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办理刑事案件流程及罪名适用 上 2010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办理刑事案件流程及罪名适用 上 2010修订版
  • 冯汝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751020195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6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592页
  • 主题词:刑法-法律解释-中国;刑事诉讼法-法律解释-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办理刑事案件流程及罪名适用 上 2010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刑事案件的侦查3

第一节 犯罪嫌疑人自然情况3

一、姓名3

二、性别4

三、曾用名6

四、化名(假名、绰号)6

五、出生年、月、日7

六、犯罪时的年龄8

七、身体状况15

八、身份证号码18

九、出生地19

十、居住地19

十一、工作单位20

十二、文化程度21

十三、政治面貌23

十四、民族23

十五、前科23

十六、怀孕24

十七、严重疾病25

十八、简历28

十九、人大代表29

二十、政协委员31

二十一、外国人32

二十二、外交特权和豁免权38

二十三、特殊主体的身份40

二十四、特殊主体的职权42

第二节 单位犯罪43

一、单位犯罪的概述43

二、单位名称49

三、住所地50

四、通讯处50

五、法人证明50

六、非法人团体证明50

七、法定代表人51

八、主管人员51

九、直接责任人员52

十、诉讼代表人52

十一、相关法律52

十二、相关规定53

第三节 法律适用55

一、罪名55

二、立案标准87

三、定罪标准89

四、处罚标准94

五、刑法条文102

六、相关法律104

七、相关规定105

第四节 相关程序106

一、职能管辖106

二、起诉形式125

三、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128

四、回避131

五、权利义务告知135

六、国家秘密136

第五节 犯罪过程139

一、犯罪时间140

二、犯罪地点141

三、犯罪手段143

四、犯罪目的144

五、犯罪动机145

六、危害行为145

七、危害结果147

八、因果关系148

九、犯罪对象149

十、犯罪工具150

十一、作案次数151

十二、犯罪的简要经过152

十三、犯罪后表现152

十四、犯罪嫌疑人的一贯表现154

第六节 罪过形态154

一、犯罪故意154

二、犯罪过失156

三、相关法律157

第七节 犯罪停止形态157

一、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157

二、犯罪停止形态的分类157

三、犯罪既遂形态158

四、犯罪预备形态159

五、犯罪未遂形态160

六、犯罪中止形态161

七、相关法律161

第八节 共同犯罪162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162

二、构成共同犯罪的条件162

三、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162

四、相关法律164

五、相关规定164

第九节 量刑的法定情节166

一、累犯166

二、自首167

三、立功172

四、正当防卫175

五、紧急避险178

六、意外事件180

第十节 相关人员180

一、被害人180

二、控告人184

三、家属(近亲属)187

第十一节 立案190

一、立案的概念190

二、立案的条件190

三、立案的程序191

四、对人民检察院立案监督案件的处理193

五、相关法律194

六、相关规定195

第十二节 侦查措施198

一、侦查概述198

二、讯问犯罪嫌疑人199

三、询问证人、被害人204

四、勘验、检查206

五、搜查209

六、扣押物证、书证211

七、查询、冻结存款、汇款217

八、鉴定220

九、辨认231

十、通缉233

十一、悬赏通告235

十二、通过《边控对象通知书》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边控235

十三、境外追捕236

第十三节 证据及目录238

一、证据的概念238

二、证据的特征238

三、证据种类239

四、证明的对象242

五、证明要求243

六、证明责任243

七、收集证据的原则244

八、证据目录244

九、相关法律244

十、相关规定245

第十四节 强制措施246

一、拘传246

二、取保候审248

三、监视居住256

四、拘留262

五、逮捕268

第十五节 羁押情况271

一、羁押地点271

二、羁押期限271

三、羁押期限计算271

四、羁押期限的延长271

五、延长羁押期限的程序272

六、相关法律272

七、相关规定273

第十六节 侦查终结275

一、侦查终结的概念275

二、侦查终结的条件276

三、侦查终结时的工作276

四、侦查终结后对案件的处理277

五、中止侦查279

六、侦查的恢复280

七、补充侦查280

八、对不起诉决定的复议、复核281

九、侦查的期限281

十、被害人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281

十一、结案归档281

十二、相关法律281

十三、相关规定282

附一 刑事案件侦查情况一览表285

附二 刑事案件侦查工作流程图287

附三 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工作流程图288

第二章 审查批准(决定)逮捕289

第一节 审查批准(决定)逮捕的概述289

一、逮捕的概念289

二、审查批准逮捕的概念289

三、审查决定逮捕的概念289

四、逮捕权限划分289

五、逮捕外国人、无国籍人的特别规定290

第二节 批准(决定)逮捕的条件290

一、逮捕一般犯罪嫌疑人的条件290

二、逮捕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特别条件292

第三节 审查批准逮捕的程序293

一、受理案件293

二、审查卷宗293

三、讯问犯罪嫌疑人297

四、审查的时间298

五、作出决定298

六、逮捕决定的执行299

七、审查批准(决定)逮捕人大代表的特别程序300

八、审查逮捕的注意事项300

第四节 不批准逮捕决定的复议、复核301

一、不批准逮捕决定的复议301

二、不批准逮捕决定的复核301

第五节 审查决定逮捕的特点302

一、案件受理302

二、案件的审查302

三、案件审查的时间302

四、对漏犯的逮捕303

五、人民监督员对犯罪嫌疑人不服检察机关逮捕决定的监督303

第六节 审查逮捕案件的备案审查304

一、备案审查的概念304

二、备案审查的范围304

三、备案审查的权限304

四、备案审查的方法305

第七节 相关法律法规305

一、相关法律305

二、相关规定307

附一 审查批准(决定)逮捕办理情况一览表317

附二 审查批准(决定)逮捕工作流程图318

第三章 审查起诉319

第一节 审查起诉概述319

一、审查起诉的概念319

二、审查起诉的意义319

三、审查起诉的任务319

第二节 受理审查起诉320

一、受理审查起诉的概念320

二、受理审查起诉的内容320

三、受理审查起诉的时限320

四、审查后对案件的处理320

五、告知权利321

六、接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辩护律师、其他辩护人321

第三节 审查起诉的内容322

第四节 审查起诉的方法步骤323

一、审查起诉的方法323

二、补充侦查324

三、发现新罪的处理325

四、作出处理决定325

五、审查起诉的期限325

第五节 提起公诉326

一、提起公诉的概念326

二、提起公诉的条件326

三、制作起诉书326

四、向人民法院移送案件327

五、简易程序的提起328

第六节 不起诉329

一、不起诉的概念329

二、不起诉的程序330

三、对公安机关的意见进行复议、复核331

四、对被害人的申诉进行复查332

五、对被不起诉人的申诉进行复查332

六、人民监督员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时不起诉的监督333

第七节 出席法庭支持公诉334

一、出席法庭支持公诉的概念334

二、出席法庭支持公诉的程序334

三、出席法庭支持公诉的内容334

四、要求延期审理335

五、简易程序案件的出庭335

第八节 相关法律法规336

一、相关法律336

二、相关规定337

附一 审查起诉办理情况一览表352

附二 审查起诉工作流程图353

第四章 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354

第一节 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概述354

一、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的概念354

二、第一审的任务354

第二节 审判管辖355

一、审判管辖的概念355

二、级别管辖355

三、地区管辖357

四、专门管辖358

五、几种特殊案件的审判管辖358

第三节 受案审查359

一、受案审查的概念359

二、受案审查的方式、方法359

三、审查的内容360

四、审查后的处理360

五、审查的时限361

第四节 庭前准备361

一、确定审判人员362

二、送达起诉书副本364

三、告知被告委托辩护人364

四、指定辩护人364

五、通知有关人开庭时间364

六、通知人民检察院365

七、送达传票和通知书365

八、决定是否公开审理365

九、证人不能出庭的处理365

十、准备庭审提纲365

十一、其他366

第五节 法庭审判366

一、法庭审判的概念366

二、开庭审理案件366

三、延期审理373

四、中止审理374

五、终止审理374

六、法庭笔录374

七、第一审程序的审理期限375

八、法庭秩序376

九、向上级移送案件的期限377

十、结案归档377

第六节 刑罚裁量377

一、刑罚裁量的概念377

二、刑罚裁量的原则378

三、刑罚裁量的情节378

四、数罪并罚380

五、缓刑382

第七节 单位犯罪的审理特点384

一、受案审查384

二、确定诉讼代表人384

三、诉讼代表人出庭384

四、诉讼代表人的诉讼权利385

五、其他有关事项385

第八节 相关法律法规385

一、相关法律385

二、相关规定389

附一 公诉案件第一审审判情况一览表411

附二 公诉案件第一审审判工作流程图412

第五章 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413

第一节 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概述413

一、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的概念413

二、自诉案件的管辖413

三、自诉案件的范围413

第二节 自诉案件的提起414

一、自诉案件的提起的概念414

二、提起自诉的主体414

三、提起自诉的条件415

四、提起自诉的程序415

第三节 自诉案件的受案审查416

一、受案审查的概念416

二、审查的内容416

三、审查后的处理416

四、审查的期限417

第四节 自诉案件的审判417

一、自诉案件审判的概念417

二、开庭前的准备工作417

三、开庭审理案件418

四、宣告判决420

五、中止审理420

六、自诉案件的审理期限421

七、应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的案件421

八、自诉案件的调解421

九、自诉案件的和解421

十、撤回自诉422

十一、反诉422

十二、法庭笔录423

十三、法庭秩序424

十四、结案归档424

第五节 相关法律法规425

一、相关法律425

二、相关规定426

附一 自诉案件审判情况一览表430

附二 自诉案件第一审审判工作流程图431

第六章 简易程序432

第一节 简易程序概述432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432

二、简易程序的特点432

三、简易程序的意义432

四、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432

第二节 决定适用简易程序433

一、简易程序的提起433

二、决定是否适用简易程序434

三、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435

第三节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435

一、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特点435

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前的准备工作435

三、开庭审理案件436

四、宣告判决437

五、送达判决书438

六、中止审理438

七、案件的审理期限438

八、制作法庭笔录438

九、法庭秩序439

十、结案归档440

第四节 相关法律法规440

一、相关法律440

二、相关规定440

附一 适用简易程序审判情况一览表445

附二 适用简易程序审判工作流程图446

第七章 第二审程序447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447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447

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原则447

三、第二审程序的审理内容和范围448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449

一、第二审程序的提起的概念449

二、提起第二审程序的主体449

三、提起二审程序的期限450

四、上诉、抗诉的理由450

五、上诉、抗诉的方式和途径451

六、上诉、抗诉的撤回452

第三节 第二审案件的审理452

一、审查卷宗452

二、开庭审理453

三、不开庭审理459

第四节 相关法律法规460

一、相关法律460

二、相关规定462

附一 第二审审判情况一览表473

附二 第二审审判工作流程图474

第八章 审判监督程序475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475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475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475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475

一、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475

二、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476

三、申诉及对申诉的处理476

第三节 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478

一、审理的原则478

二、受案审查479

三、决定是否开庭审理479

四、开庭前期的准备工作480

五、开庭审理481

六、延期审理484

七、法庭秩序484

八、制作庭审笔录484

九、审理再审案件的期限484

第四节 相关法律法规485

一、相关法律485

二、相关规定486

附一 再审案件审判情况一览表493

附二 再审案件审判工作流程图494

第九章 侦查阶段的律师495

第一节 接受委托496

一、接受委托的概念496

二、收案496

三、签署委托协议496

四、委托人签署授权委托书496

五、开具律师事务所证明496

第二节 与侦查机关联系497

一、与侦查机关联系的概念497

二、与侦查机关联系时应做的工作497

三、确定会见的时间497

第三节 会见犯罪嫌疑人498

一、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概念498

二、会见的地点498

三、会见须持有的证件498

四、会见的一般程序499

第四节 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500

一、法律咨询的概念500

二、法律咨询的内容500

三、法律咨询的方法500

第五节 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501

一、申请取保候审的概念501

二、取保候审的条件501

三、申请取保候审的程序501

四、申请取保候审的注意事项501

第六节 代理申诉和控告501

一、代理申诉和控告的概念502

二、控告应当具备的条件502

三、申诉应当具备的条件502

四、申诉和控告的方法502

五、申诉和控告的受理部门502

第七节 协助申请人民监督员对案件进行监督503

一、在侦查阶段人民监督员监督的情形503

二、申请的时限、受理机关503

三、人民监督员对不服逮捕决定的监督程序504

第八节 结案505

第九节 相关法律法规505

一、相关法律505

二、相关规定506

附一 侦查阶段律师办案情况一览表513

附二 侦查阶段律师工作流程图514

第十章 公诉案件中的辩护律师515

第一节 公诉案件中的辩护律师概述515

一、公诉案件中的辩护律师的概念515

二、辩护律师的地位515

三、辩护律师的种类516

四、辩护律师的职责516

第二节 接受委托或指定516

一、接受委托或指定的概念516

二、收案517

第三节 查阅案卷材料517

一、查阅案卷材料的目的及意义517

二、辩护律师阅卷须持有的手续517

三、辩护律师阅卷的时间517

四、辩护律师阅卷的内容518

五、律师阅卷的注意事项518

第四节 会见被告人519

一、会见被告人的概念519

二、会见的地点519

三、会见须持有的证件519

四、会见的一般程序519

五、与被告人通信520

第五节 调查和收集证据520

一、调查、收集证据的方式520

二、调查、收集证据的方法及步骤521

三、调查、收集证据的要求521

第六节 出庭准备521

第七节 出席法庭522

一、代为申请回避522

二、参加法庭调查523

三、参加法庭辩论526

四、核对笔录526

五、协助上诉527

六、结案527

七、公诉案件中的辩护律师的注意事项527

第八节 相关法律法规528

一、相关法律528

二、相关规定529

附一 公诉案件中的辩护律师办案情况一览表536

附二 公诉案件中的辩护律师工作流程图537

第十一章 律师担任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538

第一节 律师担任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概述538

一、律师担任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的概念538

二、律师担任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的必要性538

三、律师担任被害人诉讼代理人的职责538

四、律师担任被害人诉讼代理人的注意事项539

第二节 接受委托539

一、接受委托的概念539

二、收案539

第三节 开庭前的准备工作540

一、会见被害人540

二、查阅案卷材料540

三、指导委托人请求检察机关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540

四、指导委托人申诉或起诉541

五、调查收集证据541

六、撰写代理词541

七、协助申请回避541

八、申请延期开庭542

九、要求法院更改开庭日期542

第四节 出席法庭542

一、代为申请回避542

二、参加法庭调查542

三、参加法庭辩论543

四、核对笔录543

五、协助请求抗诉543

六、结案543

第五节 相关法律法规543

一、相关法律543

二、相关规定544

附一 律师担任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办案情况一览表549

附二 律师担任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工作流程图550

第十二章 律师担任自诉人的诉讼代理人551

第一节 律师担任自诉人的诉讼代理人概述551

一、律师担任自诉人的诉讼代理人的概念551

二、自诉案件诉讼代理人与辩护人的区别551

三、律师担任自诉案件诉讼代理人的必要性551

四、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的职责551

五、自诉案件诉讼代理人的特点552

六、自诉案件的范围552

第二节 接受委托552

一、接受委托的概念552

二、受案审查552

三、收案553

第三节 告诉前的准备553

一、会见自诉人554

二、调查收集证据554

三、查阅案卷材料554

四、代写刑事自诉状554

五、制作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555

第四节 提起诉讼555

一、提起诉讼的概念555

二、代理提起自诉555

三、补充证据或撤回自诉555

四、申请复议555

五、做好开庭准备工作556

第五节 出席法庭556

一、代为申请回避556

二、参加法庭调查557

三、参加法庭辩论557

第六节 相关法律法规557

一、相关法律557

二、相关规定558

附一 律师担任自诉人的诉讼代理人办案情况一览表563

附二 律师担任自诉人的诉讼代理人工作流程图5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