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教育管理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教育管理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 刘明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1893529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教育管理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高等教育管理学1

第一节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1

一、学科与专业4

二、学科属性7

第二节 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0

一、认识论10

二、价值观12

三、经验体系与理论体系15

四、科学研究方法16

第三节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知识体系22

第二章 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25

第一节 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26

一、管理的一般概念26

二、管理的基本理论27

三、高等教育管理概念30

第二节 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32

一、高等教育管理的行为32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35

第三节 高等教育管理的属性43

一、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44

二、封闭性与开放性46

第四节 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48

一、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特殊性48

二、高等教育管理资源的特殊性50

三、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特殊性51

第五节 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几对矛盾分析52

一、集权与分权53

二、个人与组织55

三、稳定与改革57

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59

第三章 高等教育管理功能61

第一节 规划与组织功能63

一、高等教育规划的依据63

二、宏观高等教育规划71

三、高等学校事业发展规划73

四、规划功能分析75

第二节 控制与协调功能78

一、高等教育目标控制79

二、高等教育行为控制84

三、高等教育财务控制86

四、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92

第四章 高等教育管理原则95

第一节 高等教育管理原则确立的依据95

一、企业与行政管理借鉴96

二、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特点100

第二节 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102

一、高效性原则102

二、整体性原则103

三、民主性原则105

四、动态性原则106

五、导向性原则107

六、依法管理原则108

七、公平公正原则110

第三节 高等教育管理原则的应用111

一、组织能级管理111

二、目标绩效管理111

三、标准量化管理112

四、多种组合管理113

第五章 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115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概况115

第二节 高等教育立法120

第三节 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趋势122

一、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度更高122

二、对高等教育管理者的要求更高124

三、高等教育管理战略与规划的柔性128

四、管理制度与程序更加规范129

五、高等学校权力结构的合理化和管理模式的综合130

六、注重管理效益134

第四节 高等学校的领导者135

一、领导者的素质136

二、大学校长的行动策略137

三、组织内部的环境因素139

四、激励的有效性140

五、领导艺术144

第六章 创新意识的培养148

第一节 探究事物本质习性的培养148

一、探究事物本质习性的内涵148

二、探究事物本质习性的培养过程151

第二节 创新态度和信念的培养159

一、坚定的创新信念159

二、自主的创新态度160

三、敢于想象,发挥潜能161

四、持之以恒,坚韧不拔163

五、控制风险,正视挫折165

第三节 创新性抱负和自觉的培养167

一、树立创新抱负167

二、培养创新自觉169

三、明确发展目标170

四、增强开放与合作意识174

第七章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探析177

第一节 脑科学理论177

一、大脑的结构及其功能177

二、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启示179

第二节 创新心理学理论181

一、创新心理过程181

二、创新心理的作用机制183

三、当代大学生创新心理的调适186

第三节 思维科学理论195

一、思维的含义及其形式195

二、各种思维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198

三、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其训练200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203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203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启示206

第八章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机制透析208

第一节 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其意义208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208

二、创新教育的意义213

第二节 创新教育的目标和任务216

一、创新教育的目标216

二、创新教育的任务217

第三节 创新教育的内容218

一、创新的教育观念218

二、课程内容的创新221

第四节 创新教育的方法223

一、创新教学方法应具备的几个基本要素223

二、几种基本的创新教学方法226

三、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228

第五节 创新教学的原则230

一、知识和智力并重的原则230

二、博采知识与培养创新能力相统一的原则231

三、教师的精心教授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相统一的原则232

四、全面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233

五、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原则234

六、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235

第六节 创新教育的主体因子和客体因子236

一、创新教育的主体因子237

二、创新教育的客体因子248

三、创新教育主、客体因子的协调250

第七节 创新教育的运行机制251

一、创新性教252

二、创新性学254

附录256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56

附录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66

附录三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71

附录四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79

参考文献2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