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枝叶情 哲学·文化·教育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枝叶情 哲学·文化·教育论
  • 冉昌光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901306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社会科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枝叶情 哲学·文化·教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辩证法的研究与应用3

第一章 辩证法的规定3

一、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3

二、辩证法是最全面、最富有内容、最深刻的发展学说6

三、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1

第二章 联系在辩证法中的地位15

一、对“联系”概念的理解15

二、联系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17

三、联系的多样性19

四、联系和条件22

五、系统联系24

六、事物的普遍联系是事物本身的辩证法27

第三章 辩证法基本特征的反思32

一、研究辩证法特征的方法论问题32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科学性与革命性33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还在于它的方法论性质38

第四章 辩证法基本原则的反思42

一、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本体论原则42

二、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致——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44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物辩证法的应用论原则47

第五章 辩证发展观的形态发展50

一、对立统一形态的矛盾发展观50

二、系统形态的系统发展观51

三、协调形态的可持续发展观55

第六章 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理论问题的思考(上)59

一、关于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的几种讲法59

二、应当怎样理解列宁关于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论断62

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是矛盾同一性的重要内容63

四、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互相依存、相互结合的关系65

五、实践证明,不能正确处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就会犯“左”或右的错误67

第七章 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理论问题的思考(下)70

一、矛盾斗争形式的理论70

二、矛盾运动的平衡与不平衡75

三、对立统一规律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81

四、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问题86

第八章 量变质变规律的新发展93

一、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规律的提出93

二、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有“边”的95

三、把握事物的最佳量97

第九章 照辩证法办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00

一、照辩证法办事的光辉篇章——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体会100

二、树立辩证的整体经济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105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09

四、先立后破实现新旧体制的转换111

第十章 对立统一规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应用116

一、充分运用矛盾同一性化解矛盾116

二、把握矛盾特殊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18

三、运用共性个性关系原理正确处理建设发展中国家、地方和部门的关系123

四、把握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主体性126

五、坚持两点论、两手抓,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序性128

第十一章 辩证方法论131

一、从世界观到方法论的中间环节131

二、科学方法论系统132

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136

四、领导科学应着重研究最佳工作方法138

五、灵活运用领导方法、掌握领导艺术141

第十二章 思想方法论散论143

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思想方法漫谈143

二、裂一焉能得半——谈谈顾全大局144

三、齐王赛马的哲理——方法论漫谈147

四、谈谈“多”与“少”的辩证法148

五、从英雄安泰和他的母亲说起148

第二篇 实践标准与思想解放153

第十三章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推动思想解放(上)153

一、理论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153

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158

三、坚持实践标准确保思想解放的科学性160

第十四章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推动思想解放(下)164

一、怎样理解实践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检验164

二、解放思想,提出社会主义不能只有一种模式165

三、坚持实践观点深化自由与必然的认识173

第十五章 解放思想,发挥主体奋斗精神大胆实践180

一、主体奋斗精神是主体能动性的特殊表现180

二、主体奋斗精神在主体实践活动中的作用182

三、主体奋斗精神的形成与培养184

四、充分发挥主体奋斗精神,大胆实践,推进改革开放185

五、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实践合理性的根本要求——读《真善美的现代反思》代序186

第三篇人权问题的哲学思考191

第十六章 人权本质上是哲学问题191

一、人权是权利的一般形式191

二、人权应引入哲学教材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194

三、加强人权的哲学研究,进一步促进不同文化交流199

四、加强人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人权意识,推进人权事业的发展200

第十七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202

一、人权是人民群众自己争得的——毛泽东的人权观202

二、发展权利是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最重要的人权——邓小平人权思想210

三、共同富裕是实现人权的根本保证221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共同富裕226

第四篇文化与文化素质教育233

第十八章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与化人233

一、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233

二、文化的力量235

三、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读《现代设计概论》代序236

第十九章 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中学西渐与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形成238

一、欧洲18世纪“中国热”的必然性238

二、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促成了启蒙思想家理性批判的旗帜243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民主性为启蒙思想家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的形成提供理论借鉴246

四、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促进了启蒙思想家博爱观念的形成250

第二十章 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中国文化何以自信255

一、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255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的科学指导265

三、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271

第二十一章 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潮头——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78

一、先进文化是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文化278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指导文化发展前进的方向280

三、批判、继承、学习、借鉴,按照文化发展规律建设中国新文化281

四、解放思想、革新观念、深化改革,不断创造和发展新文化284

第二十二章 宗教与文化286

一、宗教对文化的影响286

二、正确发挥宗教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发展与稳定295

三、宗教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二重性影响301

第二十三章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309

一、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开展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的培养教育309

二、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315

三、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319

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思考323

第二十四章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下)331

一、综合大学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经验331

二、大学文化建设与文化育人336

三、人文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思考343

四、永恒的启迪——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学习文化经典350

五、阅读与人的社会化359

第二十五章 实践锻炼是大学生领悟人文精神、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366

一、哲学专业学生代职实习的探索——全国文科改革座谈会上的发言366

二、文科学生代职实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方式375

三、实践锻炼——大学生思想建设的重要环节378

四、高职教育应弘扬和培育经世致用的文化精神379

附录:作者主要著述目录384

后记389

热门推荐