考古336

导论336

选文339

第一节 城市规划与社会生活339

中国古代都城概说&王仲殊339

汉长安城考古的回顾与瞻望&刘庆柱 李毓芳351

六朝都城规划建设中的人工河流因素&贺云翱362

隋唐城址类型初探&宿白376

汉唐之间城市建筑及社会生活习俗等研究&杨泓382

第二节 等级制度与陵墓制度387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杨宽387

秦代社会阶层等级研究&滕铭予393

西汉帝陵制度&刘庆柱396

魏晋南北朝时期陵园和茔域&徐苹芳406

六朝陵墓埋葬制度&罗宗真419

唐代墓葬等级制度&齐东方426

“明器神煞”与“墓仪”制度&徐苹芳447

第三节 宗教与艺术457

凉州石窟遗迹与“凉州模式”&宿白457

地域考古对“五斗米道”美术传统的重构&[美]巫鸿470

镇墓文中所见到的东汉道巫关系&吴荣曾475

圣火祆教图像考&施安昌486

汉画像石中所见河、桥及桥上交战图的图像学意义&信立祥491

隋唐造型艺术渊源探讨&杨泓494

关于中国古代彩瓷研究的几个问题&张浦生502

第四节 交通与贸易506

秦汉时代成都地区对外贸易&童恩正506

北朝入华外商及其贸易活动&张庆捷511

中国出土的波斯萨珊朝银币综述&夏鼐518

论日本“仿制三角缘神兽镜”的性质及其与所谓“舶载三角缘神兽镜”的关系&王仲殊526

华南沿海对外陶瓷技术的交流和福建漳州窑发现的意义&熊海堂538

玻璃考古&安家瑶545

问题与思考5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