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诉讼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行政诉讼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608624.jpg)
- 徐瑞晃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957115680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05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6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政诉讼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行政诉讼3
第一节 行政诉讼之意义3
第二节 行政诉讼制度之沿革7
第一项 行政诉讼制度之起源与发展7
第二项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之成立与发展14
第三节 我国宪法下之行政诉讼17
第四节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之关系20
第二章 行政诉讼法25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之意义与性质25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之法源26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规定之种类27
本论31
第一编 总则33
第一章 行政诉讼事件35
第一节 行政诉讼之范围35
第一项 公法上之争议35
第二项 例外规定45
第三项 民刑事诉讼与行政争讼程序之关系49
第四项 审判权之冲突50
第二节 行政诉讼之界限54
第三节 行政诉讼之类型57
第四节 撤销诉讼61
第一项 撤销诉讼之意义61
第一款 性质61
第二款 诉讼标的62
第二项 撤销诉讼之对象64
第一款 原处分主义与裁决主义64
第二款 德日立法例65
第三款 我国之规定68
第一目 原处分主义68
第二目 诉愿之先行程序69
第四款 行政处分之存在71
第五款 行政处分之违法83
第六款 以诉愿决定为诉讼对象85
第三项 原告适格85
第一款 意义85
第二款 原告之主张责任87
第三款 权利或法律上利益受损害之判断89
第四项 诉愿前置94
第五项 起诉期间96
第五节 请求应为行政处分之诉讼97
第一项 意义97
第二项 类型100
第三项 特别实体判决要件101
第一款 依法申请101
第二款 申请作成行政处分101
第三款 行政机关怠为处分或驳回请求103
第四款 诉愿前置主义104
第五款 权利或法律上利益受损害105
第六款 起诉期间105
第六节 确认诉讼106
第一项 意义106
第二项 确认行政处分无效之诉讼107
第一款 意义107
第二款 行政处分之无效108
第三款 践行确认程序109
第四款 即受确认判决之法律上利益110
第五款 确认诉讼补充性原则之例外112
第三项 确认公法上法律关系成立或不成立之诉讼113
第一款 意义113
第二款 公法上法律关系成立或不成立113
第三款 即受确认判决之法律上利益116
第四款 已不得提起撤销诉讼116
第四项 确认已消灭行政处分为违法之诉讼117
第一款 意义117
第二款 具备撤销诉讼之实体判决要件118
第三款 行政法院判决前行政处分已消灭119
第四款 即受确认判决之法律上利益122
第五项 其他之确认诉讼124
第七节 公法上一般给付诉讼125
第一项 意义125
第二项 类型126
第一款 财产上给付诉讼126
第二款 非财产上给付诉讼128
第三款 公法上契约给付诉讼129
第四款 公法上结果除去请求诉讼130
第五款 预防性不作为诉讼131
第三项 特别实体判决要件134
第一款 公法上原因而生之给付134
第二款 财产上给付或请求作成行政处分以外之其他非财产上之给付135
第三款 权利或法律上之利益受损害136
第四款 不属于应在撤销诉讼中并为请求之给付136
第八节 其他类型之诉讼137
第一项 合并请求财产上给付之诉讼138
第一款 意义138
第二款 特别实体判决要件140
第一目 须提起其他行政诉讼140
第二目 其他行政诉讼必须合法140
第三目 其他行政诉讼之诉讼类型141
第四目 无须经协议程序142
第三款 损害赔偿诉讼适用本法第8条之可能性143
第二项 维护公益诉讼145
第一款 意义145
第二款 特别实体判决要件146
第一目 人民146
第二目 维护公益146
第三目 无关自己权利及法律上利益之事项147
第四目 行政机关之违法行为148
第五目 以法律有特别规定者为限148
第六目 准用撤销、确认或给付诉讼有关之规定149
第三项 选举罢免诉讼149
第四项 无名诉讼150
第二章 行政法院153
第一节 行政法院之意义153
第二节 行政法院之管辖权154
第一项 管辖之意义154
第二项 管辖之分类155
第三项 审判籍157
第一款 普通审判籍158
第一目 法人之普通审判籍158
第二目 自然人之普通审判籍159
第二款 特别审判籍161
第四项 审判籍之牵连与竞合165
第五项 指定管辖166
第一款 制定管辖之原因166
第二款 指定管辖之程序167
第六项 管辖恒定168
第七项 诉讼之移送169
第三节 行政法院职员之回避171
第一项 法官之回避171
第一款 自行回避171
第二款 声请回避174
第三款 职权裁定回避177
第四款 许可回避177
第二项 书记官及通译之回避178
第三章 当事人179
第一节 当事人之意义179
第二节 当事人能力180
第三节 当事人适格182
第一项 当事人适格之意义182
第二项 原告适格184
第三项 被告适格186
第四节 诉讼能力191
第五节 选定或指定当事人195
第一项 意义195
第二项 选定或指定当事人之要件196
第三项 选定或指定当事人之程序197
第四项 选定或指定当事人之效力198
第五项 被选定当事人资格、权限之追认及补正199
第六节 公益社团法人之团体诉讼200
第七节 共同诉讼202
第一项 共同诉讼之意义202
第二项 共同诉讼之要件203
第三项 共同诉讼之种类207
第四项 共同诉讼人间之关系208
第一款 普通共同诉讼人间之关系208
第二款 必要共同诉讼人间之关系209
第五项 共同诉讼之续行与通知211
第八节 诉讼参加211
第一项 诉讼参加之意义211
第二项 诉讼参加之种类212
第一款 必要共同诉讼之独立参加213
第二款 利害关系人之独立参加215
第三款 辅助参加217
第一目 利害关系人之辅助参加217
第二目 行政机关参加218
第三项 诉讼参加之程序218
第一款 命令参加诉讼219
第二款 声请参加诉讼220
第三款 声明参加诉讼220
第四款 拟制参加221
第四项 参加人之法律地位与权限222
第五项 参加诉讼之效力224
第六项 辅助参加之特别规定226
第一款 承当诉讼226
第二款 告知诉讼227
第九节 诉讼代理人及辅佐人228
第一项 诉讼代理人228
第二项 辅佐人233
第四章 诉讼程序235
第一节 行政诉讼程序之原则235
第二节 当事人书状244
第一项 书状之程式244
第二项 书状之提出246
第三项 当事人书状之补正247
第四项 以笔录代书状247
第三节 送达248
第一项 送达之意义248
第二项 送达之机关248
第三项 应受送达人249
第四项 应送达之文书253
第五项 送达之处所253
第六项 送达之方法254
第七项 送达之期间263
第八项 送达证书264
第四节 期日及期间265
第一项 期日及期间之意义265
第二项 期日266
第一款 期日之种类266
第二款 期日之指定266
第三款 期日之开始及终了267
第四款 期日之变更及延展267
第三项 期间268
第一款 期间之种类268
第二款 期间之起算及计算270
第三款 期间之伸缩271
第四款 声请回复原状271
第五节 诉讼卷宗275
第六节 诉讼费用277
第一项 诉讼费用之负担277
第一款 诉讼费用之意义277
第二款 裁判费之计算及预纳277
第三款 诉讼费用负扩之标准279
第四款 诉讼费用之裁判281
第五款 诉讼费用额之确定283
第六款 诉讼费用负担规定之准用283
第二项 诉讼费用之担保284
第三项 诉讼救助288
第二编 高等行政法院第一审诉讼程序293
第一章 通常诉讼程序295
第一节 起诉295
第一项 起诉之程式295
第二项 诉状记载之事项295
第三项 起诉之效力298
第二节 实体判决要件301
第一项 实体判决要件之意义301
第二项 一般賨体判决要件之内容302
第三项 实体判决要件之审查306
第三节 权利保护之利益(狭义之诉之利益)308
第四节 多数请求之诉讼310
第一项 诉之合并310
第一款 诉之合并之意义310
第二款 诉之合并之要件310
第三款 诉之合并之种类311
第四款 诉之合并之裁判313
第二项 诉之变更及追加313
第一款 诉之变更及追加之意义313
第二款 诉之变更追加之要件314
第三款 诉之变更追加之程式及裁判318
第三项 反诉319
第一款 反诉之意义319
第二款 提起反诉之要件319
第三款 提起反诉之程式及裁判322
第五节 诉之撤回323
第一项 诉之撤回之意义323
第二项 诉之撤回之要件323
第三项 诉之撤回之程式326
第四项 诉之撤回之效力327
第六节 停止执行328
第一项 停止执行之意义328
第二项 停止执行之要件329
第三项 停止执行之对象334
第四项 停止执行之审理程序336
第一款 程序之开始336
第二款 蓄理337
第三款 裁定338
第五项 停止执行裁定之内客及效力339
第一款 停止执行裁定之内容339
第二款 停止执行裁定之效力340
第六项 停止执行裁定之撤销341
第一款 意义342
第二款 要件342
第三款 程序344
第七节 言词辩论345
第一项 言词辩论之意义及种类345
第一款 言词辩论之意义345
第二款 言词辩论之种类346
第二项 言词辩论之准备346
第一款 准备书状347
第二款 准备程序349
第三款 言词辩论前之处置354
第三项 言词辩论之进行355
第四项 审判长之诉讼指挥权360
第五项 阐明权363
第六项 行政法院于言词辩论中所为之行为366
第七项 言词辩论笔录371
第八节 证据375
第一项 槪说375
第一款 证据之意义375
第二款 证明与释明377
第三款 证据之种类378
第四款 证明之对象379
第二项 举证责任380
第一款 举证责任之意义380
第二款 举证责任之分配384
第三款 举证责任之特别规定387
第三项 自由心证主义390
第一款 自由心证主义之意义390
第二款 自由心证主义之内容391
第三款 事实认定之不服393
第四款 证据契约393
第四项 证据调查程序394
第一款 声明证据394
第二款 调查证据396
第五项 各种证据方法398
第一款 人证398
第二款 鑑定408
第三款 书证412
第四款 勘验419
第六项 证据保全421
第一款 证据保全之意义421
第二款 证据保全之程序422
第三款 证据保全之费用424
第九节 诉讼程序之停止424
第一项 诉讼程序之当然停止425
第二项 诉讼程序之裁定停止430
第三项 诉讼程序之合意停止434
第四项 诉讼程序停止之效力437
第十节 裁判439
第一项 裁判之意义439
第二项 判决之种类440
第三项 判决之成立445
第四项 判决之更正与补充451
第一款 判决之更正451
第二款 判决之补充452
第五项 判决之确定454
第六项 事实及法律状态之裁判基准时455
第一款 撤销诉讼之裁判基准时456
第二款 给付诉讼之裁判基准时457
第三款 确认诉讼之裁判基准时459
第七项 判决之效力459
第一款 判决之羁束力459
第二款 判决之确定力460
第一目 判决确定力之意义460
第二目 既判力之本质460
第三目 既判力之范围462
第三款 判决之形成力467
第一目 形成力之意义467
第二目 形成力之性质468
第三目 形成力之范围468
第四款 判决之拘束力470
第一目 拘束力之意义470
第二目 拘束力之性质470
第三目 拘束力之具体内容471
第四目 拘束力之范围474
第五款 判决之执行力475
第八项 各种判决之特别规定475
第一款 不利益变更之禁止475
第二款 命为回复原状之处置476
第三款 代替判决477
第四款 情况判决478
第一目 情况判决之沿革及其存在之理由478
第二目 情况判决与诉之利益480
第三目 情况判决之要件481
第四目 情况判决之内容482
第五款 请求应为行政处分诉讼之判决483
第六款 撤销裁量处分之判决485
第七款 情事变更判决488
第八款 定履行期间或分次履行之判决490
第九项 裁定491
第十一节 诉讼上之和解495
第一项 诉讼上和解之意义及其性质495
第二项 和解之要件498
第三项 和解之程序503
第四项 和解之效力504
第一款 确定力504
第二款 实质确定力之范围505
第三款 和解之其他效力506
第五项 和解之瑕疵及其救济方法507
第二章 简易诉讼程序511
第一节 槪说511
第二节 简易诉讼程序之范围511
第三节 简易程序之特别规定512
第四节 上诉及抗告515
第三编 不服裁判之救济程序517
第一章 上诉审程序519
第一节 上诉之意义519
第二节 上诉之提起522
第三节 上诉之审理528
第一项 原高等行政法院之处置528
第二项 最高行政法院之审理530
第四节 最高行政法院之判决532
第五节 舍弃上诉权及撤回上诉535
第二章 抗告程序537
第一节 抗告之意义537
第二节 抗告许可之范围538
第三节 抗告之程序540
第三章 再审程序547
第一节 再审之意义547
第二节 再审之诉之提起548
第三节 再蕃之事由553
第四节 再审之诉之审理561
第五节 再审判决之效力563
第六节 准再审563
第四章 重新审理565
第一节 重新审理之意义565
第二节 重新审理之医请566
第三节 重新审理之裁判569
第四节 重新审理之效力570
第四编 保全程序571
第一章 保全程序之意义573
第二章 假扣押程序575
第三章 假处分程序583
第五编 强制执行591
参考文献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