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语体语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语语体语法研究
  • 朱军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19336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汉语-语体-研究;汉语-语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语体语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汉语语体语法研究概况1

第一节 什么是语体语法1

一、语体语法概念1

二、理论背景2

第二节 汉语语体的研究现状3

一、语体界定3

二、语体类型与语体渗透4

三、中外语体分类的异同6

第三节 汉语语体语法的研究脉络7

一、理论探索期(1987—1999)8

二、现象描写期(2000—2006)8

三、理论建构期(2007年至今)10

第四节 本书主要研究视角及相关问题说明12

第二章 汉语“正式—非正式”语体系统17

第一节 正式体与非正式体17

第二节 正式体内部“保守”、“开放”对立特征19

一、两类文言格式在正式体中的适应性19

二、两类欧化格式在正式体中的适应性24

三、两类格式在非正式体中的表现29

四、“保守”与“开放”:正式体内部差异30

第三节 正式体内部其他对立特征32

一、“主观”与“客观”32

二、“典雅”与“俗白”34

第四节 非正式体内部的对立特征37

一、“有准备”与“无准备”37

二、“随意”与“庄重”41

三、“互动”与“非互动”42

第五节 “正式—非正式”语体系统44

第三章 基于正式度维度的语体语法48

第一节 语体语法的内涵48

一、语法与语体特征的适配48

二、语法浮现与语体的塑造52

第二节 语体语法的外延55

一、不同语体中语法分布差异56

二、不同语体中语法表现差异59

三、不同语体中语法解释差异61

第三节 语体语法的特点65

一、语体语法的全面性65

二、语体语法的层级性68

三、语体语法的协同性70

第四章 语法手段与构式的语体特征73

第一节 完句性、依存性与语体正式度73

一、句子的完句性和依存性73

二、语体正式度与句子依存性74

第二节 “泛句化”手段与非正式体构式77

一、缩略及相关构式77

二、添加、插入及相关构式78

三、转代及相关构式79

四、回声及相关构式81

第三节 “去句化”手段与正式体构式82

一、去时体化及相关构式83

二、去对象化及相关构式84

三、陈述指称化及相关构式85

四、弱谓化、论元槽位丢失及相关构式86

第四节 “语体—构式”语法体系88

第五章 构式多样性与语体分布90

第一节 专题一:有标并列构式的语体适应性90

一、并列式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情况91

二、不同性质并列项的语体适应性95

三、多项式并列式的语体适应性101

四、并列连词的位序及其语体适应性107

五、并列项语序规律及其语体特征109

第二节 专题二:转述构式的语体适应性112

一、转述的类型及其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情况113

二、转述动词的类型及其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情况120

三、转述信息来源及其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情况125

四、转述引导语及其语序在不同语体中的用法特点128

第六章 构式化与语体动因134

第一节 专题一:“动不动”/“动辄”的构式化与语体动因134

一、频度副词“动不动”的构式特点136

二、非正式—正式:“动不动”与“动辄”语体分布的对立性139

三、从“动不动”/“动辄”的来源看语体对语法的塑造140

第二节 专题二:两种“名+数量”构式及语体动因144

一、两种“名+数量”格式对比145

二、“名+数量”格式两种用法的语体动因153

第三节 专题三:“对了”的两种话语标记用法及语体动因155

一、话语标记“对了Ⅰ”的形成途径157

二、话语标记“对了Ⅱ”的产生途径及可能解释159

三、话语标记“对了”的形成机制及语体特征162

四、余论166

第七章 构式典型性与语体原型性168

第一节 专题一:“那什么”的话语功能及其非正式体特征168

一、基本用法:作为语阻应对策略的“那什么”169

二、浮现用法:作为语篇连贯手段的“那什么”172

三、“那什么”的形式演变与功能演变175

四、“那什么”的非正式体特征177

第二节 专题二:“N中的/之N”的构式等级及正式体特征179

一、“N中的/之N”及其成分的形式、语义特点180

二、“N中的/之N”格式的构式化等级184

三、“N中的/之N”类格式群的异同186

四、“N中的/之N”格式的正式体特征187

五、从“N中的/之N”来源看语体对语法的塑造189

第三节 专题三:构式“你A你的X,我B我的Y”及语体复杂性192

一、“你A你的(X),我B我的(Y)”格式的能产性192

二、“你A你的(X),我B我的(Y)”的构式化198

三、“你A你的(X),我B我的(Y)”语体特征的复杂性203

结语208

参考文献214

后记2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