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贿赂案件非法言词证据排除实务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贿赂案件非法言词证据排除实务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4592422.jpg)
- 胡嘉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1960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贿赂-刑事诉讼-证据-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贿赂案件非法言词证据排除实务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价值1
第二节 选题意义2
第三节 国内研究现状3
第四节 本书主要架构5
第一章 贿赂案件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规定及特殊性8
第一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9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宗旨9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实意义10
第二节 贿赂案件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的相关立法13
一、非法言词证据排除历史沿革之法律演变13
二、人权保障刑事政策之演变15
三、职务犯罪侦查权之历史变迁16
四、域外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的概述19
第三节 贿赂案件非法证据排除的特殊性23
一、纪委调查材料的处理24
二、辩护人会见难24
三、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难25
四、纪委对办案机关的影响力25
五、贿赂案件证据的单一性26
第四节 贿赂案件非法言词证据排除的特殊性26
一、言词证据的高度依赖性27
二、言词证据的高度易变性27
三、“双规”期间的供述28
第五节 贿赂案件冤假错案现状及原因分析29
一、现状分析29
二、原因分析31
第二章 贿赂案件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的司法运用状况考察34
第一节 申请难35
一、申请启动调查程序的实证考察35
二、申请权行使的困境与原因40
第二节 启动难44
一、程序启动情况的实证考察44
二、程序启动障碍与成因46
第三节 辩护难52
一、辩护情况的实证考察52
二、辩护存在的困难与原因52
第四节 认定难55
一、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范围认识不一致影响非法证据认定55
二、认定具体非法方法存在弹性影响非法证据认定56
三、重复自白排除与否影响非法证据的认定58
四、证据合法性证明和审查的形式化影响非法证据认定59
五、非法证据排除证明标准的双重表述影响非法证据认定60
第五节 排除难61
一、刑事司法的制度性原因影响非法证据排除61
二、诉讼构造模式制约非法证据排除61
三、重实体、轻程序观念妨碍非法证据排除63
四、选择性排除影响非法证据的排除64
五、法庭调查阶段不利于非法证据排除64
六、社会公众认同感影响非法证据排除66
第六节 其他疑难问题66
一、排除“非法口供”的实体规则分析66
二、审查“非法口供”的程序规则分析78
第三章 贿赂案件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运用障碍的成因分析83
第一节 理念层面83
一、“重打击、轻保护”的刑事司法传统83
二、“重实体、轻程序”的刑事司法观念84
三、被告人主体地位感的缺失86
第二节 立法层面87
一、法律规定缺乏操作性87
二、侦查机关办案规范性问题91
三、侦查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存在角色冲突92
四、检察机关内部之间监督乏力93
五、侦查人员在现阶段仍采取突破口供的方式破案94
六、缺乏对办案人员责任追究94
第三节 制度层面95
一、法院在处理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存在一定的不足95
二、检法之间的配合大于制约97
三、检方的职务犯罪侦查权对法官具有震慑作用97
四、检方自证取证合法性的制度有缺陷98
五、监督机制缺失98
六、律师会见权没有完全落到实处98
七、刑事司法系统评价体系不合理99
第四章 贿赂案件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的操作构想104
第一节 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的操作适用原则104
一、立足本国司法实际104
二、严格对待“毒树之果”105
三、遵循以绝对排除基本规则为主,例外排除规则和例外采用规则为辅106
第二节 明确非法言词证据的标准106
一、暴力、威胁取证的认定标准106
二、冻、饿、晒、烤的认定标准107
三、疲劳审讯的认定标准107
四、采取引诱、欺骗方法收集供述的认定标准108
第三节 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调查程序的完善109
一、明确程序启动的时间和条件109
二、明确参与主体110
三、合理分配证明责任110
四、改革证据合法性的证明方式111
五、完善调查结论的告知程序112
六、规范证人出庭作证程序内容112
七、充分发挥庭前会议的作用114
八、强化裁判文书说理115
第四节 配套制度的完善116
一、规范侦查行为和侦查程序116
二、强化检察机关“排非”职责117
三、建立律师在场权制度120
四、探索建立沉默权制度121
五、探索专题指导性案例122
六、构建同质化的法律职业共同体125
七、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贯彻落实127
第五节 附录的价值与意义129
一、适用的范围不同129
二、规范的内容不同130
三、适用的侦查对象不同130
四、附录一相较《规定》的亮点130
第五章 监察委员会在贿赂案件非法言词证据排除发挥作用之展望132
第一节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职能定位133
一、监督职能是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第一职能134
二、全面激活国家监察委员会监督职能的意义136
第二节 强化对监察委员会的监督138
一、三个价值判断138
二、香港廉政公署对我们的启示142
三、监督的办法144
第三节 试点地区的案件样本分析145
一、强制措施146
二、批捕机关147
三、公诉机关148
四、审判机关149
第四节 发挥并完善监察委员会在贿赂案件非法言词证据排除中的作用151
一、突出监察委调查权的独立属性152
二、明确监察委调查权的强制属性153
三、确保检法对监察委移送的证据享有核查权154
四、明确相关人员的“豁免权”156
五、建议将留置措施纳入刑事诉讼法的调整范畴157
附录1:关于办理贿赂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言词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159
附录2:非法证据排除裁判文书目录168
附录3:贿赂案件非法言词证据排除问题梳理198
附录4:贿赂案件非法证据排除调查问卷数据分析206
附录5:问卷调查213
参考文献217
后记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