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慧净法师讲演集 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慧净法师讲演集 2
  • 净慈居士编 著
  • 出版社: 安徽宣城敬亭山弘愿寺
  • ISBN: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慧净法师讲演集 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编者序1

一、归命弥陀1

腊月三十1

皈依「南无阿弥陀佛」1

万行随一——「散善」的念佛2

万行超越——「定善」的念佛3

本愿救度——「非定非散」的念佛3

一佛一法一净土4

「南无」的意义5

寄花五净 风日不萎 附水灵河 世旱不竭6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最殊胜的忏悔7

真正大慈大悲的法门9

旁人念佛,冤鬼远离10

安心的念佛11

二、机法一体14

凡事从念佛开始14

一向专念弥陀佛名15

弘誓多门四十八 偏标念佛最为亲19

亲缘21

三、因果自然24

因果是佛教的根本24

因果是一种「自然性」25

蕅益大师的《见闻录》25

念佛成佛是自然27

念佛的功德31

当生成就的法门33

四、再度沉沦35

极乐圣众35

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要困难36

曾为高僧 再度沉沦39

但念弥陀 重罪尚灭 何况轻罪44

五、拼命念佛47

拼命念佛 化解群鬼47

因果贯通三世49

善知识是得道的全因缘51

吃素是学佛陀的大悲心55

善知识的重要59

六、转生官妓61

佛陀出世本怀经62

诵法华尼,转生官妓64

临终三随66

诸佛出世,但劝求生净土67

西方法门,功德何可思议69

劝人念佛,合生净土70

龙舒净土文71

自力和他力73

余门学道,蚁子登山,念佛往生,风帆顺水76

七、小经三文78

《阿弥陀经》易被错解78

净土宗宗旨79

人生的目的80

修习念佛法门是大善根大福德83

释迦牟尼佛三次劝勉发愿往生极乐世界83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85

善男子善女人86

闻说阿弥陀佛87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88

极乐无为涅槃界89

「多善根、多福德」就是「专称弥陀名号」90

临终佛圣现前,自然心不颠倒92

八、正行与杂行(一)94

随健身 随念佛94

只要称名念佛便能往生极乐95

老实念佛97

赖谢妙老居士往生瑞相98

宗祖善导大师100

第一、古人相传 弥陀化身100

第二、佛法东传 无如盛德101

第三、二十几岁 便证三昧102

第四、时人尊称 光明和尚103

第五、较量念佛 佛像放光104

第六、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104

第七、造观经疏 瑞应超异106

第八、遗文放光 形像神变107

净土宗宗祖108

净土宗三流109

善导大师《观经疏》111

正行与杂行(二)113

人生的目标114

大命将终 悔惧交至115

往生净土之行116

就行立信117

往生行相118

五正行120

读诵正行120

正依经典与旁依经典121

观想正行122

礼拜正行124

本尊阿弥陀佛124

立撮即行126

难行道和易行道129

称名正行和赞供正行130

濒死体验133

自己念佛 他人免难135

称念佛名即是赞叹供养136

称念佛名即是忏悔138

称念佛名即是发愿回向138

名号本身具足往生功能140

称念佛名即是庄严净土140

正行与杂行(三)142

念佛法要142

五正行146

五正行依净土三经而立148

称名念佛是正定业149

法然上人信心开发因缘150

正定业有二义152

一心专念153

弥陀名号154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155

机相策励与法德不断157

融化诸行归于专称佛名159

助业是指引向正定业之方便160

称名念佛是弥陀本愿之行161

五杂行162

净土门的菩提心就是愿生极乐之心165

舍杂行归正行,舍助业专定业167

同类助业与异类助业169

善不可舍,应舍乃是自力之心170

助正兼修仍存自力心171

正行与杂行(四)174

念佛法语174

回归宗祖善导大师175

二行得失:五番相对178

亲疏对180

亲缘181

机法一体183

近远对187

无间有间对188

不回向回向对189

纯杂对190

称名念佛除顺彼佛愿并有现当光明摄护之益190

就行立信意在专称佛名191

法然上人之三重选择192

法然上人偏依善导大师194

三选文:净宗口诀195

生于人间,应大庆喜197

搁外道,选内道198

搁圣道门,选净土门199

抛诸杂行,选归正行200

傍于助业,选专正定201

称名念佛,依佛本愿,必定往生203

九、略谈三皈206

为何三皈依206

皈依的重要206

皈依的意义207

三宝的意义208

三宝的种类210

三皈的利益211

以何心情皈依213

皈依前要先忏悔214

皈依后劝嘱214

十、净嵩法师(李元松老师)殡葬法语216

一、启灵法语216

二、荼毗法语217

三、恭奉遗骨树葬法语217

四、下葬法语218

五、完葬法语218

十一、净德昭彰219

净德昭彰219

上师本身之德219

上师修持净土法门之德220

上师弘扬净土法门之德222

上师于弥陀诞往生,佛陀成道日荼毗222

以身作则「舍禅归净」223

上师的开示和遗志224

学佛目的在于解决人生之大事224

归依净土,一心念佛,弘扬弥陀本愿225

为现代禅划下圆满的句点226

有缘同生净土226

安心、喜悦、感恩227

惭愧、谦卑、宽恕228

本是同根生,本皆念佛人229

十二、导归净土231

附:莲花三喻(净慈居士)235

上师的开示与遗志235

上师的根本精神与理想236

从现代禅到净土宗241

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245

真俗圆融的念佛法门245

我在六字名号中248

十三、一心念佛250

弥陀诞佛七250

上师往生周年追思佛250

念佛不怕妄想杂念251

摄心念佛252

十念记数252

上师是同修的大善知识254

尽形寿、献身命254

「南无阿弥陀佛」是上师真正皈依处255

纯净土的教团256

念佛法要258

十念记数、都摄六根259

端坐念佛要领:「松」和「静」260

十四、以诚感人262

第一、以诚感人,以德服众262

第二、纯孝之子,爱敬父母263

第三、身止苦中,忍终不悔263

十五、缘苦众生266

第一、菩萨所缘,缘苦众生266

第二、和颜爱语,下心含笑267

第三、任劳任怨,无怨无悔269

十六、守愚念佛272

十七、念佛即生活274

附录:276

正行与杂行(讲稿)2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