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模式 格局 特色 松花江流域视野下典型城市空间形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蔡新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20927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05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模式 格局 特色 松花江流域视野下典型城市空间形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研究背景3
1.2研究范围5
1.2.1松花江流域5
1.2.2典型城市6
1.3研究思路7
1.3.1内容7
1.3.2方法8
1.3.3框架9
第2章 松花江流域城市发展历程11
2.1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借鉴13
2.1.1研究内容13
2.1.2借鉴启示14
2.2确立松花江流域文化圈15
2.2.1地域文化区的划分15
2.2.2松花江流域自然概况17
2.2.3松花江流域文化圈确定原则18
2.3松花江流域城市发展历程21
2.3.1早期形成阶段21
2.3.2近代转型阶段23
2.3.3现代发展阶段24
2.4松花江流域城市发展特征25
2.4.1震荡与突变的发展历程25
2.4.2沿江与沿路的空间布局27
2.4.3冲突与交融的文化特质30
2.5本章小结33
第3章 典型城市空间形态演变35
3.1吉林——双岸多核发展37
3.1.1滨江点状生成(1673~1880年)37
3.1.2沿江带状发展(1881~1948年)40
3.1.3跨江双岸发展(1949年至今)43
3.2哈尔滨——单岸圈层发展47
3.2.1滨江多核生成(1898~1919年)47
3.2.2沿江“T”形发展(1920~1948)50
3.2.3离江环状拓展(1949年至今)53
3.3佳木斯——单岸带状发展57
3.3.1近江点状生成(1888~1931年)57
3.3.2离江团块状扩张(1932~1948年)60
3.3.3沿江带状发展(1949年至今)62
3.4典型城市依江演化的规律67
3.4.1水系利用价值的演替性67
3.4.2城市形态演变的阶段性69
3.4.3城市空间发展的同构性72
3.5 本章小结77
第4章 跨江发展的空间模式79
4.1城市跨江河发展的动力机制81
4.1.1区域整合发展的要求81
4.1.2城市空间拓展的需求82
4.1.3水域环境资源的吸引83
4.2城市跨江河发展的限制因素84
4.2.1自然环境因素84
4.2.2经济技术因素85
4.2.3市民心理因素86
4.3典型城市跨江发展比较分析87
4.3.1跨江发展历程比较87
4.3.2跨江发展条件比较90
4.3.3跨江发展问题分析93
4.4典型城市空间跨江发展模式98
4.4.1吉林——两岸协同发展型99
4.4.2哈尔滨——双核互补发展型102
4.4.3佳木斯——主副连接发展型109
4.5本章小结111
第5章 依江而长的空间格局113
5.1典型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分析115
5.1.1景观生态学与城市生态格局115
5.1.2典型城市生态景观要素分析117
5.1.3典型城市生态格局比较121
5.2城市水域生态景观整合原则125
5.2.1修复性原则125
5.2.2网络化原则128
5.2.3契合性原则130
5.3基于水网的城市结构布局135
5.3.1吉林——山水环绕组团结构布局135
5.3.2哈尔滨——水绿融合指状结构布局141
5.3.3佳木斯——水网交错组团结构布局150
5.4本章小结155
第6章 循江而生的空间特色157
6.1开发江城文化资源159
6.1.1水域文化特色资源159
6.1.2冰雪文化特色资源162
6.1.3历史文化特色资源164
6.1.4文化资源开发策略168
6.2修补江城结构肌理171
6.2.1轴向结构的修复与延续172
6.2.2特色肌理的强化与拓展175
6.2.3历史核心区的保护与更新179
6.3凸显滨江特色景观184
6.3.1滨江景观元素比较184
6.3.2滨江景观特质提炼187
6.3.3滨江景观特质优化188
6.4本章小结193
结语195
参考文献197
后记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