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现象与文学史风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学现象与文学史风景](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4628632.jpg)
- 逄增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7541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83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现代文学-文学评论-中国;当代文学-文学评论-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学现象与文学史风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上编 现当代文学现象阐释与总体观照17
第一章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质疑现代性主题与叙事17
1.乡村社会和文明的美化与乐园世界的构建18
2.对都市及其文明的文学化批判22
3.文明对比中的逃离与回归26
第二章 现代文学叙事中的空间意象与叙述模式34
1.近现代中国历史与文学的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嬗变34
2.启蒙主义文学叙事中的乡村中国形象37
3.革命文学与浪漫主义文学的空间意象与意义42
4.多样化的都市想象与叙事47
第三章 现代启蒙文学叙事中的现代性54
1.现代性话语在中国的历史生成与逻辑54
2.现代性在鲁迅小说叙事形式中的转化与积淀57
3.“鲁迅风”与乡土文学叙事模式的现代性话语62
4.现代性话语和叙事模式的延续与泛化66
第四章 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医学”意象和意义70
1.历史语境与近现代文学的“医学”意象70
2.救亡文学对医学的“借喻”72
3.启蒙文学中的医学隐喻79
4.“医学”隐喻的文学与审美价值88
第五章 试论中国现代流浪汉小说95
1.不安定的灵魂——20世纪20年代的流浪汉小说95
2.大地之子——20世纪30年代流浪汉小说100
3.终极关怀——20世纪40年代流浪汉小说104
第六章 流派与空间视阈中的文学史现象109
1.20世纪30年代的“论语派”和“论语八仙”109
2.现代文学中的“沙龙”现象113
3.现代文学中的小城镇形象125
第七章 20世纪30年代左翼“牢狱”文学的叙事倾向130
1.“牢狱文学”产生的原因及文学命名130
2.“牢狱文学”的现实影射与叙事指向134
3.“牢狱文学”的隐喻化叙事140
4.“牢狱文学”的叙事格调与结构模式145
第八章 20世纪90年代“抗战文学”的历史记忆与现实诉求152
1.“历史记忆”和历史真实的个人化重构与叙述154
2.《生死场》上的生存抉择与历史记忆的理性诉求159
3.历史记忆引起的现实言说与超越历史的文化反思164
第九章 中西文化互动中的文学史重述——进化论的理论预设与胡适的文学观169
1.分割传统:胡适的文学史重构169
2.与西方对接:新文学创造的外部资源173
3.弥合裂痕:文学史叙事的文化姿态178
第十章 对左联和左翼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183
1.重视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范围的拓展183
2.注重对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深度研究185
3.注意对左联作为一个政治化的文学团体的内在差异性的研究188
4.注重鲁迅与左联的关系的研究192
第十一章 左翼文学研究冷热现象的审视与反思195
1.左翼文学研究热度再现的多维因素195
2.左翼文学的品格与作为精神资源的价值202
3.左翼文学的缺失与研究的态度206
第十二章 “志怪”“传奇”传统与中国现代文学213
1.古代“志怪”与“传奇”小说的基本特征213
2.“志怪”“传奇”传统与鲁迅小说创作215
3.沈从文与张爱玲小说中的“传奇”叙事218
4.左翼文学的政治与革命“传奇”223
第十三章 东亚病夫、醒狮与涅槃凤凰——晚清到“五四”时期中国形象的书写与传播227
1.近现代“中国形象”出现与嬗变的原因227
2.负面的中国形象——破船、陆沉与东亚病夫229
3.正面的中国形象——醒狮、少年中国与涅槃凤凰236
第十四章 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244
1.现代文学对进城农民的书写244
2.新时期“农民工”文学的复杂内涵与咏叹249
3.乡村女性的城市挣扎与悲歌254
第十五章 论“新边塞文学”的革命性与现代性叙事262
1.何为“新边塞文学”262
2.“新边塞文学”的革命性与现代性264
3.“新边塞文学”的浪漫性与现代性267
4.“新边塞文学”的叙事模式与现代性271
第十六章 动机的善良与装置的不当——《中国人的素质》的正与误及其与启蒙和民族主义的关系277
1.批判与赞扬:对中国及其人民的两种评价277
2.装置的不当与观察的失误282
3.对误读的误读及原因289
第十七章 中国与亚洲启蒙中的文学294
1.文学与启蒙的关系294
2.文学在启蒙中的作用299
3.文学自身在启蒙中的蜕变301
下编 重读经典与历史阐释307
第十八章 《阿Q正传》与辛亥革命问题的再思索307
1.回到历史语境:辛亥革命性质与意义的再思考307
2.回到文学语境:鲁迅小说对辛亥革命描写的再解读312
第十九章鲁迅小说中的非对话性与失语现象319
1.鲁迅小说的对话性与非对话性及其深因319
2.两个世界的鸿沟:启蒙者与落后人民的对话中断322
3.无所不在的隔膜与失语331
第二十章 鲁迅启蒙文本中的现代性言说与叙事336
1.“立人”与启蒙的诉求高喊与质疑336
2.进化的呼唤与颠覆进化的叙事341
3.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发现”与现代性的困境344
第二十一章 启蒙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诉求及其悖论——以鲁迅的《故乡》为中心350
1.“乡村与故乡风景”中的启蒙话语与诉求350
2.两个乡村世界的存在及其对启蒙话语的颠覆355
3.两个乡村世界与启蒙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关系358
第二十二章 鲁迅若干思想和文学话语探源与比较364
1.“庸众”、“看客”和“反民主”思想与苏格拉底的关系364
2.“豆腐西施”的由来367
3.“历史双向性现象”与句型的“原典”369
4.鲁迅与胡适的“监狱认识”372
第二十三章 《子夜》的叙事倾向和文学价值的再认识376
1.《子夜》价值倾向的复杂性、合理性与多种阐释的合理性376
2.凸现于历史与文学语境中的局限与失误382
第二十四章 茅盾的矛盾——思想史视野中的茅盾小说387
1.茅盾小说中的时代女性与“五四”启蒙的关系387
2.茅盾小说中民族资产阶级形象描绘的独特价值391
3.民族资产阶级形象与启蒙的历史和文学思考395
第二十五章 闻一多思想精神及其阐释的若干问题401
1.闻一多与国家主义问题401
2.闻一多与马克思主义及“反俄”问题406
3.闻一多的思想发展历程问题413
4.闻一多前后期的民主思想问题417
第二十六章 重读《荷花淀》——民族战争环境中的节烈与传统道德的合理性问题424
第二十七章 女人是祸水?——对虎妞形象及其与祥子关系的再思考434
第二十八章 新的小说的诞生?——试论丁玲小说《水》与左翼文学规范的关系444
第二十九章 咖啡店里的风花雪月——《咖啡店之一夜》与都市文化及其他462
第三十章 乱世尘缘中的超俗入圣——许地山小说《春桃》新解473
后记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